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我》是央視綜合頻道大型公益尋人欄目。本欄目立足官網,匯聚部委、明星、專家、誌願者、全媒體的尋人力量,旨在發揮全民力量,打造全方位權威的“全媒體公益尋人平臺”。
《等著我》要做的是:幫助團圓夢,讓心停止等待!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大型公益尋人行動《等著我》,是中央電視臺2014推出的首檔全國全媒體大型公益尋人節目,也是壹檔全新的公益欄目。旨在發揮全民力量,打造全媒體平臺,幫助更多人實現尋人團圓的夢想。它不僅僅是壹個節目,更是壹個具有國家實力的全國性公益尋人活動。
欄目組凝聚壹切力量,包括民政部、公安部等國家部委、公益明星、誌願者和廣大公益受眾,致力於幫妳找到任何妳想團聚的人,包括親人、閨蜜、失散的家人、戰友、導師等等。
《等著我》要做的是:幫助團圓夢,讓心停止等待!
在百度上搜索“尋人”二字,相關搜索結果約有4020萬條,尋人類型幾乎涵蓋方方面面。
在《等著我》節目組和網易新聞聯合進行的壹項社會調查中顯示,90%的階層都有尋人的欲望。目的和對象包羅萬象。
曾經有人在微博上發了壹條尋人微博,引起了粉絲的極大興趣。微博對這篇文章的即時轉發量和評論達到壹萬多,比其他微博博主的平均回復和轉發量高出數倍。在數千條回復中,統計顯示95%以上的人表示有人在尋親。
妳生命中有沒有壹個對妳很重要的人?他可能是妳的親人,愛人,朋友,恩人,老師等等。因為種種原因,有壹天他從妳的生活中消失了,再也聯系不上了。《等著我》集合部委、明星、專家、誌願者、全媒體的力量,以全國之力打造全方位權威的“全媒體公益尋人平臺”,幫妳找到那個人,幫妳找到那份珍貴的情感。
快節奏的社會,有多少人忘記了最美好的情感回憶?《等著我》以失蹤者的故事為載體,最終希望喚起社會上每個人對情感的珍惜。這種情感回歸的訴求很可能成為壹種社會現象!
失散20年的父子重逢壹次,跨越60年的愛情第壹次相遇。這種真實情感的強烈程度是目前任何綜藝或者真人秀都無法企及的,但這些幾乎在我們選擇的每壹個話題中都有所體現。真理是我們最強大的力量!
在喧囂的娛樂、歌唱、電視節目的抄襲中,《等著我》的原創和真誠是獨壹無二的。這種獨特性在CCTV 1播出時會起到很大的放大效應。
《等著我》依托全媒體平臺形成線下核心競爭力,以優質的電視播出平臺全面呈現。網絡聯動,影響力滾動疊加,用真心呼喚人與人之間真情的回歸。
2015年5月24日起,每周日晚8點,中國首檔公益真人秀《等著我》將在CCTV-1播出。
倪萍認真聽著河南女孩尋找當年在火車上遇到的壹個熱心男孩的故事。熱情的倪萍在面對每壹位上臺的探索者時,都保持著壹如既往的親和力和傾聽耐心。
編輯評論/註釋
《跑男》《爸爸去哪兒》等綜藝節目的火爆。而《中國好聲音》也讓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真人秀的無限潛力。上億元的冠名費,堪比電影的明星陣容,讓觀眾耳目壹新。
但同時也有真人秀,沒有明星陣容,主角都是普通人。它秉持著最樸素的理念,展現了普通人平凡而離奇的生活。
在那個電視節目娛樂至死的年代,這個節目的出現無疑給浮華的大眾生活註入了壹縷溫暖。其高收視率無疑是對這個節目最真實的肯定。是央視推出的大型公益節目《等著我》。
■見習記者李青
《等著我》源於壹檔俄羅斯節目,也叫《等著我》。是壹檔大型跨國尋親節目,播出後收獲了不錯的收視率。在中國,也有很多尋親或尋人的需求。電視臺在制作節目時,通常會首先考慮需求。有需求就會有比較強的增長基礎,所以電視臺嘗試做國產版的尋人。
由於對被拐婦女兒童的強烈關註,以及主持人倪萍的穩重和情緒控制,很多觀眾都會從每周二晚2014在10趕上《等著我》。從2015五月底開始,這個獲得高收視率和高關註度的節目挺進央視壹套黃金檔。
欄目制作人楊新剛說,來《等著我》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他們的精神或面容都被辛酸摧毀,卻在這個舞臺上得到了最大的尊重。“如果說黃金時段的綜藝娛樂節目是壹場娛樂盛宴,那麽《等著我》就是壹場喚醒人性的素食盛宴,雖然其中很多都表現了變化、失落、流浪、苦難、不甘和掙紮,最終展現出來的。
