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能讓人成癮嗎?就像沈迷網絡壹樣。
如今,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了。但妳在手機使用過程中,是否發現了壹些有趣的現象?讓我們試著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妳經常把手機帶在身上嗎? 出門如果發現沒帶手機,妳會回去拿嗎? 妳會不會經常似乎聽到手機鈴聲在耳邊縈繞? 聽到手機鈴聲,妳是不是經常下意識地摸壹下或掏出來看看自己的手機? 妳是不是經常害怕手機沒電或沒有信號?妳晚上睡覺開機嗎? 當手機無法接通、收不到訊號時,妳會感到焦慮和煩悶嗎? 妳主要用手機發短信和玩遊戲嗎? 如果以上幾個問題都是肯定的,那麽,妳就要警惕壹下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是否過於依賴手機了。在使用手機不當的群體中,青少年占據了大多數。手機依賴(成癮)帶來的後果是比較突出的:精力不濟、學業下降、人際交往技能不足、心理發展成熟度延緩等等,以下列舉壹些典型表現: 表現之壹:短信聊天成癮,脾氣越來越壞。 有青少年為了和陌生人聊天,躲避朋友,壹晚上發送200多條短信息。經常睡眠不足,電話費用高昂。容易生氣,經常撒謊。 精神病學家認為,手機成癮可能會成為21世紀最大的非藥物成癮問題之壹。手機成癮能使壹個人完全與他人隔絕,破壞情緒。 表現之二:寧願選擇手機聊天,不願直接面對面溝通。 “我喜歡用手機聊天。因為聊天的夥伴告訴我壹些現實生活中,我感受不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壹位偏胖的中學生說。因為同伴總是嘲笑他,使得他越來越不願和同學交往,而更願意和陌生人談天。 手機短信業務開通之後,本來就缺乏人際交往經驗的青少年很快發現,利用短信可以逃避直接見面溝通的機會,從而獲得“交往”的樂趣。這壹類青少年大都害羞、自尊水平較低。 表現之三:手機成為寸步不離的“玩具”。 與其說這個群體在使用手機,不如說他們在玩“玩具”,因為他們的手機很少用來打電話,大部分用來發短信、聊天、聽音樂、拍照片、玩遊戲……壹旦丟失後,他們會立刻再購買壹個更好的來代替。 表現之四:手機成為自我價值的標誌。 誰擁有最時尚、最酷、最炫的手機就會讓同輩青少年羨慕,甚至崇拜。因此,青少年競相攀比手機的品牌、價位、功能。不僅如此,誰的電話多、短信多,誰也會顯得更加有價值、更有“地位”。“手機讓年輕人感到壹種優越,誰的短信息越多,誰就更有價值。”這種虛榮心理的滿足,讓青少年越來越離不開手機。 為什麽有的人會出現手機成癮?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秘密? 這裏面涉及到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問題。根據耶魯大學心理學家Aldefer提出的人的三種基本需求(ERG)理論,其中R(relatedness)指的是人的社交需求。也就是說,與他人交往並建立聯系是人內在的基本心理需求之壹。我們通常與他人建立聯系的基本手段就是通過溝通,而手機恰恰是實現人與人溝通最為便捷的工具之壹。這也就不難理解,手機為什麽能夠迅速普及。 既然用手機與他人溝通是正常的基本心理需求,怎麽還會出現手機成癮呢?什麽樣的人容易手機成癮呢? 在社會交往方面缺乏自信的壹類人,容易形成手機成癮。因為種種社交場合會讓他們感到焦慮、緊張,從而帶來心理上的不愉快。在手機沒有誕生以前,有較高社交焦慮的人群會選擇寫信、留言等間接交往方式。隨著手機和網絡日益普及,這部分人尋找到了更加方便的間接交往方式:發短信,網絡聊天工具(QQ,MSN等)。而且,相較於寫信、留言,這種間接交往方式的即時性大大提高,緩解了社交焦慮,讓這部分人享受到了交往的樂趣。 手機成癮和網絡成癮讓使用這些溝通工具的人日益孤獨。在壹些社會中,家庭的紐帶疏松,城市的孤獨感增強,因為人們通過傳統的方式建立不了人際關系,而對間接溝通變得成癮。青少年接受新技術快,但是關於如何使用的建議卻很少。高科技工具能夠增強人際關系,同時也能瓦解人際交往的能力,其關鍵還是在於使用者。 要減少手機成癮,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機構的支持。提供壹些參考建議: 首先,明確手機的主要作用是“溝通”,實質和固定電話並沒有差別。不能因為手機附加的各種功能影響我們對手機主要作用的認識。我們的整體消費水平還沒有達到壹名普通的青少年需花費數千元買壹個高科技的“玩具”。 其次,使用手機日益規範化。手機是個人的隱私,接不接電話,應根據情境的要求。常常看到課堂裏或者會議室裏,有人“埋頭苦幹”,這種行為是對他人不尊重的表現。 最後,如果已經發展成手機成癮,應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機構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