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短信平臺 - 選秀節目有黑幕嗎?

選秀節目有黑幕嗎?

黑幕壹 霸王合同

真相 長年簽約沒收合同

合同問題必然要涉及持有超級女聲品牌的上海天娛傳媒有限公司,天娛是由湖南廣電集團全資控股,2004年5月24日在上海註冊成立的公司。它負責超級女聲的全程運營,代理超女相關產品的開發。對超女選手來說,第壹次知道天娛這個名字,就是在簽合同的時候。

超級女聲規定,晉級的選手都必須和天娛簽約,從分賽區20強開始,選手就必須和天娛樂簽訂協議或合同。而每個賽區前10要和天娛簽的合同長達8年。合同中規定,如果超女違約私下與別的公司簽約,要支付500萬的違約金,就算超女今年用超級女聲名義私自參與其他演藝活動,也要支付50萬元的違約金,而如果要解約,就必須答應解約後永不踏入娛樂圈。但在報名時,幾乎沒有選手被告知這壹事項。

更離譜的是據壹位已經簽約的選手透露,在壹次彩排之後,就有工作人員拿出合同要她們簽訂,不簽就不能繼續比賽,參加比賽的選手大多是想往前走的,所以只好簽了。而這份合同只有壹份,選手簽完後就被收走了。雖然天娛的合同簽完就走,但還是有記者拿到了合同的影印件,這份名為“經紀人代理合約”的文本***6頁,分11個條款。從違約責任看來,如果事實上是天娛違約的話,超女同樣也可以索要賠償500萬元。但壹位不具姓名的“超女”告訴記者,“那個合同裏並沒有承諾給我們投資多少,也沒有提到什麽時候發唱片,拍多少電視劇以及其他,妳很難說他們違約。”

對目前很多沒有到長沙參加決賽的超女來說,她們現在面臨的問題相當尷尬,天娛至今沒有想要包裝她們的意圖,而這些超女,有的在參加比賽之前就常常拍廣告或接演,暑假正是她們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和天娛的這壹紙合同反而約束了她們的發展。

實錄 實力派意外遭淘汰

杭州賽區的韓真真在進入20強當天和10強當天,都被天娛要求簽壹份協議,只不過,20強的協議到今年底自動失效。“我那時估計若進前10至少要跟天娛簽5年,我參加比賽就是謀發展,如果和天娛簽下合同,我還怎麽發展?”最終韓真真並沒有簽這個協議,結果,她在20進10的比賽中PK輸給紀敏佳。

當時,實力超群的韓真真,以壹首《葉子》獲得強大的支持率,卻因壹兩個“走音”被淘汰。事實上超女現場偶爾出現走音數不勝數,評委黑楠的解釋是:“‘實力’派不允許走音,偶像派可以。 ”

幕後得利

作為壹個新成立的公司,天娛沒有包裝、制作、發行方面的雄厚實力,如果將每壹個簽約選手包裝的話,50位選手的包裝費用將超過2000萬元,天娛很難壹下拿出那麽多資金來,實際上,目前低迷的國內流行樂壇也無法在壹年中消化50個新歌手。那天娛今年為什麽仍會這麽赤裸裸地要求這麽多超女和他簽霸王合約?

這麽做原因只有壹個,去年超女決賽前三名中,天娛走了眼,沒有簽第三名張含韻,將之轉賣給天中公司,結果天中公司今年把張含韻做得紅紅火火。同時,也有壹些音樂公司派出他們的簽約歌手參加超級女聲,利用這個節目炒出人氣,然後壹走了之。這讓天娛堅定了壹個信念,寧可錯殺壹千,也不可讓壹人漏網。超女經過比賽,已經形成了明星效應,天娛通過這個活動,就是要將超女所有可能的商業價值榨出來,這樣,擁有超女的合同,不好包裝的,可以以收“轉會費”的形式賣給其他公司;能見到成效的,馬上出唱片、接演出;對於特點不鮮明,實力又不強的選手,就幹脆不管,反正合同是天娛定了,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受到損失。

幕後二 熟人評委

真相 大眾評委沒自主權

超級女聲決賽進行到現在,三個評委中,竟然有兩個是湖南衛視的員工,壹個是連常寬都說不熟悉的黑楠,“我在音樂圈22年了,從不認識黑楠,從沒聽過他制作的歌曲或者包裝的歌手。”而且,決賽前聲稱要輪換評委的決定也臨時變卦。至於決定PK勝負的大眾評委,實際上也並不是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可以投票支持自己喜歡的選手。

實錄 工作人員上臺投票

壹位曾在杭州賽區20進10被招募並連續兩場擔任大眾評委的男士在網上撰文說,在10進7的現場,當丁叮與周楊PK以9:0領先時,現場有人指揮大眾評委開始將票投給周楊。而在決賽時葉壹茜和林爽的PK賽上,當兩人的票數相近,甚至有工作人員頂替大眾評委上臺投票。

在杭州賽區三甲的比賽中,電視觀眾們發現鄭靖文和林爽PK結果公布前居然插播了長達10多分鐘的廣告,而紀敏佳的短信支持率也在短短的兩個小時之內從最後壹位升至第壹位。這也引發了許多人的聯想和質疑,決賽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麽?

