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喜歡壹樣東西就壹定要得到它。有些人為了得到他喜歡的東西,殫精竭慮,費盡心機,更甚者可能會不擇手段,以至走向極端。也許他得到了他喜歡的東西,但是在他追逐的過程中
春回大地:寫給春天的情書
情書(壹)
踩著春天的腳印,東南西北
拉住路邊的小草
我還是讀不出這腳印的重生
時間和地點
吹著口哨,敲著心情
漫山遍野的書面語
手撕牛排還有早產的啤酒
春天的情人,和妳壹起將進酒
水波的上面是眼睛,既往明亮
是誰蓄積的禮物,如青春痘
不要說扶著春風的就是弱柳
今天,她只做使者不做剪刀
不只是眼睛還有顏色
綠色的波浪垂下來,掛了九天
這世界誰知道誰記憶誰的名字
春天是春風吹又生
腳印永遠向前,草色只能遙看
盡管大街上春裝撲面
我穿著棉襖,壹意孤行
春天的王國裏,我是無冕之王
太陽把日歷多撕了幾頁
春天交給了花交給了燦爛
從棉襖裏鉆出了壹雙眼睛
小區壹角,淩寒獨自開哲理
腳換了壹雙鞋,就是纏纏綿綿
也好,那是斷魂情人的眼淚
壹定是推開早晨迎接窗戶
美在人間,王繼續著我是王
情書(二)
甩掉臃腫的冬衣,可以穿花花綠綠的春衫薄衣,輕裝上陣,風也輕了。 人舒展起來,肉體、筋骨和心情都舒展起來。春天在昏昏沈睡後悄然蘇醒,蘇醒後,她打著哈欠,精神壹下子抖擻起來了。
春天應該幹點什麽,談壹場驚天動地的戀愛,肆無忌憚地在春天頻繁約會,又或者在每個春天的夜晚興風作浪無限風情,都是應該的,合乎情欲的。沒有任何壹個季節能像春天這樣情勢兇猛。桃花開了杏花開,梨花開了油菜花開,壹茬壹茬的花開得人暈乎乎的,心裏甜酥酥的,這個時候多麽適合接吻!和風細雨地接吻,海雨天風地接吻,春天的吻是清新的,散發著淡淡的薄荷味兒和陽光明媚的氣息。
心情是輕快的,行雲流水外加幾分躁動,那分明是野性的呼喚。漫山遍野都在竊竊私語,滿山遍野都在蠢蠢欲動,草木有情人亦有情,皆是自然之力。多少愛情故事在此拉開帷幕。多少處男處女被打破了,實現華麗轉身。春天是個碩大的玻璃瓶,瓶中的冰已經化開,青春在潺潺的水流裏發酵。私定終身的甜蜜,撕心裂肺的痛快,那種真切都絕非瓊瑤劇所能比擬,會影響壹生也說不定呢,於是那個春天成為壹個人生命中不可輪回的、永不磨滅的、帶著壹些生動細節烙印的春天了。
春天實在不是讀書的季節,只適合隨便翻翻,翻翻而已。情緒的極具變化,心智的異常活躍都不適合讀書。可,適合寫東西,我每年都能在春天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思維跳躍之快是我無法預料的。我始終相信作品的好壞是有偶然性的,和節氣情境心誌都大為有關。壹個嬰兒降生了,這個作品的好壞,固然取決於父母的質地,倘若沒有周密的鋪墊和醞釀恐怕也會萌生意外,足見環境的重要。孔子的誕生據說是野合的結果,那個幾千年前的春天,阡陌橫野,花香彌漫,草長鶯飛,在無人的郊野他們以天為帳,以地為床,飽含激情,纏綿壹處,***同完成了壹件曠世之作,這個作品融合了天地山川之精華,自然萬物之靈氣,孔子便成了智慧的化身。
春遊多麽令人期待!在舊時的廟會上,千 金小姐遇上翩翩公子,她面若桃花羞答答地望他壹眼,他亦溫文爾雅對她頷首壹笑,壹段姻緣就埋藏在彼此的心底,再經過曲折綿長的復雜演繹,便得出個圓滿的結局。這是中國戲劇的基本模式。這模式自有它的合理性,也迎合了中國人好事多磨終歸於團圓的普遍心理,只是過於冗長,過於糾結,少不得還會生出幾分幽怨哀傷,畢竟戲裏,亦不能深究。
信馬由韁的春遊倒是我推崇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是寫春遊最好的段子了,每每讀到總是心向往之,仿佛能感受到春風的和煦,人心的安閑和生活的情味。相較於今人,春遊總是籠罩著商業的氣息,路費多少錢,住宿多少錢,門票多少錢,真是無錢寸步難行。春遊衍生出的代價變成壹種奢侈,少了心情,也變了味道。
