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短信平臺 - 老年人怎麽才能避免被騙買保健品

老年人怎麽才能避免被騙買保健品

我最近也是被這樣的問題煩惱,家裏老人天天趕場聽講座,家裏保健品都壹堆壹堆的的,花好幾百買即使塊錢的東西,我搜集了這份《老年人防騙大全》,打印了給老人,讓老人壹條壹條對著看,看他們聽的講座是不是騙人的。盡最大努力,幫他們認清事實吧。希望能幫到妳。沒別的辦法,又不是小孩子。

《保健品騙局騙術大揭秘》 保健品雖具有保健功能,但不是藥品,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只能輔助治療,起到壹定的保健作用,而且因人而異。不講科學亂吃保健品,不僅難以起到保健功效,還會損害人的健康。保健品生產商魚龍混雜,不乏資質不高甚至沒有資質的生產商。很多保健品實際上並不具備廣告所說的功效,甚至使用後會起嚴重的副作用,假劣保健品還可致人死亡。壹些不法商人給老年人設置“陷阱”,采用各種推銷方式來騙取錢財,並且頻頻得手。老年人辨別能力有限,往往掉入“陷阱”而被騙健康、錢財。 推銷保健品的9種常見騙局、騙術大揭底

有關部門統計顯示,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老年人消費占了50%以上。而其中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誇大功效的現象。盡管媒體關於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的報道屢見不鮮,仍阻止不了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的熱情。針對老年人推銷保健品的騙局可謂層出不窮。

騙局1 “專家”義診免費講座。不法商販在住宅小區、早市或公園推銷藥品、保健品或醫療器械,通過免費體檢途徑,無中生有或有意誇大老年人身體的健康隱患,從而達到推銷藥品的目的。

騙局2 大肆宣傳療效。正規保健品都有國家批準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療時的輔助作用,並不能起到治療作用。而不法商販大肆宣傳療效。

騙局3 產品“包治百病”。宣傳產品神乎其神,對大部分的內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騙局4 “慢性病也能治愈”。說乙肝、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等世界醫學難題居然能通過服用保健品治愈,違背醫學,滿足患者急於想治愈、不想長期服藥的心理。

騙局5 “進口、專利、高科技”。打著“進口、專利、高科技、綠色環保”的旗號,吸引老年消費者。有意誇大宣傳,將普通的商品宣傳成高科技或綠色環保商品。

騙局6 “免費旅遊”、“贈送體檢”。以免費專車、旅遊、贈送體檢等“策略”推銷保健品,誘導老年人消費。

騙局7 “陪聊”搞感情促銷。有些獨居的老人,很希望與人交流,騙子們就抓住這壹點搞感情促銷。先是對老人家熱情招呼,然後天天上門陪老人說話,還幫忙做家務,取得老人的信任後就開始推銷價格不菲的產品。

騙局8 步步設套,最後“走人”。第壹天辦免費講座,並贈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銷某低價物品,稱回家試用,可退貨退錢;第三天如期退貨退錢,並推銷另壹高價物品,壹般幾百元,仍承諾退款;第四天“走人”。

騙局9 “買保健品能發財” 日前大連壹家廠商稱“健康投資”回報豐厚,只要購買我市壹家企業生產的保健品,不僅可以獲得包括境外旅遊在內的種種豐厚贈品,更誘人的是可以獲得大量該集團公司的原始股。證監部門表示,類似行為涉嫌變相、非法發行原始股,但“買產品贈送原始股”的方式實際是在打擦邊球,這給證監部門和工商部門對其進行查處都帶來了難度。總結分析老年人買保健品上當個中原因,既有老年人健康意識強、對保健品“情有獨鐘”,也緣於騙子的推銷手段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具有欺騙性,相關部門監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

最近工商部門總結了近期推銷規律:

