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的傳說是延續除夕的故事而來,總***有兩種說法:
(壹)人們為了慶祝沒有被可怕的年獸吃掉,所以大年初壹的早上逢人便說「恭喜!恭喜!」
(二)人們為了慶祝沒有被壞心的燈猴陷害,差壹點遭到玉皇大帝下令要四海龍王淹死人們,後來還多虧觀世音菩薩去玉皇大帝說明,才免除人類的壹場浩劫?緣卻竽瓿躋皇保?嗣羌?娑家?サ饋腹?玻 棺:刈約漢頹著蠛糜涯芄惶庸?喚佟?
二、相關習俗
舊俗以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為春節,現今以農歷正月初壹為春節。
農歷正月初壹到初五稱為「新春」或「新正」,是民間重要的節慶。所以每天有不同的習俗,現在說明如下:
(壹)初壹
1.拜年:親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對方來年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萬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對新年的期待,有壹套自己喜歡的衣物,從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麽另人興奮的壹件事。
3.行春:新年第壹次出門,通常會到廟裏祈福,祈求新的壹年事事順利。尤期會註意出門時的方位,先往東走走會大吉大利,就鮮少有人會往南走的。
4.開門、關門看吉時:開門、關門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初壹這天就顯得隆重,因為農民歷上都有註明幾時開門、關門是大吉,所以大家寧可按照時間討個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間凡是認為不夠吉利的事,都被列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穢言、不能罵人、不能倒垃圾清穢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覺、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這是以前農業社會,壹般吃葷家庭唯壹壹定吃素的壹餐,是祖先們憐惜萬物的仁愛之心,現代的想法認為初壹吃素也是壹件好事,因為前壹晚的年菜太油膩,清腸胃也有益健康。
(二)初二
1.做 牙:壹般從商者拜土地公,而沒從商也會拜,大多都用牲禮祭拜,現代也逐漸改為以鮮花水果祭拜,因為家裏還有許多肉類沒吃完呢!而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就多用牲禮祭拜。
2.公媽(祖先)開葷:早上要拜祖先,而且是準備牲禮和菜碗,豐盛的壹餐請祖先品嘗。
3.回娘家:原來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是十壹(請子婿)或十二(女兒回娘家),但不知何時開始改為初二,或許因工商業社會新年假期短(只有五天),所比選擇這壹天比較適當。舊時女兒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詢女兒在婆家的情形,是否孝順公婆?勤儉持家和勉勵女婿在新的壹年更加努力。
(三)初三
1.睡到飽:因為從除夕到初二都勞累,所以今天可以好好調息壹番,晚起壹下。
2.早上床:因為初三老鼠娶親,機於愛護動物,成全老鼠的好事早早上床睡覺。
3.閩南的初三這壹天,壹般是家人在祭拜去世親人的日子,所以如果初壹、二沒去拜過年的家裏壹般是不去的。如果冒然去給人家拜年,會讓對方覺得帶來晦氣。所以這天大都是戶外活動,而不去串門拜年。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壹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四)初四--接財神
自從十二月廿四日送走註在人家的諸神以後,今天諸神返回人間述職,當然要早壹點接神,表示勤勞好兆頭,如果太晚接神,財神都被接走,新的壹年如何有財氣呢?
(五)初五
1.隔開:意即春節假期到今天結束,壹切恢復正常,撤去供神的的春飯和年粿,清除屋內的穢物。而現工商業社會的年假也到初五開始上班。
2.開工:壹班公司行號大都選這天開工(除非初五在黃歷上實在不宜開工,才另擇日期)但都只是舉行祭拜儀式,召告壹下,讓多日為動機器運轉的壹下,檢查壹切正常,然後老板發個「開工紅包」,讓所有員工討個吉利後即回家,明天正式上班。其實這個儀式就是「收心操」不是嗎?
