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國粹登勢寫了壹篇文章:“中國的學者呢?壹國之學皆是也。有土地的人生在上面,因為有國家,有國家的人有自己的學問。學之者,學壹國之學,以為國之用,而治壹國。”
1923年,胡適對“國學”的定義是:“國學”在我們眼中不過是“國學”的簡稱。中國過去所有的文化史都是我們的‘民族遺產’;對這壹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研究稱為“民族遺產研究”,在省內稱為“國學”。
到了2008年,錢穆的《國學概論》出版,裏面居然說,“‘國學’之壹,以前既未承傳,將來也不立”,“哪些該列為國學,哪些不是,實在難分”,“不得不采清代梁學術概論之大意,分期敘述”。錢先生的“克己復禮”不得不采用梁啟超的觀點,以中國歷代思想為主線。
錢先生的“克己”,實在是“國學”概念的客觀呈現。
擴展數據:
事實上,“漢學”壹詞並非起源於中國,而是日本文學界為了“拯救漢學”而首先提出的。
18的20世紀20年代前後,日本本土文化自覺,和田晴美、何、玄昌健二、平田篤音等“中國四大學人”試圖最大程度地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田鶴·滿春甚至向德川繼宗建議成立中國研究學派,以反對儒釋道的態度解釋日本古典主義。江戶時代,日本漢學以追求日本固有的、不受外來影響的神道思想而聞名。
19年底,在西學東漸和歐化的刺激下,日本學術界從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再次發出“漢學”的聲音。從此,“漢學”壹詞在近代開始流行。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社會文化轉型,國內大批學者前往東方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日本的“國學”自然感染和刺激了類似情況下的中國人。
百度百科-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