第壹步,壹些經營者會註冊個體工商戶執照,取得合法經營身份,進壹批有批準文號的保健品或普通食品放在店內銷售,為推銷產品作鋪墊;另有壹些經營者會在居民區、公園等地分發參加保健知識宣講班的邀請書,並註明,與會者有禮品贈送。

第二步,截取相關的醫學資料印制成冊,以理論探討形式進行病情剖析,但不作任何產品宣傳,目的是讓老年消費者放松警惕,並迫切想知道如何治療。

第三步,播放正規的醫學宣傳片,要給老年消費者造成壹個久病逢良醫的錯覺。

第四步,氣氛營造到壹定程度後,有些經營者便會當場銷售,給予各種承諾,想方設法讓老年消費者購買。如果老人錢不夠,他們就會送貨上門再結算;有些經營者則會“放長線釣大魚”,只要求填寫健康調查表,然後上門,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建立長期的營銷關系。

《民警總結常見騙術》

1、舉辦保健講座 商家通過組織老年人參加保健講座推銷藥品。每瓶標價數百元的保健品,實際上價值僅幾元。組織免費旅遊 以老齡辦、助老工程組織活動的名義打電話,邀請老年人參加免費旅遊和義診,然後租用大客車把老年人送到景點,借機請所謂的 “專家”進行現場保健知識講座,進而推銷各類保健藥品。

2、宣傳投資項目 為把自己包裝成正規公司,壹些騙子首先在高檔寫字樓租下房間,精心裝潢,然後虛構“投資項目”到處宣傳。老年人來投資咨詢時,他們熱情接待,並請所謂的分析師“分析”行業背景、利潤走向,以高額利息誘騙中老年人加盟投資。壹旦老年人投入資金,公司就會人去樓空。

3、上門維修檢測 騙子壹般兩人,謊稱是暖氣維修工,受物業公司委托到居民家中檢修暖氣,然後伺機實施盜竊。也有壹些偽裝成檢測人員或民政工作人員,以檢測煤氣或辦低保的名義,上門實施詐騙或搶劫。

4、冒充老人子女朋友 騙子謊稱自己是被騙老人子女的朋友,能說出其兒子或女兒的姓名、工作單位等情況。取得老人信任後,便謊稱家人有病急需用錢,向老人借錢。

5、掉包分錢 騙子壹般在兩人以上,騙子甲在匆匆行走時故意掉下壹個包,裏面裝有成捆現金。老人拾到時,騙子乙立即上去要求“見面分壹半”。此時甲返回找包,乙見狀騙老人說:“妳帶上撿拾的包,我引開丟包人,為防止妳獨自帶包逃走,必須將身上帶的現金或值錢的物品押給我,待丟包人走後再分錢。”兩名騙子走後,老人才發現包裏的錢是假幣。

6、其他騙局形式

壹、 “招聘”、“招工”

二、祖傳秘方:騙子們擺放在地攤上的的所謂海底珍珠、虎骨、虎鞭、牛黃等“珍貴藥材”,大多是用牛骨、豬骨或其他相近物質,經加工、偽裝而成,由同夥在壹旁“忽悠”,引人上勾。提示:患有各種疑難病癥還是前往正規醫院治療、或有行醫資格的個體門診治療,切勿因顧及臉面而耽誤救治,甚至引來更大災禍。

三、手機短信

您與這些騙子取得聯系時,他們總會找出“繳納所得稅”、“郵寄包裹費”、“折抵現金手續費”等等名目繁多的借口,讓您先期把上述少則幾百,多則上千、萬元的費用匯入他們指定的銀行帳戶。壹旦您把錢匯了出去,便中了騙子的圈套。 提示:短信中獎莫輕信,不宜輕易把款匯,提供線索助查案。