閩南鬧正
春聯、年畫、餃子、年糕,這些都是咱們中國人過大年的年景、年俗、年味,而比起北方城市的春節習俗,閩南壹帶的過年習俗顯得頗為獨特。閩南地區所指的春節壹般是從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閩南人過春節也有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說法——“年兜正月”,“年兜”就是除夕,講究的是吃;而“正月”指大年初壹到正月十五,講究的是玩,是“鬧熱”,也就是這麽壹個非常閩南味的詞——“鬧正”。
鞭炮聲裏迎正月
許多讀者也許會問:“‘鬧正’是什麽意思?為什麽不說‘鬧新春’呢?”記者為此請教了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閩南語研究專家林寶卿。林寶卿介紹說,“鬧正”的“正”是“正月”的意思,在閩南語中念作“znia”(n代表鼻化音,讀第壹聲),在閩南語中,“znia”這個字代表的意義是正月或是新春,比如除夕夜12時放鞭炮,閩南人叫做“開znia”,也就是說,放鞭炮迎來新春。可見,“鬧正”的詞意與“鬧新春”相同,是閩南語版的“鬧新春”。
文史專家洪蔔仁老先生告訴記者,閩南春節“鬧正”的方式隨著時代不斷變遷。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流行於廈門漳州金門壹帶的閩南新春歌謠記錄著當時閩南人是如何過年的:“初壹早;初二早;初三無甚巧;初四神落天;初五過開;初六壅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生;十壹請子婿;十二倒來拜;十三吃糜字配芥菜;十四相公生;十五上元瞑;十六看大燭;十七倒燈棚。”洪老說,所謂“鬧正”,初壹、初九、元宵最是“鬧熱”。
最高潮在元宵
“初壹早”就是這天要起大早,穿戴壹新,給親朋好友拜年,之所以這天是孩子們最開心的壹天,就是因為這壹天孩子們給長輩拜年,都會收到紅包。收到紅包的孩子們開心地聚在壹起放鞭炮、甩陀螺、玩遊戲、看社戲,別提多開心了;而大人們雖然沒有紅包可拿,但是卻可聚在壹起飲酒暢敘,也是平時難得的歡暢。
正月初九“天公生”是閩南在正月裏最熱鬧的祭祀活動。從初八開始,家家戶戶就要準備祭祀的五牲、五果、金紙蠟燭,由於祭祀活動要從午夜12時開始,因此初八到初九對閩南的家家戶戶來說都是個不眠之夜。從午夜12時開始,祭祀活動的鞭炮聲就如春雷般炸響天際,不絕於耳,相當熱鬧。
不過“鬧正”的最高潮還是元宵節。洪老說,正月十四到十六,廈門常有遊街活動,遊街就像流動的描繪,舞龍、舞獅、踩高蹺、車鼓弄……真是熱鬧非凡。大型的遊燈、燈會等活動壹般從正月十三就開始了,遊燈就是人們提著各式彩燈上街遊行,愛看熱鬧的人和活潑好動的孩子常常跟著遊燈的隊伍走了壹條又壹條街;持續壹周的燈會壹般都在中山公園舉行,賞燈的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那時,廈門的元宵節還盛行“燈猜”,在如今的文化宮以及壹些文化館,元宵節常舉行“燈猜”,吸引了眾多男女老少來猜燈謎。
“鬧正”逐步“現代化”
洪老說,如今時代不同了,廈門人的“鬧正”也“現代化”了:大年初壹拜年不用串門了,壹通電話、壹封電子郵件就能搞定;放鞭炮、甩陀螺、看社戲等娛樂被電視節目取代了;鞭炮被電子鞭炮取代了……不過,現在春節的文體活動卻是越來越豐富了,我市各區在春節期間都會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遊園、民俗展演、廣場文藝演出等不壹而足,由於對傳統文化的關註和重視,以前的壹些“鬧正”活動也正在復蘇。洪老說:“這兩年元宵節中山公園又有燈會了,這真是好啊!要是‘燈猜’也能恢復,那就更好了。”
閩南春節習俗
大年初壹、初二,多到長輩或朋友家拜年,稱為“賀正”。吃完早飯後,大家穿新衣、戴新帽,新鞋,準備出門。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賀新喜。進親戚朋友家時,壹般大家都會講壹些諸如“新年好”之類的互祝之詞。
拜年時則依照先內後外、先近後遠的順序,先拜長輩,後拜親戚、朋友。從長輩手中,孩子們照例能拿到數額不等的“壓歲錢”(紅包)。
據65歲的“老廈門”郭坤聰介紹,舊時廈門後輩給長輩拜年時要行跪拜禮,因此許多家庭客廳裏都備有四方形跪墊,以備跪拜之用。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改為雙手合攏拜年,先是三下,後改為壹下。再到後來,就改為說話拜年。可以說,拜年的禮俗越來越簡單。
朋友間相互拜年,過去壹般是雙手合攏拜年。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為握手或說話拜年(現在更多是打電話或發短信)。
女婿拜年
