學院充分利用紡織服裝行業的深厚底蘊和政府支持的重要性,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等方面積極與政府和行業企業合作,做“實”“特”,為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培養學生良好職業能力的同時,要註重提高和改善學生的就業質量,拓展和豐富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進壹步增強學生的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創業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1.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方案,服務區域經濟,提高社會認可度。
以“立足紡織服裝產業,輻射相關產業,面向區域經濟主戰場”為教育教學方向,根據紡織服裝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的需要,依托珠三角經濟獨特的區域優勢,結合自身辦學特色,以生產建設和管理需要為原則,調整設置專業,形成合理的專業結構和布局,適時調整專業教學內容。充分體現紡織服裝的產業特色,使學院培養的人才與產業企業需求對接到位,不滯後、不離散,能滿足區域、產業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找準高技能人才市場,提高社會認可度。
2.充分利用政府、學校、企業的優質資源,探索創新多種人才培養模式,開拓就業市場。
在辦學功能定位上,積極融入企業發展價值鏈,多途徑、全方位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模式。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積極探索生產勞動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使教學工作與工業企業建立緊密聯系,形成校企結合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共同體,在專業設置、人才標準和培養方案設計、課程改革、教材建設、實訓實習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合作機制,使人才培養工作更加貼近生產實際,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同時,利用自身教育資源優勢,鼓勵教師結合教學和企業生產實踐開展科研活動,幫助企業解決具體技術問題,形成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開拓廣闊的就業市場,為培養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礎。
如紡織系在全國著名的紡織工業基地西樵建立紡織實訓基地群,與西樵輕紡城共建紡織教學分校。借助該集群式實訓基地,搭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工作平臺,在培養方案設計、課程改革、實訓實習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機制。在培養大量優質就業企業的同時,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得以順利實施,實現了校企“雙向開放”,即學校向工業企業開放,工業企業向學生和教師開放。
3.創新辦學體制機制,為實現高質量就業提供支撐基礎。
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學院戰略轉型。堅持“辦學與社會和諧、專業與行業和諧、教學與企業和諧”的職業教育發展理念,確立“雙品牌”發展戰略,打造以“時尚紡織學院”為主題的學院品牌,打造以“創業工程”為主題的人才培養品牌,形成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學院整體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把學院建設成為個性突出、特色鮮明、示範顯著、骨幹作用顯著的現代化美院。
4.根據職業技能特點,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就業能力。
以專業性和開放性為基本特征,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整合更新實踐教學內容,打破以往實踐教學從屬於理論教學的模式,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比例達到50%以上。同時,按照“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的順序,形成階梯式實踐教學模式,強化技能訓練,增強職業技能,提高就業能力。
(2)改善和完善就業機會,逐步實現從成功就業向高質量就業的轉變。
切實落實畢業生就業領導責任制,健全完善就業機制,建立多層次跨校區就業體系,把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切實做到組織領導重在統籌、發展規劃優先、資金優先。按照“保障充分就業、促進高質量就業、引導崗位創業、鼓勵自主創業”的思路,促進畢業生就業,搭建創新可行的高質量就業服務平臺。
1.教師職業中的團隊建設
以就業為導向,以高質量就業為關鍵,建設壹支“雙師素質”的專業就業指導隊伍。按照“校企培養”、“專兼結合”的思路,打造集指導、咨詢、教育、服務、研究於壹體的“雙師型”專業就業指導隊伍;推動“校園導師進企業”掛職培訓,提高就業指導人員的專業素養,了解企業招聘人才的方法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通過聘請企業優秀人才擔任兼職職業指導,實現“企業精英進校園”。
2.建設高質量的就業市場
為適應新的就業形勢,拓寬畢業生就業市場,就業市場體系建設采取行業互動、加強合作、依托基地、網絡拓展、創業項目等措施。
(1)鞏固就業市場,促進行業互動。充分利用行業資源優勢,加強與區域經濟發展好、符合學校人才培養要求的行業合作交流,鞏固畢業生就業市場。壹是邀請行業單位到學校舉辦專場招聘會;二是邀請各行業專家學者、知名校友、單位負責要人來校,重點引進知名企業,為拓展優質就業企業打好基礎。
(2)建立優質企業資源庫,打造優質就業基地。根據行業排名、企業規模及發展前景、畢業生職業發展、校企合作等標準,建立優質企業數據庫。以當地行業龍頭企業為重點,作為就業市場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通過加強聯系合作,打造優質就業墓地。
3.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