四、住宅電話失密 :作案手段 不法分子事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了您的家庭住宅電話號碼(有時還有家庭成員)和手機號碼,隨後便假冒“刑警隊長”身份,通過手機聯系,讓您停機若幹小時,以“配合警方查案”雲雲,以切斷您與家人的聯系。當您停機後,不法分子隨即掛通您的住宅電話,對您的家人謊稱“×××出車禍了!正在手術!請速匯×萬元到××地點!”家人情急之下,又與您無法聯系(此刻您的手機正處於關機狀態),往往聽任不法分子擺布,將錢款匯入其指定的去處。數小時後,您與家人的聯系恢復正常,方知受騙上當。 提示:警方辦案壹般情況下不會幹涉普通公民的通訊自由,更不會用手機聯系的方式要求普通市民“配合辦案”。因此,市民在接到此類來歷不明的所謂“刑警隊長”、“刑警”的電話時,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同時市民在社會交往中,尤其是外出時,不要輕易將手機、住宅電話或家庭成員情況透露給途中偶遇的所謂熱心“朋友”或“同行”,以免引狼入室。

五、證件被盜用,需匯錢了事。洛陽市民李女士的父親王先生今年80多歲,10月19日上午,王先生接到了壹個電話。“電話裏,對方說他是長沙市公安局的,他們查到我的身份證被人盜用,別人以我的名義買了100多萬元的毒品。”王先生回憶道,當時自己被嚇了壹跳,壹時不知所措。電話裏的“民警”告訴王先生,他現在可以幫助王先生將此事了解,讓他免於刑罰,前提是王先生給他匯2.3萬元。“民警”還交代王先生,千萬不能將此事告訴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家人,要立刻去匯款。想到事情可以迅速了結,王先生馬上答應了,並立刻出門將2.3萬元匯入“民警”提供的賬號。當日下午,李女士下班回家後,王先生才向她提起此事,李女士得知父親被騙趕忙報警。民警提示:騙子利用老年人易緊張、判斷力差等弱點,通過電話騙取老年人錢財。老年人在家中接到陌生人電話,最好轉接給子女,或報警詢問。

騙子無孔不入,老年人該如何防範?堅持如下原則,讓老人毫發無損:

首先,面對形形色色的騙術,壹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謊言,牢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克服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吃小虧占大便宜”或“不勞而獲”的念頭,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凡是有人讓妳出錢的時候,壹定要多壹個心眼兒,不能輕易將自己的錢拿出來、送出去。

其次,平時多關註新聞媒體、社區內黑板報、宣傳欄、標語等宣傳,了解當前多發的各類詐騙手法,提高警惕,加強對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

第三,遠離可疑人員。現在有些騙子常常主動與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時表現得很熱情,此時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我們提醒老年人,千萬不要和 “陌生人”過於親熱,以免上當受騙。另外,獨自外出時不要帶貴重物品和首飾。

第四,凡是要動錢的時候,不要相信騙子那些“不要告訴任何人”的鬼話,自己拿不定主意時,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過的鄰居和朋友,向他們通報情況,征求意見,商量對策,需要報警時要堅決報警。

第五,不要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遊、免費茶話會及免費參觀公司經營等活動,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額回報的各種投資,防止利令智昏;壹般來講,所謂年收益能“保證”超過10%的,都要打壹個大大的問號;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的宣傳和所謂“公司實力”,防止壹葉蔽目。老人有病要到正規的醫院去看,買藥要到正規的藥店去買,征婚要通過自己信得過的親友和正規的婚介所去征,謀求工作要到正規的中介所去找,出版書籍要到正規的出版社去洽談。

