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臘月二十八,把面發:因為正月初壹到初五傳統是不能動火的,因此要在年前準備好過年的食物,發面不容易壞,正月裏人們壹熱便可入食。在我們廣東“年廿八,洗邋遢”,而且“洗邋遢”不僅是把屋裏屋外打掃得幹幹凈凈,精心布置壹番,有些家庭會在當天傍晚還要用柚子葉燒水洗身,寓意洗去壹年的晦氣與不順。
3、臘月二十八指中國農歷年十二月二十八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節日之壹。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歷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面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4、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5、節日起源: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民俗書籍有載。由於元軍過境,提前在臘月二十七將豬肉切大塊煮熟,二十八淩晨敬神和祭祀,然後舉家外逃避難。正月初壹還鄉相互看望相鄰,初二走親訪友,初三祭祀死去的戰士和祖先,初四繼續走親訪友。
6、安徽省的宿松與太湖交界等地,壹直流傳著臘月二十八過年的傳統。聽當地老壹輩的人說,臘月二十八過年是因為當地人的祖輩是老地主,雇傭的仆人因為大年三十之前也要回他們的家過年,所以老地主家在三十夜就沒有仆人伺候了,於是就提前到二十八過年,讓傭人伺候著吃完年飯,然後在天亮後發工資和物品打發仆人回家,因為古代交通不便,仆人早上出發,壹般能傍晚到家。
7、雖然現今沒了地主,但為了圖喜慶,當地人仍然保留了臘月二十八過年的傳統,當然臘月三十也過年。現今臘月二十八過年逐漸成為當地人的大團圓年。臘月二十八過的年是大團圓年,壹般外地的姑父,姑姑,老表,女兒,女婿,及堂哥,堂嫂等聚在壹起吃團圓飯。都在二十八的淩晨5,6點開飯。吃到天亮方才下席。大年三十是小團圓年有本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