幕後得利

選擇什麽樣的歌手進入下壹輪關系著電視收視率能否保持,所以,淘汰那些人氣不高的,不聽話的就是電視臺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什麽樣的選手進入下壹輪對收視最有利,他們就會選什麽樣的選手。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通過評委和大眾評委是很好解決的,就算是短信票數,在關註度不高的分賽區都被質疑包含水分。

幕後三 疲勞賽程

真相 拉長賽程增加賽時

超級女聲給湖南衛視帶來的不僅僅是品牌的提高,更是豐厚的財富。目前,湖南衛視每周五超級女聲的廣告價格已經超過央視黃金檔的廣告價格。為了賺錢,湖南衛視考慮的不再是觀眾希望結果早早出來的心理。超級女聲比賽時間長達3個多小時,實際上,有些環節完全就是為了拉長時間而設定的,從比賽之初淘汰壹個選手到下壹個選手的淘汰,時間長達2個小時,而這段時間,無非又是歌手再演唱壹次,評委重新評價壹次而已。

案例 5場決賽拖疲超女

到了決賽,人數只有15人了,比賽卻拖得相當長,先是讓5個分賽區的第2名和第3名***10人來了兩場10進7和7進5的比賽,然後這5人又和5個賽區的冠軍再來壹次10進8、8進6、6進5、5進3和冠軍比賽5場比賽,比分賽區的比賽次數整整增加了壹倍。主辦方考慮的不是超女身體和精神能否吃得消,而是增加壹場數以百萬的廣告收入和短信收入。

幕後得利

時間越長,廣告時間才會越多,短信投票的觀眾才會越瘋狂。增加節目長度和次數,就是增加壹捆壹捆的鈔票。

幕後四 低齡選手

真相 大量學生逃課參加

“超級女聲”選手的低齡化是引人註目的壹個重要焦點。去年,年僅15歲的張含韻壹夜成名,成為無數同齡少女的偶像。每個賽區在報名時都有大量學生逃課參加。有關專家認為,“超級女聲”直接侵入“未成年人”與“教育”這兩個向來被社會視為“必須固守”的領域。這個節目鎖定15歲至17歲的女孩為參賽主體,是制造“美國偶像”的福克斯公司不可想象的,因為美國的法律有嚴格的規定,未成年人不得參與商業性演出活動,即便我國未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的權利也必須受到監管和保護。

實錄 小朋友獲得直通證

今年超級女聲仍有不少小朋友前來參加,在成都賽區的海選中,壹位只有幾歲的小朋友甚至還獲得直接通行證這樣的鼓勵,鼓動更多小朋友參加。目前在超級女聲決賽舞臺上的,絕大部分都是學生,她們的社會經驗少,對外界的判斷很容易出現誤差,如果這樣,對她們的心理傷害將是巨大的。

幕後得利

因為10多歲的青少年缺乏的是理性,只有針對這個年齡層,才有狂熱的FANS,他們才會不擇手段地發短信投票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5-8-10 17:08:59編輯過]

--------------------------------------------------------------------------------

-- 作者:行者無疆

-- 發布時間:2005-8-10 17:08:27

--

“超級女聲”點中妳我哪個穴?

“我喜歡‘超級女聲’,我支持何潔!”說這話的是壹位已屆不惑、有著博士學位、喜歡古典音樂的大學男教授。

這不禁讓記者有點瞠目結舌——原以為“超級女聲”這樣的節目所吸引的觀眾頂多只是壹群喜歡流行音樂的少男少女們。

“超級女聲”的紅火反襯著傳統傳播學的寒磣,同樣顯示了在互聯網時代大眾對媒體的巨大反哺力量。2005湖南衛視“超級女聲”上周五(8月5日)已經決出六強,選手李宇春在新浪網上的支持率已經超過172萬票,位居第壹。Google上搜索出的“超級女聲”有82.4萬條,加上許多人誤寫的“超級女生”,24.6萬條,“超級女聲”已經吹起了今夏比臺風“麥莎”更猛烈的流行風。

文化的多元性與張揚的個性

“看到這群年輕人在舞臺上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處處彰顯個性,散發魅力,我非常感動。”那位教授解釋道。