高壹開設職業規劃課程,高二開設創業教育課程,高三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形成“三級融合”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加強就業創業規律研究,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程質量和實用性。加強就業觀念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畢業生正確對待能力,理性擇業,培養畢業生的職業操守、敬業精神、勤奮精神、責任意識和守法意識。
4.就業信息化建設
搭建校內外信息平臺,建立校企、政校、校際、師生信息網絡,發揮網絡優勢,實現信息共享、政策發布、網上招聘、遠程面試和指導咨詢五位壹體,為就業指導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務。
(1)完善“校通”信息平臺服務。利用“校通”這壹信息平臺,將企業需求信息、面試通知、註意事項、簽約通知等相關就業信息以手機短信的形式發送給畢業生,確保就業信息的有效傳遞。
(2)建立遠程可視化面試系統。網絡求職是壹種新的就業工作模式,具有傳統就業工作模式所不具備的優勢。可以讓學生、就業職能部門、用人單位即時互動,低成本、高效率,能夠高效率、低成本的為企業選拔畢業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3)建立“校友資源信息系統”。利用當地校友分支機構和各班級QQ群,收集建立校友信息庫;在校園網上設立校友論壇,為學生、校友、老師搭建互動平臺;建立校友聯系網絡平臺,開展校友交流活動;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和就業質量評估,及時了解和掌握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收集企業對畢業生的質量評價和校友對高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4)建立“人才需求檢索和預測系統”。建立人才需求預測體系,每年開展人才需求調研活動,發布人才需求報告;依托地方人事部門,建立人才需求預測網絡;選擇優質合作企業,建立人才需求預測基地;建立人才需求信息統計、收集、反饋和匯總制度,做好人才需求信息庫建設。為學院專業設置、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5.就業評估體系的構建
完善“以就業為導向”的科學就業考核評價體系建設。由就業指導中心牽頭,圍繞建設高質量就業服務平臺目標和全省就業評估考核目標,研究制定更加科學、可操作的就業考核辦法,強化目標任務和工作成效考核,重點考核就業目標、就業質量目標、招前目標完成情況。同時,完善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突出就業質量調查分析,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3)以精英企業進校為契機,舉辦“見義勇為崗前體驗賽”。
為了讓學校和學生更了解企業,了解企業,也讓企業更了解學校和學生,使培養和使用有效銜接,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壹年來,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和各個部門邀請了近40位商界精英和往屆畢業生走進校園,以比賽的形式為應屆畢業生提供了壹個找工作的舞臺。通過邀請廣東朗登制衣有限公司、廣東順德智達集團、雅康怡家居裝飾實業有限公司、凱萊制衣有限公司、佛山安東尼針織有限公司等優質大型企業人力資源總監作為評委,參賽選手通過各個環節向企業展示自己的基本信息、求職意向、專業知識、工作實踐能力、職業道德和良好的職場適應能力。促使他們在充分展現大學生風采的同時,正確認識和提升自己,為自己的職業選擇準確定位。本次活動搭建了企業、學校、大學生相互交流的平臺,對學校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和學生就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實施以“創業工程”為品牌的人才培養戰略,拓展就業渠道。
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基礎,全面深化創業教育,以提高素質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為方向,以“集成創新、搭建平臺、制定規則、相互輻射”為工作方針,以“依托專業、擁有學歷就業雙背景”為指導思想,以“打造精英創業教育團隊、培育壹批激情創業種子、孵化壹批優質創業項目、打造壹批創業項目,營造開放創業氛圍”為工作目標,在培養綜合素質創新創業人才的同時,不斷拓展和豐富創業項目內涵,積極搭建創業實踐平臺,引導、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就業、實現高質量就業,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高質量就業”的宏偉藍圖,打造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特色品牌。
多年來,我院在二年級普及了國家精品課程《創業教育》;在初三年級選擇壹批有創業激情和創業潛力的學生,按照專業組和項目指南進行模擬創業訓練;畢業後指導創業團隊進入社會和創業基地。並成立“創業導師團”進行壹對壹幫扶。
據前十五屆(含中專)畢業生工作不完全統計,大學畢業生成為企業骨幹的比例為10%,自主創業的比例約為5%。佛山市知名服裝企業佛山金紅棉服飾有限公司,現有員工1000余人,其中80%以上的中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為我院畢業生。根據近三年畢業生跟蹤調查,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總體評價的滿意率為92.6%。
(五)註重職業道德教育,用優秀的校園文化引導學生提高職業素質。
樹立“以德建技、以技促德、德技結合”的德育新理念,圍繞學生職業發展構建高職院校德育新體系。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引領作用,將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培養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大力倡導師生參加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建立校園文化項目責任制,將服裝畢業秀、職業規劃大賽、創業大賽等校園文化活動以項目的形式打造成校園精品文化。要努力營造適合學生成才的校園文化環境和學術氛圍,把學生課外活動與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努力營造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交融、學術氛圍與實踐氛圍相得益彰的職業教育校園文化,為培養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