《真實案例分析》

1、1月8日,家住銀杏巷的余大媽被壹位中年女士以借錢為名騙走4100元,這位女士曾多次以好心人身份到老人家中與其聊天。得知被騙後,老人才發現對該女子的身份壹無所知。在這些處心積慮的騙局中,以健康、親情為誘餌的騙局,老年人最容易上當。老人在動用錢物時,應主動與家人或親朋好友進行溝通,這樣會減少或避免上當受騙。同時給自己充電,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提高識別能力。當壹個人的識別能力提高了,就有壹雙警惕的眼睛,避免上當受騙。不要輕信他人,遇事要聽取多方意見後再下決定。老年人在與不知底細的陌生人交往時要有壹定的警惕性,不要輕信花言巧語,不要貪圖小恩小惠,不要隨意透露個人真實信息,尤其涉及到錢的問題時,更要多加戒備,考慮周全,如果無法做出正確判斷或者有任何疑問,不要立刻做決定,多征求子女和身邊朋友的意見,做到三思而後行。要與時俱進,經常看新聞讀報紙,增長見識。“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老年人平常要多聽、多看,多了解社會上的人和事,多看新聞讀報紙,關心國事民生,尤其要多關註壹些法制欄目,開闊自己視野,吸取他人的經驗,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對各種騙術的防範和鑒別能力。

2、家住西安的王奶奶年近八旬,退休前是壹名國企職工。幾年前壹次偶然的機會,王奶奶聽別人介紹去聽了壹次保健品的講座,從此就壹發不可收拾。據記者暗訪發現,所謂的“老人協會”講座就設在壹租用的民房裏,不少老人擠在裏面認真地記錄著“講師”所講的內容,四周有不下10名“工作人員”監督,嚴禁老人或家屬用手機等工具進行拍攝。而“講師”則采用各種挑撥離間的手段忽悠老人從家裏拿錢購買保健品。但等大部分人壹交完錢,就立馬人去樓空。

3、2016年3月10日,南京浦口區泰山新村壹銀行工作人員報警,稱有壹老太拿了壹張假支票前來取錢,被拒絕後還糾纏不休,報警求助,接警後民警隨即前往現場。經壹番盤查後,發現老人是受騙被人忽悠購買保健品,對方稱此支票上的錢是返還給老人的,經銀行核實,此支票確實是假的。

4、2016年,西安壹名69歲的高校退休老師說,他看到很多老人從酒店裏出來,手裏都拿著壹些盆子之類的東西,好奇就問了些人,得知能聽保健知識還能免費領禮品,於是跟老伴都加入了這個行當。結果聽了3天課,讓對方忽悠走8000元買東西。事後不久,兒女把老兩口壹頓批評,感覺到上當的他跑到酒店找人,早已人去樓空。

5、2016年8月,福建龍巖永定區壹酒店內,壹場養生講座的舉辦者向老人推銷鹿筋壯骨酒等商品,從2800元到5600元不等,吸引很多老人購買。據悉,講座前期多以關愛老人為名進行,並送壹些雞蛋和面條,鼓勵老人邀請更多的人壹起聽講座,之後便慢慢開始讓老人繳納小額現金購買廉價商品,並於第二天退回貨款,慢慢將購物金額提升到幾千元。所幸,相關部門執法人員現場揭穿騙局,為70多位老人挽回了損失17萬余元

6、2016年,壹家保健品公司用免費旅遊將老人們騙到北京房山六渡橋度假村,兩天下來,不少老人花了萬元購買保健品。但老人們不知道,從壹開始的電話邀約就是陷阱。保健品公司從網上以兩毛到壹百元不等的價格買來老人的資料後,按照話術先以旅遊名義打電話邀約老人,“壹天打上百個”。老人約出來後發點小禮品,再聘“養生專家”給看看,最後帶著老人參加會銷。之後的事兒,就由會銷公司接手。

7、老年人身體衰老,很容易病痛增多,為求不得病,他們往往會陷入保健品騙局。2015年,家住蘭州的崔大爺老伴只是看了壹段保健品廣告,就背著兒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額,在4個月內用12萬余元錢換來壹堆沒有任何藥用價值的保健品。當崔大爺得知老伴被騙後,對方公司還打來電話,找各種借口索要錢財。在投訴無門的情況下,欠債累累的老人只得向騙子告饒:“放過我們家,不要再給家裏打電話了。”

