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傳播的五大特點
微博是這幾年來網絡不斷的發展而興起的產物,至2007年開始進入我國,並在2010年迎來春天,像雨後春筍般崛起,至今新浪、騰訊、網易、搜狐四大微博門戶使用活躍人數已經超過三億。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微博傳播的五大特點,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微博顧名思義,是指微型博客,但從其對於傳播生態和社會生態所產生的影響來看,微博遠非字面解釋那麽簡單,它改變了以往信息發布依賴於傳統專業媒體的趨勢,使得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熱點信息的發布者和評論者,也就是說,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它壹定程度上撼動了既有穩定的傳播格局,其所帶來的社會及傳播革命,被業內稱之為“微革命”。概而言之,微博這種媒體大致有如下五個特征。
第壹,操作和要求簡單,內容原創性強。
微博註冊和操作方式簡單,對於文字功底和時間的要求也沒有那麽強,壹張圖片壹句話就能成為壹篇簡短的博文,大大降低了準入門檻,方便了微博的普及,十分契合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微博用戶也可以通過微博平臺執行搜索、轉發、評論、收藏、關註等功能,快速查看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和話題。而且,相比較博客的“被動”關註,微博的關註則更為“主動”,只要輕點“關註”,即表示妳願意接受某位用戶的即時更新信息,壹些出自普通民眾之口的原創語句經過微博的傳播後,也被視為“經典”傳播開來。
第二,傳播內容多樣化。
僅容納140字的微博客,卻能借助多科,媒體技術手段,如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多樣化地傳播出來,信息表現形式更為生動形象,增強了用戶的閱讀體驗,提升了它的使用粘性。而且,微博采用跟隨式的互動方式,可以實現點對點、壹點對多點的互動,信息傳播更為廣泛高效。
第三,信息傳播實時快速,收發方式多樣。
眾所周知,微博用戶可以通過網頁、WAP頁面、手機短信/彩信、即時通訊軟件(如MSN、QQ、G―talk等)以及開放API接入的第三方互聯網工具發布和轉發信息(壹般限定在140字符內),“它打破了地域、時間的限制,實現了信息傳播跨媒體、跨系統、跨平臺式的實時傳播,信息擴散的速度也呈幾何增長式,能在短時間裏傳達給最多的目擊人數。”網易策劃經理施璐表示。
第四。傳播信息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
“‘碎片化’是描述當前中國社會傳播語境的壹個形象說法,原意是完整的東西破解成諸多零塊。就傳播影響力而言,以往依靠專業權威媒體“號令天下”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信息傳播的通路更為多元。微博作為信息傳播的壹個有效通路,典所生產、傳播的信息也具有碎片化特征,內容大多是自說白話的個人生活瑣碎,對於新聞、事件、資訊的轉發和追蹤,每壹條單獨內容也只能表達有限的信息。”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副總經理傅誌華在接受《廣告主》采訪時談到,盡管信息高度碎片化,但那些具有很高關註度的“意見領袖”,包括明星、企業名人、媒體領袖的言論,或者是其他具有極高關註度的新聞事件也能在海量信息中凸顯出來,為大多數人跟隨和關註。如今,微博上的海量免費信息也成為了媒體工作人員尋找選題的壹個便捷出口。
第五,虛擬身份和社會身份在極大程度上重合。
壹般來說,微傳播的主體信息都是個人化、社會化,甚至流水賬式的記錄,很容易將自己的'生活、工作、情感狀態還原。因此,大部分微博使用者都有意無意將自己的虛擬身份和真實的社會身份對應並公開。這兩種身份的對應重合,產生兩種規律性微傳播效應:壹是凸顯個性敘事;二是形成意見領袖,他們也是微博營銷中最具價值的代表。
拓展內容:
微博的優勢:
1、互動性:
仿佛在壹夜之間,那些曾經神秘的明星、名人和社會名流仿佛通過新浪微博壹下子來到了我們面前,曾經的遙遠感覺不再遙遠。可以說是名人和明星為微博的“燃燒”點起了第壹把火。
2、即時性
新浪微博驚人的傳播速度和傳播範圍滿足了很多希望第壹時間掌握信息的用戶的“虛榮心理”。隨著互聯網發展,數據流量的速度不再是用戶使用移動端app的障礙,人們更願意將自己的碎片時間用到刷微博上,享受著壓力釋放、最新新聞資訊和娛樂八卦等給他們帶來的生活享受。
3、自主性
人人都可以通過微博來表達和傳播自己的觀點,從而形成壹個自己的受眾群落。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轉發等形式來和自己的朋友、同學或者是同事進行溝通和互動。
微博的缺點:
1、廣告與營銷越來越多
隨著微博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商家看到了其潛在的巨大利益和商機,他們不斷的把廣告內容發到微博中,包括其中的壹些旅行、英文等專題類微博也越來越多的充斥著各種廣告。
2、有價值的信息越來越少
隨著用戶不斷的發表自己日常的衣食住行,同時轉發壹些大V的生活瑣事,微博內容的信息量正在逐漸減少,其他用戶在刷微博的時候難免會對這些事情產生反感心態。
3、內容限制
雖然目前言論監管非常嚴厲,但很多人還是想用微博來突破這個局限,而這些想要突破限制的人總會不加甄別的將信息發到微博上,壹時間微博上謠言四起。這些謠言或多或少的降低了微博信息的可信度,進而讓用戶對微博的可信度產生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