次級貸款的出現
央視上壹期新節目的流程非常嚴格。楊新剛說,從向主編申請,提交節目創意,到主編對節目的考慮和評估,批準可以申請的資金,我們就開始開發樣片。樣片出來後,先經過專家評審會評審,最後由臺灣地區領導人全體組成編委會,再進行再次評審。只有他們覺得電影不錯,才能通過最後的審批。
晚上8點到10的黃金時段壹直是電視節目競爭最激烈的時間段。最早的壹套幾乎沒有固定和空閑的時段,很多都被新聞和電視劇占據了。
《等著我》11點半開始。《等著我》在專家評審會上獲得了壹致好評,後期樣片也得到了領導的高度認可,所以最終播出時,在10: 30被評為第二檔黃金檔。
“播出壹段時間後,收視率突然爆發2015。同時在十點半的全國市場,收視率基本都是排名第壹,周內所有節目都是排名第壹。十點半播出,在城網能達到0.7以上的收視率。這個數據在業內是非常驚人的。”楊新剛的語氣裏充滿了欣慰和自豪。
宿主的選擇:
別急,把節目交給倪萍。
“這個節目給主持人的定位是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各方面的經驗,有點白發蒼蒼,因為這個節目的模式是壹種對話的形式,要有壹些安慰和理解。如果不是倪萍這樣閱歷豐富、人生閱歷豐富的人,很難完成。”楊新剛談到最初的考慮。
不過倪萍已經從主持行業隱退多年。她在電影、繪畫和書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她的《外婆語錄》之類的書也很受歡迎。節目組幾乎不可能讓她回歸。“因為她已經很優秀了,她沒有理由回央視。”
“當時我們是抱著試壹試的心態和她談的。第壹次談了談,了解了節目的創意後,她覺得效果還不錯,也比較感興趣,但同時也表示自己並沒有太多重返電視圈的必要。應該給年輕人壹些機會。”楊新剛回憶道。
這類節目中不乏這樣的故事:壹個女孩十幾歲的時候給抗美援朝誌願軍寫了壹封信,當時他們也發生了關系,但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在壹起,60多年後小女孩來看他。60多年前,兩個深情的人混在這麽大的歷史背景下,讓倪萍很震驚。
"她被這樣壹個真實的故事感動了。"楊新剛說。
作為央視主持人陣容的“經典面孔”之壹,倪萍主持的《超級綜藝》是上世紀90年代央視唯壹壹檔黃金時段直播的綜藝節目。時隔十幾年,倪萍憑借《等著我》重返央視黃金時段,震驚了很多人。
楊新剛說:“倪萍是個有同情心的人,很有同情心,幾乎每壹次錄制都哭。我經常自掏腰包幫助壹些人。真的賺的比捐的少。後來我們成立了基金,叫她不要捐那麽多。”
多年的主持經驗,加上每個主角故事的感人,讓倪萍更好的扮演了角色。
節目組不跟主持人核對稿件,只是簡單的告訴主持人必要的信息,其他的壹概不管。《等著我》也吸收了真人秀的壹些制作思路,註重節目的真實性。同時倪萍等嘉賓的各種狀態也要真實,所有情緒都要在現場發自內心,而不是節目組設計的。這對壹個主持人要求很高。
有時候在錄制開始的時候,制作人寫幾句話給倪萍,她絕對不會看,而是會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每次錄完壹個話題,她都會有幾個簡短的總結。從很多反饋來看,大眾很喜歡她的小總結,很接地氣。人們聽了之後說:“啊!就是這麽回事。”
《等著我》把整個節目交給了倪萍,現場所有的提問都來自於她的感受。“這和其他節目完全不同,但效果很好。
收視率飆升的四個關鍵因素
第壹,尋人難
作為壹檔以綜藝為主的周末檔,《等著我》的高收視率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這個節目原來的收視率是1.2。制片人楊新剛說:“央視的黃金時段,包括大電視劇,歷年來基本都沒有這麽高的收視率。”《等著我》現在平均評分2.05,在城網排名僅次於跑男。”
它不僅是壹個程序,也是壹個平臺。“和其他節目不同的是,觀眾只能看到冰山的十分之壹,冰山的十分之九是看不見的。”
/yule/1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