8、近日,媒體報道稱,壹名78歲老太被拉進療養店裏體驗足療,3個月內被遊說陸續花了25萬多元,辦理了各種治療卡。覺得沒有任何療效的老太隨後把店家告到法院,要求退款。其實,這種老年人被忽悠詐騙的案例早已屢見不鮮。究其原因,物質和情感兩方面的需求被扭曲,給了騙子可乘之機,從而使老年人被騙幾率大幅增高。

9、中獎詐騙也是常見的騙術。2014年12月24日下午,南京江東派出所接到壹家銀行工作人員的報警,壹名七旬老人聲稱自己中了大獎,要匯款給對方繳納所謂的稅收,工作人員擔心其被騙,但老人不聽勸說,非要匯款,且對民警說話很難聽,責怪對方耽誤了自己中獎的機會。最後無奈,拖延到下班,銀行以網絡不通為由婉言拒絕了老人的匯款。警方查明,該老人的老伴已去世,子女也不在身邊,平時都是孤身壹人。

10、2014年,西安的何師傅接到壹個自稱是收藏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他的手機號中獎了,可以低價購買壹套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純金紀念幣。心動的何師傅花了1500元買了壹套。沒想到貨到後發現是壹套“金鑰匙”,而且發票、收藏證書都是假的。

11、而近年來時有發生的“民族資產”解凍騙局,實質上是中獎詐騙的升級版。騙子利用寶藏情結,誘使他們中招。2009年2月,時年75歲的美籍華人陳先生被騙案在北京開審。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間,擁有博士學歷的他,卻被只擁有小學文化的周誌評等3人冒充國民黨元老,以解凍13兆民族資產為由,先後騙取人民幣74.9萬元。而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為首的騙子周誌評當時已年近99歲,其余兩名被告也都已50多歲。

12、投資詐騙則是另壹個老年人容易中招的騙術。老年人對養老錢等物質保障信心不足,想通過理財等手段尋求安全感,便很容易上當。2013年,北京大望路壹家公司專向老人兜售國外連體鈔及郵品,說能迅速升值。多名聽信忽悠的老人分別花了數萬到幾十萬購買,不想“分紅”沒等到,公司卻搬走了,業務員也聯系不上。察覺被騙後,老人們報警。

13.2016年,家住北京豐臺區的老人聽信朋友介紹,將房產“抵押”給了壹家公司,然後將抵押款交給了壹個人理財。老人原本是想理財結束拿回本息,再拿本金贖回房本。沒想到,理財的人壹個子兒不給,而抵押出去的房子也被過戶了。之後,買了這處房子的人催促老人搬家,甚至把家具搬了出去。

14、2014年,超過20位市民來到廣州市白雲區公安分局報案,他們的年齡從50歲到80歲不等。大約在壹年半之前,他們先後認識了壹個名為姜國梁的男子,他給了老人們壹條“水庫養魚發財路”,因收到前期利息而被“鼓舞”的老人們先後“或借款、或投資”,交給了他3萬至200萬不等的金額,然而從當年1月起,“返利”徹底消失,姜國梁的電話再也打不通了。

15、家住湖南益陽赫山區的楊奶奶省吃儉用壹輩子,才攢下了將近16萬元的養老錢。可2016年有壹天,她在家中接到了壹個自稱上海警方的電話,說國家在清查她,讓她把錢都轉到壹張卡上凍結三天。為證清白的她按對方要求照做,並告知了密碼,她的15.8萬元畢生積蓄瞬間只剩2毛5。這讓年近七旬的老人根本無法接受,郁結於心在家臥病不起。

16、而還有壹些騙子會利用老人特殊的成長背景和愛國情緒,進行隱形詐騙。2011年9月30日,“建國先鋒——***和國傑出人物國慶座談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全場***有約500人參加,其中七成左右是退休老人,他們中大多數胸前都別著獎章。據了解,參加這個座談會,壹般要交納2000—2600元的入會、住宿和餐費。以每人2000元計算,500名參會者***交納100萬元。而相關單位表示,從沒有組織過這項活動。