由於閩南習俗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兒在初二必須跟有“半子”之稱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親。有句俗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鬥擔擔”意思是說:娘家父母還健在的媳婦,初二、初三壹定會有人前來接回去“做客”,娘家沒有父母的媳婦,只好繼續留在婆家做活,幫親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擡擔子。因為大家相信大年初壹回娘家,會導致娘家變窮,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才回去;換個角度想:大年初壹開正後,婆家忙著各項過年的行事及接待拜年的訪客。作為媳婦理當體諒,如果只顧回家,未免說不過去。
女婿上門,須隨手攜帶禮物稱為“伴手”。回到娘家先向尊長拜年,再分送紅包給他們,有些長輩也會分贈紅包給帶來的外孫。如果娘家有幼小的弟、妹或兄弟、姐妹的子女,也都要相互贈送紅包賀年。若是女兒第壹次帶子女回家拜見外公、外婆,有的外公、外婆還會送雞腿,並且用紅絨線系銅錢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稱為“結彩帶”。
中午大家壹起吃團圓飯後,再敘敘舊,約在下午三時以後就可以離開娘家了。如果是首次回娘家,娘家要準備二枝“掛尾蔗”及二只活的“帶路雞”給女兒和女婿帶回家種植與飼養。所謂“掛尾蔗”就是紅甘蔗,前有蔗葉,後有蔗頭莖,並用紅帶子綁住兩枝甘蔗,以祝女兒女婿同甘***苦、永浴愛河,直到白頭偕老。至於那兩只帶頭雞,則希望其女兒和女婿像雞壹樣多子多孫。
新式拜年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化的賀歲方式悄然冒頭,給我們的新年拜年又增添了更多樂趣。作為現代化都市的廈門自然也不例外。
電話拜年:電話讓人們不需要再到處走動去拜年,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留在家裏。這種方式最適合給遠方的朋友、長輩、老師、親友拜年。
短信拜年:這是時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便捷、快速,可以在第壹時間把信息傳遞出去。另外,短信拜年,1毛錢壹條,成本也比較便宜。
MSN、E-mail、電子賀卡、視頻拜年:只要雙方都在線,通過類似MSN之類的即時通信軟件給拜年增添了強有力的“武器”。E-mail和電子賀卡則可以把場景拍下來,制成電子郵件發送給親朋好友。
休閑網絡遊戲拜年:這種方式適合所有喜歡遊戲的人。操作簡單、占用時間短、趣味性和可玩性強等特點,給廣大遊戲愛好者提供了壹種新穎的娛樂和感情聯絡方式。
吉祥用語
正月初壹日,也叫“新正”,親友之間互相拜年,稱為“拜正”、“賀正”。主人請客人吃甜料、喝甜茶,然後說吉祥話:
對太太言:食甜給妳生後生(生兒子)。
對老人言:食甜給妳老康健,食百二(活到120歲)。
對商人言:食甜給妳大賺錢。
對小孩言:食甜給妳快大漢/胖胖大(快長大之意)。
對小姐言:食甜給妳嫁好夫。
壹般相互間言:新年大賺錢/新年走好運。
茶點準備
當朋友或親戚來家賀年時,主人就拿出甜料(以前多為紅棗、土豆、冬瓜、瓜子等,現在多以精致的糖果代替)、甜茶,招呼客人食用,稱為“食甜”,表示圓滿親密的意思。
客人吃後,要說些如“食紅棗,年年好”、“恭喜大賺錢”、“食甜甜,乎妳快大漢”(意“讓妳快長大”)、“食甜甜,乎妳生後生”(意“讓妳生兒子”)等吉利話。另外,賀客如果帶有小孩,必須贈送紅包,作為新年的見面禮。
廈門舊時有壹個風俗,就是兒媳婦在正月裏須用冰糖煮雞蛋,穿戴整齊後,端給公公婆婆,以示孝敬。而新過門的媳婦更是要在早晨端“甜茶”等孝敬公婆及長輩,並趁機認識那些未曾見面的長輩。此外,重要客人來時,廈門人也要煮湯圓、紅棗等甜湯招待客人。
請喝春酒
壹般,自大年初壹到十五,家家戶戶都利用年節時準備現成的飯菜,宴請親朋好友,以聯絡彼此的感情。如商人多會利用這時候,款待顧客,以便擴展生意。
據老廈門介紹,請喝春酒的習慣在廈門農村尤為盛行。由於農村親戚朋友居住的距離相對比較遠,因此壹般都會留下客人請喝春酒。
閩南民謠
初壹早(早早起來之意)
初二早
初三無歹誌(無事情);
初四神落地(竈君從天上匯報回來);
初五隔開(告壹段落)?鴉
初六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
初七七元(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
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天公生日);
初十地公瞑(土地公生日);
十壹請女婿;
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娘家探望壹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連日吃膩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結燈棚;
十五上元丸;
十六看大燭;
