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4年電影《真實的謊言》
語音控制技術
假如看過早期科幻電影的觀眾都不難發現,這些電影裏出現最多的壹想高科技就是語音控制系統了。相對於指紋識別和虹膜識別而言,語音控制這項技術的表現力更加直觀,而且不要加特效。演員在影片中對著某個機器講話就可以對機器實行控制,而且自帶強烈的高科技神秘感。然而這項技術早在1920年就已經出現在美國電影裏,到了上世紀90年代,IBM、蘋果、AT&T和NTT等科技巨頭開始著手研究語音控制技術。
到了21世紀初期,語音控制開始被大量商用。最具代表的就是蘋果的Siri。當年喬布斯在發布iPhone 4s時候也同步推出了Siri語音助手,在當時,iPhone 4s本身就是款具有顛覆性的手機,再加上Siri這樣的“黑科技”加持,又為這款產品更是加分不少。
當然,作為第壹個把語音助手推向高潮的Siri,在第壹次應用到手機的時候,其功能還是不夠完善的,甚至有很多日常簡單的指令都無法完場,有不少的用戶覺得Siri只是個噱頭,實用性不大。但是經過幾代產品的更新叠代,Siri已經變得越來越智能功能也更加完善實用。對應電影中,例如最經典的《真實的謊言》,裏面由施瓦辛格主演的特工形象;還有像《鋼鐵俠》中,無所不能的AI智能管家賈維斯。
2、1996年電影《碟中諜》
虹膜識別
在過去的諸多科幻電影裏,我們都能看到壹些絕密文件或者是物品被放到壹個保險箱裏,而竊取者只需要對準某個識別攝像頭即可打開保險箱將其盜走,電影中使用的正是虹膜識別,因為電影本身對其加入了壹些神秘的背景和音效,讓整個 場面看起來科技感爆棚。對於虹膜識別技術並不是到這幾年才出現,虹膜識別的相關理論最早始於1930年代,但正式商業化使用是到20世紀90年代。
虹膜識別技術是通過壹種近似紅外線的光線對虹膜圖案進行掃描成像,並通過圖案象素位的異或操作來判定相似程度。壹般要經過虹膜圖像獲取、圖像預處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四個過程。在虹膜識別過程中,會把虹膜從眼睛圖像中分離出來再進行分析識別,由於每個人的虹膜具有唯壹性,以及難復制性,理論上虹膜識別的安全性要高於指紋識別。
在現實裏,虹膜識別技術在2015年時,就已經被日本富士通應用到了部分手機上,不過因為這種原因,這並未向iphone5s的指紋識別壹樣形成潮流,到目前為止大家熟悉的帶有虹膜識別技術的手機可能還是三星Note7以和三星S8。而在電影裏,我們也時常能看到這項技術的出現。比如非常著名的阿湯哥主演的電影《碟中諜》,除了精彩刺激的諜戰,阿湯哥每次接受任務時都需要進行虹膜識別解鎖後才能獲得新任務。
3、1996年電影《勇闖奪命島》
指紋識別
指紋識別的高潮出現在iphone5s,iphone作為手機行業的標桿將指紋識別推向了頂峰,這樣就讓大多數智能機用戶認為iphone才是指紋識別的先驅,其實不然,其實全球首款使用指紋識別的手機是2011年摩托羅拉MB860。2013年iPhone 5s之後成為潮流,現在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
對於指紋識別的使用,最開始是在刑偵領域,早在60年代,美國FBI(美國聯邦調查局)和法國巴黎警察局就已經開始研發和應用指紋識別,在那之後的很長壹段時間裏,因為指紋極能帶來在之後的很長壹段時間,由於指紋的特殊性,在案件的掙破上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隨著這項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商用,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配備了指紋識別,譬如公司員工卡、門禁甚至連筆記本都配備了指紋識別。
商業的應用更加促使指紋識別技術的普遍化,指紋識別技術在智能手機中也經過了幾代的演變,已經越來越成熟了。即使現在指紋識別功能已經不是什麽新科技,但是我們還是能在許多電影中看到使用這項技術。例如比較有代表性的施瓦辛格在電影《第六日》裏運用的指紋識別技術,以及尼古拉斯·凱奇在《勇闖奪命島》和《國家保障》中都展示過指紋識別的效果。
4、2009年電影《阿凡達》
VR/AR技術
談及最近兩年科技圈什麽最火,大家無疑都會想到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AR和VR目前已經走進人們的生活,在諸多地方都能見到兩者的身影。所謂的虛擬現實技術就是用計算機模擬出三維的感覺,然後再通過設備,將虛擬世界的信息更自然地傳達給體驗者,讓之勇者能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而增強現實則是通過計算機疊加圖像技術,利用虛擬世界套入現實世界並與之進行互動,達到“增強”現實的目的。
而在手機陣營裏,早有傳聞表示對於果粉備受期待的iphone8將是壹款AR手機。而在手機行業並非沒有出現過VR手機,時尚市面上曾經出現過壹款叫保千裏打令的VR手機,該手機VR鏡頭模組像素值為2600萬,采用SonyIMX258感光元件。這壹套鏡頭模組最厚處僅為23.8mm,是全球最薄的手機VR鏡頭模組。通過保千裏打令VR手機可以進行360°全景拍攝,可隨時隨地壹鍵生成VR內容,並進行實時預覽、編輯及分享。
就目前的產品來看,就算那些配備了VR和AR技術的手機,也無法和獨立設備相比,在體驗上還是有壹定的劣勢的,但是移動互聯網的爆發,註定了VR手機會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反觀電影,裏面也有很多的場景是通過這些技術來實現的,例如影片《阿凡達》,該影片的制片就是通過VR虛擬現實技術向大家展現太空飛船內部操作的場景,而在電影《鋼鐵俠》中,鋼鐵俠穿上鋼鐵衣後,頭盔內部的界面就是通過增強現實技術來實現的。
5、2014年《星際穿越》
人工智能機器人
在這部影片種,出現了3個特別厲害的機器人,其實現在看來就是人工智能機器人,在這3個機器人種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塔斯(TARS)。在常態下,塔司就是壹個方方正正的盒子,但是相比當下的機器人來說它還能做到自由的在液態和固態裏隨意切換,有高效的認知能力和強大的變形能力。尤其是當布蘭德博士在水行星上遭遇浪擊,塔斯能迅速變形移動救險。
機器人最為人知的就是阿爾法狗,柯潔這位頂尖級的圍棋高手在與機器人對戰的過程中,三局全敗,當然在去年韓國選手李世石也和阿爾法狗對陣過,壹樣敗陣下來,雖然李世石在中途扳回壹局,但對於結果來說還是於事無補,賽後,有網友調侃說:阿爾法狗恐怖的不是它能贏下這場比賽,而是在比賽的過程中居然會放水,那才是最恐怖的。
當然國內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也同樣在發展,出現在舞臺上的就是小度機器人,從2014年面世起,小度機器人被人們知道的時候不多,直到登上《最強大腦》的舞臺,讓大眾知道原來國內也有這麽厲害的機器人,當然了就目前的技術而言,還不足以制造壹個真正的變形機器人,但是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稀有金屬銦鎵合金,在壹定條件下可以實現固液態的轉換,起碼從理論和技術的層面論證了液態金屬機器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