“許多中年觀眾喜歡這個節目可能是希望從中找到他們年輕時的已經錯過的‘放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孫瑋如此解釋“超級女聲”令中年人癡狂的原因。

20年前,當那位教授還是如今“超級女聲”們的年齡時,謙遜、收斂成為中國整個社會所推崇的品格。“那時候個人的性格和想法習慣性地受到壓抑,整個社會是非常沈悶的。”孫瑋說。

20年後,芙蓉姐姐出現了,博客作家出現了。中國社會對不同的文化現象,不同價值觀的包容度不斷上升。“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已經成為年輕壹代自主和獨立的宣言。

“社會對個性、個人奮鬥和個人成功的贊同和追求為“超級女聲”的成功奠定了深厚的社會基礎。”孫瑋說。

另外,這些年中國的文化產品也不斷多樣化,電視節目從單壹的新聞發展到如今的肥皂劇、情景喜劇、綜藝節目、體育直播、脫口秀、相親欄目、才藝比賽以及“超級女聲”這樣的真人秀等。“中國內地媒體在市場化過程中走著壹條依托功能擴張來提高差異化程度的道路,以滿足人們對文化多元化的需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喻國明表示。

相反,這樣的節目在香港和澳門等地不會引起很強反響“這類節目需要壹定的地域和市場,不管人與人差別多大,壹部分觀眾總可以在某個選手身上看到自己可以認同的地方。”孫瑋說。

全球為娛樂而瘋狂

“超級女聲”其實只是全球電視全程直播的平民選秀節目熱潮的壹部分。其電視形式與如今風靡全球的Idols電視模板非常相似。

2002年2月9日,當WillYoung和GarethGates在英國獨立電視臺PopIdol總決賽上狹路相逢時,有1400萬的觀眾在電視機前為他們吶喊助威,占當時收視觀眾的57%,而其中16到34歲青年觀眾的收視份額更是達到了72%。

那天晚上在兩個小時內有900萬個電話參與偶像投票,刷新了英國電話投票歷史紀錄。

其他國家也正遭遇著Idol“颶風”的侵襲。目前已經有3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Idols模版特許,擁有全球1.1億電視觀眾和超過15億張觀眾選票。美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捷克、土耳其、克羅地亞、斯洛伐克、法國……Idols同樣所向披靡,當地收視紀錄頻頻被刷新。

“超級女聲”瓦解了權威,展示了最草根的凡俗真實。“不限年齡,不限地域,不限職業,不限長相”的零門檻讓平民百姓有了上電視的機會,表演欲望得到滿足,同時還有可能簽約唱片公司,名利雙收。

在英國的那場比賽Will Young成為冠軍並獲得了價值100萬英鎊的唱片合同;而同年,亞軍Gareth Gates也因壹首Unchained Melody登上了英國排行榜冠軍,並獲得了英國音樂獎最佳電視表演獎,還受到英國女王的接見。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中國。“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簽約天娛傳媒有限公司,兩個月後就推出同名專輯《安又琪》,創下2004年國內最快簽約及發行唱片紀錄。

對觀眾而言,這樣的節目類型新穎,互動性強。“投票支持自己喜歡的選手能夠讓她留下繼續參賽,這讓觀眾有‘當家作主’的感覺,而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電視觀眾總是‘被迫接受’編輯內容。”孫瑋說。

另外,觀眾像看球賽壹樣,在娛樂性節目中看到了不確定性。短信投票的變化,讓每位觀眾期待結局。“我無法預測比賽結果,這裏懸念很多。這也吸引著我看每壹場比賽——到底誰這輪會被淘汰?”觀眾陳婧告訴記者。

裁判的爭議性也成為節目的看點之壹。英國Pop Idol的評委之壹Simon Cowell就是因為言語刻薄不留情面而聞名。

在新浪網上“超級女聲”專題裏,有關爭議裁判柯以敏的評論達到170萬條。壹位電視制作人告訴記者,“這樣的節目制作時通常有意造成裁判的爭議性,壹些唱紅臉,壹些唱白臉,而且可以因為民意而調節,始終把握壹個比較好的度。”柯以敏自海選以來壹直以評論尖刻而飽受觀眾的非難,但自總決賽以後又改變態度,以激情鼓勵為主。8月3日,柯以敏又辭去“超級女聲”評委職務,壹度又成為新聞焦點。

同時,投票結果的爭議性也讓這個節目的人氣不斷上升,最後的結果肯定不會讓每壹個觀眾都贊同,這就引發許多猜測,而互聯網和手機等新媒體又為他們提供了討論的場所。日前有關“超級女聲”黑幕傳聞在民間流傳,甚至有人聲稱知道比賽結果是內定,這使得許多觀眾帶著考證的態度去觀看節目。