17、老年人容易被騙,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愛貪小便宜,辨別能力弱,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精神需求和安全感在兒女、社會那裏得不到滿足,而善於揣摩心理的騙子利用這點,“甘當兒女”,口蜜腹劍,才壹步步將老人誘入騙局。圖為2011年,蘭州出現多個保健品推銷團夥欺騙數千名老人,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這些團夥往往打著“替天下兒女行孝”的幌子,在影劇院、地下室等場所誘騙老人參與,他們先給老人壹些小禮品吸引老人每天清晨前去“聽課”,然後開始洗腦,最後向老人推銷兩三千元不等的保健品,購買保健品的老人成為他們的“會員”,得手後就逃之夭夭。

那麽,社會上針對老人,或者老人容易被騙的騙局有哪些呢?調查顯示,主要有下列幾種:

其壹、以健康為誘餌:這是近年來比較突出的壹種騙局,可以演化成許多版本。有的騙子以免費體檢、免費服務為名,深入社區,忽悠中老年人“身體有病”要及早治療;有的則在賓館酒店、教室禮堂舉辦所謂的“健康講座”,誘導中老年人購“神奇”藥品或理療器械。

其二、以親情為誘餌:此類騙局常以當事人的子女、親友發生車禍、欠債等意外事件為由,要求當事人轉賬救急。當事人聽到這樣的消息,常常會因為心情焦急而亂了方寸,情急之下,按照騙子的要求行事,因而上當。

其三、以發財為誘餌:此類騙局主要針對發財心切的當事人。騙子描繪只要參加他們集資、參股等投資理財活動,或者購買奇特的寶物、古董,就能獲得高額的回報。騙子在開始的時候,往往會放長線釣大魚,給予當事人壹定的甜頭嘗嘗,當斂財達到壹定數量的時候,隨即銷聲匿跡,讓上當者叫苦不叠。

其四、以分贓為誘餌:此類騙局多發生於街頭巷尾,以撿到大額現金、貴重金屬、珠寶等值錢的物品為誘餌,讓當事人參與“見者有份”的分贓,然後以分贓現金不足需要籌錢為由,由當事人拿現金或貴重物品作為抵押,保管撿到的貴重物品。其實,所謂的貴重物品或錢財,要麽是假貨,要麽就被調包。

其五、以“權威人士”為招牌:此類騙局涉及健康、發財等多種騙局,而擔任忽悠職能的人常常是披上權威的外衣。例如,養生專家、海歸博士、古董收藏鑒定師、薦股分析師等等,反正什麽來頭有效,就順手拈來當作招牌。而當事人往往被這些耀眼的光環所唬倒。

其六、以恐嚇手段圈錢:此類騙局常見於利用電訊手段威嚇當事人,他們常常冒充公安、銀行、電信公司,甚至孩子、老師、親友等,壹個電話,壹條短信,甚至網上聊天工具,告訴當事人親屬遭綁架,銀行卡密碼泄露被盜用等。什麽讓當事人擔憂害怕,他們就采用什麽手段,讓當事人上當。

其七、以“碰瓷”加威脅手段行騙:此類騙局以當事人碰撞以後致人受傷為主要方式,其同夥配以恐嚇威脅、和事勸架等多種方式,讓當事人掏錢私了。

那麽,面對這些處心積慮的騙局,老年人最容易上當的是哪些呢?調查表明:以健康為誘餌的騙局最容易讓老人上當,達到73.3%;其次是以發財為誘餌的騙局,達到48.4%;位列第三的是以親情為誘餌的騙局。

那麽,老年人為什麽容易被騙呢?本次調查表明:有74.9%的受訪者認為老年人特別關註健康,害怕生病,這是他們容易受騙的主要原因;有44%的受訪者認為老年人的信息來源渠道陳舊,對很多新事物,包括騙局了解不夠;有39.8%的受訪者認為是由於老年人年齡關系,認知能力退化。以後依次為,老年人有較多的盲從意識,老年人渴望親情友誼、渴望被尊重等。

