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畫的起源,大多來自於傳說。在訪問中,不少藝人都講述了壹個十分有趣的故事。都說:“倒糖餅兒”起始於唐朝的陳子昂。想不到這壹小小的民間工藝竟和開啟盛唐詩風的革新派大詩人拉上了關系。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縣)人。相傳陳子昂在家鄉時很喜歡吃黃糖(蔗糖)。不過他的吃法去與眾不同。首先將糖溶化,清潔光滑的桌面上倒鑄成各種小動物及各種花卉圖案。待凝固後拿在手上,壹面賞玩壹面食用,自覺十分有趣。
後來陳子昂到京城長安遊學求官,因初到京城長安遊學求官,因初到京師人地兩生,只作了壹個小吏。閑暇無事時便用從家鄉帶去的黃糖如法炮制,以度閑暇。壹天,陳子昂正在賞玩自己的“作品”。誰知宮中太監帶著小太子路過,小太子看見了陳子昂手中的小動物,便吵著要。太監問明了這些小動物是用糖作的時,便要了幾個給太子,歡歡喜喜回宮去了。誰知回宮後小太子將糖吃完了,哭著吵著還要,這不驚動了皇上,太監只好上前如實回稟。皇上聽完原委,立即下詔宣陳子昂進宮,並要他當場表演。陳子昂便將帶去的黃糖熔化,在光潔的春登上倒了壹枚銅錢,用壹支得竹筷粘上送到小太子手中,小太子立即破啼為笑。皇上心中壹高興脫口說出“糖餅兒”兩字,這就是“糖餅兒”這壹名稱的由來。由此陳子昂便得到了升遷,官至右拾遺。
後來陳子昂解衣歸裏,為了紀念皇上的恩遇,同時也因閑居無聊,便收了幾個徒弟傳授此技。這些徒弟又傳徒弟,並將它傳向四方。有的幹脆以此為業,走邨串鄉作起糖餅兒生意來。這糖餅兒生意雖小,但因曾得到過皇帝的賞識,所以生意十分興隆,學的人越來越多,並代代相傳,這壹技藝從此就流傳下來了(此故事講述者系糖畫老藝人樊德然等)。
另壹則傳說說:唐朝壹位書生進京進京赴考,不幸落第,沒有了回鄉的路費。落魄旅途,苦思如何解決生計。壹天,忽地看到融化的黃糖,頓時觸發了靈感,於是便用黃糖作書畫售賣。沒想到竟轟動了京城,人們都覺得新奇,於是爭相購買,書生大大地發壹筆財。人們驚嘆:“糖兒奪人心,黃糖勝黃金”。所以在糖畫的傳統圖安中有連體的“黃金萬兩”四字造型(講述者徐淑華、杜茂生等)。
上述傳說雖然十分有趣,作為民間故事收集起來也無不可,但畢竟不能作為研究糖畫歷史的依據。不過是老輩藝人為生存而拉的壹面“大旗”,借以提高這壹工藝身價而已。這種情形在我國封建社會中普遍存在於手工業行業中。我國的“手工藝制造者都有他們崇奉的祖師,也都有他們歷代相傳的秘法。”(李業農《中國奴隸制與封建制行會問題》)
說糖畫始於唐代,雖是藝人們的傳說,但多還是有點影兒。這是因為‘沙糖’的生產工藝在唐代出現在四川遂州(今四川省遂寧市),它在我國甘蔗制糖的歷史上是壹次重大的進步,不為糖畫的產生奠定了物質基礎。
清代梁紹王(字晉竹)所撰《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各地風土名物”中說:“糖霜之名,唐以前無所見。古人只有飴,乃煎米樂而成者…….至唐太宗遣使至摩竭陀國(今中印)取熬糖法,招揚州取蔗糖作泛,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碁,然只今沙糖之技。”宋人陸遊在《老學庵筆記》卷六中說得更明白:“聞人茂德言:‘沙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問其使人:此何物:雲以甘蔗汁煎’,用其法煎成與外國者等,自此中國方有沙糖。”
在唐代,四川的沙糖是很有名的,主要產於益州(今成都)、蜀州(今崇慶縣)、梓州(今三臺縣)、遂州(今遂寧市),均為土貢之物。
糖畫藝人習用淮糖和坎糖作原料。淮糖,指以成都市金堂縣淮口為集散地的沱江流域所產沙糖;坎糖則產於各地,以霜降後收采的甘蔗榨汁,其硬度較高,故名。
至於有關陳子昂的傳說呢,大約壹因梓州產糖,且作為貢品。陳子昂為射洪人,唐代射洪屬梓州所轄。二是陳子昂曾在京師因“碎胡琴”而名聲大震的事。唐李冗《獨異誌》記載:“陳子昂,蜀射洪人。十年居京師,不為人知。時東市有賣胡琴者,其價百萬,曰有豪貴傳視,無辨者。子昂突出於眾。”此事頗具傳奇色彩,所以被糖畫藝人拉去作了祖師爺。
糖畫的發源地在四川,由於深受百姓的喜愛,便在全國各地普及開來,越傳越廣。時至今日,北京、天津、河南、山東等地都活躍著大批的糖畫藝人。糖畫在每壹個地區生根發芽,受到當地風俗文化的影響,都具有了壹定的地域性,具有當地的特色。四川糖畫的精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