回歸電視的大眾性

“‘超級女聲’為什麽會這麽火?”記者問起這壹問題時,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正榮說:“這說明中國電視回歸了大眾媒介的本質。”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節目研究中心主任鮑曉群也表示:“電視文化就是大眾文化。‘超級女聲’現象是個很正常的現象,只是媒體對它的態度有些偏離了方向。”

“電視的任務首先是娛樂,然後是教育和信息。很多觀眾看電視就是為了消遣。電視文化就是壹種流行文化,‘超級女聲’的流行說明中國電視正在回歸到娛樂性和大眾性的本質上來。”胡正榮說。

“超級女聲”已經成為了壹個大眾的娛樂場所。“我就是通過看海選才喜歡上‘超級女聲’了,裏面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太好玩了!”觀眾胡曉峰說。

Idols在國際上都取得了成功;而如今的嚴肅文化在過去都曾作為流行文化風靡壹時。“站在國際的環境看電視,站在歷史的長河看文化,‘超級女聲’的紅火也就不足為奇了。”胡正榮說。

除去“超級女聲”,其他壹些電視臺也推出了類型相似的音樂選秀節目,雖然都取得了壹定的成功,但其關註度比起“超級女聲”稍遜壹籌。

“原因非常簡單,它們做得不夠大眾唄!”胡正榮笑道。

“過幾年後回顧‘超級女聲’,它對中國電視的影響堪與‘焦點訪談’相媲美。在歷史上,有哪個電視臺敢用4個小時直播壹檔綜藝節目,除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鮑曉群問道。

“比起‘全控制’的春節晚會,湖南衛視正在制作壹檔創造歷史的電視節目。”孫瑋表示。

湖南衛視靠“玫瑰之約”、“快樂大本營”等娛樂節目起家,收視率壹度排行全國第壹,黃金時間廣告定價甚至超過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產生了令傳媒界矚目的“湖南電視現象”。

1999年電廣傳媒上市,湖南衛視引進社會資本,拓展產業鏈條,發展了影視會展、有線網絡、房地產等相關產業。“但由於投資戰線過長,許多連帶產業經營不力,2002年湖南衛視的廣告收入只相當於鼎盛期的壹半。”壹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2003年,湖南衛視調整投資戰略,重新定位於以娛樂產業為核心競爭力,進行全面改版,推出“快樂中國”的呼號。“僅2003年,湖南衛視的廣告收入就上升壹倍。”該知情人士表示。

“超級女聲”在享受著萬人追捧的同時也遭受了許多非議:庸俗、黑幕、不利學校教育……7月,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兩期節目都談到了電視節目庸俗化,矛頭直指“超級女聲”。

據知情人士透露,國家有關部門已派專家進駐“超級女聲”,並且希望能夠停緩播出該節目。“‘超級女聲’所體現的通俗文化以及個人權利欲望的表達可能會平移到社會其他方面。”壹位社會學教授告訴記者。

“超級女聲”比起網絡上的其他信息更可怕嗎?封殺之聲是否小題大做?更多人不就是看了就看了,然後壹笑置之?業內人士指出,“超級女聲”背後隱含的不僅是大眾對說教的厭惡,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商業利潤,取消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5-8-10 17:09:31編輯過]

--------------------------------------------------------------------------------

-- 作者:行者無疆

-- 發布時間:2005-8-10 17:42:38

--

個人對“超級女聲”的評價亦褒亦貶,但總的評價傾向於負面。

站在曾經的媒體工作者角度看,“超女”首先是壹次相當成功的媒體策劃,代表了當下電視大眾化、娛樂化的潮流,居高不下的收視率本身足以回應那些吃不著葡萄反說葡萄酸的批評。

站在知識分子的角度看,“超女”在整體運作模式上無法擺脫湖南衛視的壹些痼疾,作秀的方式全盤照搬西方和港臺,但在作秀背後太多的暗箱操作又反過來破壞了應有的娛樂規則,娛樂就變成了愚弄。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就如同把省裏所有正處級以上幹部拖出去槍斃,基本沒壹個冤枉的;而把正科級幹部排好隊,隔壹個槍斃壹個,肯定有冤枉的卻也有漏網的,所謂的“超女”前20名、前10名,基本上就是這麽個概念。另外,“超女”在客觀上具有對未成年的錯誤輿論引導,這也是毋庸質疑的,裏面的道理不言自明。

另:中央電視臺不惜動用兩期王牌節目“焦點訪談”來射影含沙批判“超女”,我認為是不智和令人不屑的,當然這是中央電視臺的壹貫處事方式,他們總是妄圖用自己的觀點強奸電視觀眾,典型例證遠到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的宣傳導向,近到中國男籃比賽中鬥毆中央五套切換畫面。用最專業的設備做最不專業的新聞和電視,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