通過對壹些老年人受騙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他們有壹些***同的心理特征:孤獨的老年人更容易上當

本次調查顯示,大約有5成的老人不與自己的小輩壹起居住,老年夫妻壹起生活的為37.8%,老太太單獨居住的為8%,老先生單獨居住的為5.3%。這些單獨居住的老人,缺乏家庭關心照料,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精神空虛的弱點,主動噓寒問暖,騙取信任後詐騙。-些老年人熱衷於參加保健品講座,壹方面是重視健康,另壹方面是由於內心孤獨,明知道是促銷活動,就想去湊個“熱鬧”,去的時候還想著捂緊自己的口袋,但壹到現場,就擋不住誘惑。

部分老人的“貪小”心理作祟。有些老年人存在著貪圖非份之財的心理弱點。走在馬路上,遇上有“生財之道”的機遇,如工地挖來的金元寶,中獎的易拉罐提環,小票可變成大票等,都當作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明明擺著很多蹊蹺的事,只因貪財心切,也就自然看不到了。騙子對他們說什麽,他們就相信是什麽;騙子讓他們幹什麽,他們就去做什麽,所謂壹葉障目,不見森林。

有些老人希望能夠證明自己。老人退休以後,遠離了長期伴隨自己的社會角色,部分老人有壹定的自卑意識,加之與小輩的***同語言不多,有時候甚至感覺被小輩看不起,因此希望通過某些成功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這類老人很容易被投資類、收藏類的騙局所迷惑。而且往往自以為是,固執己見,不聽人勸。

部分老人迷信權威從眾心理較強。從認知能力來說,老年人接受信息時,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別人說什麽就相信什麽,特別是來自“權威”專家的聲音。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騙

面對花樣百出的騙局,如何防止老人被騙?受訪者認為:需要社會管理機構,家庭和老人***同努力。首先是管理機構需要加大打擊力度。調查顯示,就社會管理層面而言,受訪者對各類騙局屢禁不止原因的分析還是比較理智的,有53.3%的受訪者認為,騙子流竄作案,破案難度較高;有48.4%的受訪者認為,有些騙局介於合法與非法之間,或者介於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之間,界限比較模糊,執法需要較高的智慧。然而,無論執法的難度有多大,有81.1%的受訪者希望有關部門加大打擊力度,顯然加強打擊管理是受訪者的***識。同時,受訪者還表示,老年人尤其是壹些身體比較健康的中老年人,也應該有所警惕。首先是不自作主張,遇事先征求家人意見。尤其老年人在動用錢物時,應主動與家人或親朋好友進行溝通,這樣會減少或避免上當受騙。

其次是莫貪圖便宜,輕信花言巧語。老年人要懂得天上不會掉餡餅的深刻道理,克服了貪圖便宜心理,做起事來就不容易上當受騙。

第三是老年人需要不斷學習,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提高識別能力。當壹個人的識別能力提高了,就有壹雙警惕的眼睛,避免上當受騙。

毫無疑問,在防止老人受騙這壹系統工程中,家人的作用或許更為重要,對騙局進行打擊,常常是事件發生以後,造成的損失無法挽回,而讓老人提高自身的能力,是壹個長期的過程,何況,老人學習新的東西的難度很大。受訪者指出:關愛老人,經常和老人交流是最重要的防騙手段。調查表明,有88.4%的受訪者認為,經常陪老人聊天,讓老人從親人的嘴裏了解社會是最重要的;其次,有79.9%的受訪者認為,讓老人了解盡可能多的新鮮資訊也是防騙的重要手段;有70.9%的受訪者認為,必須讓老人有更多的健康的社交機會,消除他們的孤獨感。

 也正因為如此,下壹代人如果孝順的話,除了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之外,提醒老年人別受騙上當,也是孝順的基本內容之壹。有這麽壹個“老年人防騙協會”,結合著典型案例,經常給老年人講壹講,念叨念叨,就會使老年人防患於未然,避免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