春天回到鄉間尋找古人的遺風,約上五六個大人和六七個小孩倒是不難,可下河遊泳是不可能了,汙染早就波及了河塘,至於迎著風跳舞唱歌什麽的,就更顯怪異了。“忙趁東風放紙鳶”的趣兒倒是可以體驗壹把,那就去田間放風箏,在燦爛春陽裏把頭仰起,把線拉直,奔走於曠野之上,也不失為壹種天然的民間舞蹈。麥浪翻滾,面如舌舔,風怪調皮哩。
情書(三)
周末,路過小區的廣場,見到壹群孩子在追趕著放風箏,仿佛把心也放了出去,歡快得像天上的小鳥。廣場壹個角落裏,有位老人坐在馬紮子上,手握風箏線,安然自若的樣子,遠遠望去,活像壹尊佛。
我認為,風箏是人們寫給春天的壹封情書,以虔誠的姿態舉辦隆重的迎接儀式,獻上最純真、最浪漫的告白。所以,放風箏的人,要心誠、簡單,不可有功利之心。孩子和老人放風箏,姿態最可愛,也最賞心悅目,“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光憑借想象,心也會笑成月牙兒。
每個人的童年裏,都會有壹只風箏。記得我上學那會兒,春寒料峭,手工課的老師便帶著我們學習如何制作風箏,材料很簡單,是手工課程材料中已畫好的圖樣,燕子樣式的,對照說明,按照折印操作,膠水、剪刀、線繩壹起上陣,壹節課工夫差不多便能完成。下課後,很多男生躍躍欲試,拿著風箏去操場上壹展身手。運氣好的時候,風箏能飛上幾個回合,運氣差,還未飛起來便被大風這個怪獸給吹“夭折”了。即便這樣,我們也十分開心。
手工課上的風箏經不起大風,卻觸及我心底的癢蟲,回家後我纏著父親為我做壹只大風箏。在我的軟磨硬泡下,父親四處搜集做風箏的材料,在家裏擺上壹大桌子,摸索著做。我在壹旁當下手,劈竹篾、做骨架、糊糨子、上顏色,連續幾天,風箏才完工。根據父親總結的經驗,風箏的頭要硬壹些,身子要有弧形,尾巴最好長壹些,這樣飛起來才容易保持平衡。我跟著父親來到家屬院對過學校的大操場上試飛風箏,沒想到初次試飛便成功了,父親手把手教我如何收放線軸,以讓風箏飛得更高。
有壹次,邂逅壹對母子,小男孩七八歲的樣子,眼神遊離,行為有些異常,母子之間交流不多,都是母親自己在放風箏,男孩時而蹲在地上玩土,時而站起來莫名哭鬧,時而跟著母親跑起來追趕風箏。我註意到,他跑起來速度很快,不停歇地跑,讓我不禁想起阿甘。後來了解到,這個男孩患有自閉癥,沒有上學,母親經常帶著他來這兒放風箏。他們放的蝴蝶風箏,是我見過的最美風箏——風箏壹頭連著母愛,壹頭連著希望。
父親去濰坊出差時,帶回壹只老鷹的風箏,掛在墻上,好多次提及要去放,可懶得出去,有壹天,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裏做客,小家夥吵著嚷著要去放風箏,他在樓下放,剛放起來,風箏壹下子刮在電線桿上了,四分五裂不成樣子了,孩子哭得稀裏嘩啦。此後,風箏與我沒了交集,春天似乎也變得無足輕重。
直到那年春天,我住院的時候,無意間在10樓病房裏朝外望,看到泉城廣場上好多人在放風箏,俯瞰下去,風箏越來越胖,人比風箏小,小得可以忽略不計,我的心驀地鼓脹起來,人們通過風箏與春天建立聯系,我怎麽遺忘了?老天向來平等仁慈,賦予人們大把春光,是叫人們懂得珍惜春天,伸手向大自然索取力量,我為何自動棄權呢?
風箏飛舞起來,天空顯得比大地還要高貴。《詩經·大雅》中有言,“鳶飛戾天,魚躍於水”,放風箏,源於人類的壹顆初心和浪漫情懷:“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舊時,放風箏、蕩秋千是春天的必選功課,俏男俊女放風箏,春風是媒婆,幫著遞送愛情;唐代詩人高駢的詩句別有意境,“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鳴響,猶如絲竹之音。噢,原來給春天的這封情書,還有背景音樂呢。
我多麽想成為《百子圖》中那個放風箏的孩童啊,我多麽想深情地為春天寫壹封情書啊。莫負春光,莫負愛,從放風箏開始吧,不,是風箏放我們,讓我們暫時從鋼筋混凝土的高樓裏釋放出來,拋擲到大自然中,踏春尋愛,放飛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