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新辦的卡很有可能是前壹個人用過這個手機號,他貸款時銀行預留的手機號是這個,後面換了號碼,沒有及時去銀行更改手機號,所以銀行發送的短信會壹直到這個號碼。
妳可以打電話給建行的人工服務,請求更改,證明原手機號主人已註銷該號碼,現在是妳的手機號。
補充資料:
壹、收到沒貸過款的催收短信,原因有以下幾個,不妨核對下自己的情況:
1.您的手機號碼被之前使用過的人綁定了銀行卡或第三方平臺,對方有借貸,催收短信發送到了綁定號碼上。
2.您在別的地方有借款,第三方催收為了聯系到您,假借其他渠道發來的催收短信。有朋友之前就因為這個原因收到過類似的信息。
3.您的信息被泄露,有人用您的名義借了款。借款後逾期未還。
不管哪種情況,您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是去人行官網申請調取個人征信報告,只要征信報告上沒有這條借款信息,問題就不大。您也可以根據短信去電核實下具體情況。
二、沒有貸款需求,卻壹直收到貸款邀請短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到,總是會無緣無故收到壹些類似於網貸的貸款邀請,甚至審核通過有好幾萬的貸款額度,這樣的短信讓人看起來非常開心,畢竟自己的信用怎麽好,總是能夠輕易的貸到幾萬塊錢的額度。然而事情不是這樣的,大多數人看到這類短信之後,按照上面的鏈接點擊之後是下載壹個貸款的APP,下載之後填寫了壹大堆的申請資料,最終被拒無法通過,壹臉懵逼的進來,最終也壹臉懵逼的出去。
對於這種短信在商業圈裏被稱為營銷短信,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卻被稱為垃圾短信。垃圾短信是指未經用戶同意向用戶發送的用戶不願意收到的短信息,或用戶不能根據自己的意願拒絕接收的短信息,主要包含以下屬性:(壹)未經用戶同意向用戶發送的商業類、廣告類等短信息; (二)其他違反行業自律性規範的短信息。垃圾短信泛濫,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正常生活、運營商形象乃至社會穩定。
信息被泄露了,自己被列入了這個網貸的大數據之中。很多公司在推送營銷短信的同時,只會向精準的用戶投放,並不可能向全國人民都進行短信發送,如果真的是這樣,網貸公司壹年得燒多少錢。如果收到這種信息,妳不下載填寫資料還好,妳壹旦填寫,妳會發現邀請妳貸款的短信越來越多,到最後每天能夠收到好幾十條。
就在近日,歐盟推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簡稱GDPR)從這壹天起開始強制執行,這個號稱史上最嚴的數據保護法案,將使得過去壹些人們習以為常的隱私侵權做法不再合法。GDPR法案壹經推出,就被公認為目前全球對用戶個人數據保護最嚴格的法律。該法案規定,對違法企業的罰金最高可達2000萬歐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或者其全球營業額的4%,以高者為準。
然而這項規定只不過是在歐盟能起到明顯的效果,卻不是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但是其實國內近幾年也在不斷的為網民推出個人數據的保護,全國人大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制定“個人數據保護法”,並壹直在為此努力;2009年刑法修正案增設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2013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增加了對消費者個人信心保護的內容; 2016年的《網絡安全法》更是明確了數據控制者和處理者的法定義務,以保障網絡安全及保護數據主體的合法權益;2016年的最高檢和最高法聯合出臺的《關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解釋》更是明確解釋或細化規定了“個人信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及“情節嚴重”等不確定概念。
其實我覺得目前這個大數據時代真的很可怕,除了妳申請貸款的信息遭到***享之外,妳的申請記錄、逾期記錄、還款記錄等等,在壹網貸的資源***享平臺上都能夠壹覽無余的看到。而個人信息、身份證照片、手持身份證照片都有可能隨時泄露,如果這些信息存到壹些不法份子的手上,就能夠給他們提供了辦理銀行卡,辦理手機卡等等方法,是不是想象就覺得特別可怕。所以小編勸大家缺錢的時候盡可能還是選擇正規平臺或者銀行的渠道,這樣壹來信息也不用擔心個人信息泄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