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手機短信老是收到貸款信息?
那是因為妳的手機號碼被泄露了,所以才會總是收到這些信息,但是妳可以把這些信息全部拉黑了。
1,垃圾廣告發送商會通過號碼段大規模群發廣告,凡是存在的號碼就會收到短信。2,您是否在網絡或公開場所填寫您的手機號碼或者曾將號碼留給某單位,例如銀行,有的單位可能將您的號碼私自賣給廣告商,以獲得利益。
3,某些服務商會通過電話群撥的方式時常檢驗測試有效的號碼段,電話撥通後只會響壹聲,隨即掛斷。廣告商主要通過以上三種途徑獲得大量號碼。
信息泄露、貸款平臺拓展業務、電話通訊公司管理不到位,這些都可能導致貸款信息增多,垃圾短信更多。
很多機構、平臺或科技公司,為了能拓展市場,都會千方百計的套取用戶信息,比如登錄手機APP時必須同意所有“霸王條款”,否則就無法使用該軟件;在辦理會員業務時,也會被要求填很多個人信息,如果不照做自然不能完成業務辦理。
壹些貸款平臺在收集用戶信息方面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壹方面會與巨大用戶量的APP合作,合法合規地調取該APP後臺用戶信息,另壹方面以實名制接待為借口,超額套取顧客信息,甚至包括顧客親人的電話號碼和身份證號等。
填寫信息的事情經常遇到,這種本質是套取個人隱私的行為就被習慣化,即用戶不認為對方套取隱私有任何問題。信息造成大範圍泄露後,接受垃圾信息情有可原,有段時間筆者的手機壹小時之內就接到超過八十個騷擾電話,幾乎每分鐘壹個,苦不堪言。
壹些借貸平臺,有專門的電信業務,即聘請專門的電話專員,給老顧客電話信息回訪,獲得更好的改進數據;有的給目標客戶群打電話、發信息,期望能拓寬用戶範圍,這種撒網式的信息轟炸,即使只有千分之壹的“上鉤”者,也能收獲很高的廣告宣傳,畢竟能在觀看信息後詢問貸款信息的人,壹定對貸款很熱切,而且情況緊急;有的給潛在客戶發信息,宣傳第壹、收網次之。
總是收到貸款信息怎麽處理
不想收到貸款短信,有以下幾種方法:
1.使用手機自帶的攔截功能,部分手機在短信上有自帶的垃圾信息攔截功能,可以在短信——設置——垃圾信息攔截裏設置打開。
2.安裝手機管家攔截。應用廣場有許多手機管家或者是短信攔截器,選擇其中壹個下載安裝,然後打開攔截;
3.拉進黑名單。將收到的短信的發送號碼拉進黑名單,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收到固定號碼發來垃圾貸款信息的情況;
4.向運營商進行投訴。撥打手機運營商的客服熱線,選擇人工服務進行投訴。
不要相信陌生號碼發來的貸款信息,絕大部分都是騙子或者不正經的小貸公司利用基站“廣撒網”。
貸款簡單通俗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錢。
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壹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壹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商業銀行制定貸款政策的目的,首先是為了保證其業務經營活動的協調壹致。貸款政策是指導每壹項貸款決策的總原則。理想的貸款政策可以支持銀行作出正確的貸款決策,對銀行的經營作出貢獻;其次,是為了保證銀行貸款的質量。正確的信貸政策能夠使銀行的信貸管理保持理想的水平,避免風險過大,並能夠恰當地選擇業務機會。
貸款方式是銀行對企業發放貸款的方式。按照貸款保證的不同方式,可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信用貸款指僅憑借貸款人的信譽發放的貸款;擔保貸款指保證貸款、抵押貸款和;票據貼現指貸款人以購買借款人未到期商業票據的方式而發放的貸款,可視為壹種特殊形式的。目前中國信貸資金的供應方式可分為三種,即直接貸放,間接貸放以及買,賣方貸款。
手機上總是收到貸款成功的短信提示怎麽回事
壹般有三種可能:
壹是妳本人曾經無意中註冊過這個平臺,曾輸入過妳的手機號,所以,他會不斷的給妳發有關借款的廣告信息。
二是別人曾把妳的手機號用來註冊這個貸款平臺,或者曾把妳的手機號作為聯系人。
三是這個就是壹種營銷策略,所謂的“廣撒網精釣魚”。
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妳盡快打這個平臺的客服電話進行核實,如果是不小心註冊的,就請他刪除或是消除這種手機綁定,如果是營銷策略,妳沒有貸款意向的話,也可說明情況,如果還是壹直收到這種騷擾短信,可加入黑名單,舉報為騷擾電話。
擴展資料
在垃圾短信的治理中,三大運營商就曾多次被媒體發現靠垃圾短信獲利,這種放任態度屢屢被批評。
騷擾電話同樣存在這種情形,比如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此前報道提到,對於群呼的騷擾電話,運營商根據壹分鐘之內呼出去多少個號碼,可以判定是否是騷擾,監管和關停都不難,不過在群呼背後有壹條利益鏈,每壹分鐘騷擾電話運營商收益5、6分錢。
正是考慮到運營商角色的重要,以及騷擾電話利益鏈對運營商可能的幹擾,此次的《方案》把嚴控騷擾電話傳播渠道,放在了第壹項,要求電信企業“誰接入誰負責”。
換句話說,運營商要對用戶進行嚴格資質審查,比如在“95、96、400”等騷擾重災區的號段上,如果刻意降低審批發放門檻,為騷擾企業大開方便之門,或者對撥打騷擾電話的個人和企業用戶缺少足夠的懲戒效力,那麽在後續的專項整治中,運營商就得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