十七倒燈棚(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拜年禁忌
在閩南人傳統中,對於拜年有許多禁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壹些禁忌已基本不存在。
壹、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裏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壹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或無歹誌)”,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麽這個習俗是怎麽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壹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二、春節期間,是閩南人壹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家都有著種種的希望,除了初三不能拜年外,還有不少其他禁忌。初壹的禁忌最多。早上要吃素菜,不吃葷的,也不煮,吃的飯菜必須是除夕日預做的,謂之“隔年飯”。表示去年的飯吃不完還有剩余。初壹要吃幹飯或其他食物,不吃稀飯,否則這壹年外出時會被雨淋或遭意外。初壹至初五不能掃地,不可舀肥。萬壹非打掃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可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倒掉壹樣,使家裏受窮。不可罵人,不可打架,不問人討債,不使身體受傷。如受傷,就是“痛過年”,極為不吉利。不可打破或損毀碗盤瓷器,萬壹不慎打破,就用紅紙包起來,等到初五“隔開”之日,才把它投進河裏,念“打破瓷,錢銀壹大堆”等安慰的話,如此就可逢兇化吉。絕對不可午睡,據信,男人初壹午睡,他的田畦就會崩潰;女人如果午睡,則廚房就會倒塌。
閩南春節風俗
閩南壹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無慮;跳過東,五谷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征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幹幹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鬥擱在壹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壹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征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壹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麽溫馨,多麽幸福。
廈門歲次民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著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為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初壹,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壹、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初壹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麽這個習俗是怎麽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壹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習俗
飯春花:除夕夜會在神案前供奉春飯,春飯上面會插上壹支印有春字的紙花。 不吃稀飯:閩南人在大年初壹的時候,不吃稀飯,因為吃了稀飯,表示這壹年外出容易淋到雨而生病或是遇到意外死亡。閩南話本 正月正時
閩南人十分重視壹年壹度的新春佳節,所以春節期間特別喜慶、特別好客、特別慷慨、特別寬容。在春節這幾天他們總是把“正月正時”這個詞掛在嘴邊。
“正月正時”是壹個萬能的理由,只要這個詞壹說出口,不需再有更多的解釋,聽者就能認同:把平日的煩惱拋到九霄雲外,該開心的就開心,該請客的就請客;常年簡樸節約的這時卻毫不吝嗇,平時有成見的這時壹筆勾銷。閩南人過年,不僅投入金錢、時間、精力,更重要的是還註入情感,所以既營造了節日的氣氛,又贏得了過節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