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目的
2、體驗環境
2.1 手機型號
2.2 手機系統
2.3 手機網絡
2.4 體驗時間
3、市場分析
3.1 市場規模
3.2 競爭格局
3.3 人群分布
4、產品分析
4.1 產品定位
4.2 目標人群
5、產品結構及功能體驗
5.1 主要結構
5.2 新手註冊主要流程
5.3 功能分析
5.3.1 核心功能
5.3.2 非核心功能
5.3.3 特色功能
6 側重點對比分析
6.1 設計
6.2 內容
6.3 運營
7、總結
7.1 問題
7.2 建議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滲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網絡逐漸成為人們交流***同的主要工具之壹。職場社交作為社交網絡中的壹大重要組成部分,也備受關註。本篇選取了當前中國職場社交市場中的兩款比較火的手機APP——脈脈和LinkedIn,主要對這兩款APP的主要產品功能以及用戶體驗方面進行分析。
Redmi Note3
Android版本:Android 5.0.2MIUI版本:MIUI 9.5|穩定版 9.5.1.0(LHNCNFA)
移動4G & WIFI
2018/6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7年移動社交行業的用戶規模接近移動網民,滲透率高達92.9%。截止到2017年末,職場社交中國市場中,僅脈脈就擁有3000萬的用戶數,仍呈現上升趨勢。雖然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但作為新生代互聯網原住民的90、00、甚至是10後,互聯網意識已經成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壹根神經,預計未來的職場社交仍然有較大的發展前景。職場招聘、職場人脈是每壹位中青年求職者及未來求職者需要關註的重點,雖然從《TalkingData-招聘類APP用戶人群洞察報告》看來,傳統的綜合招聘平臺在用戶規模上仍居於領先地位,但新興的職業社交類APP的使用也在不斷上升。
?脈脈: 僅國內市場。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17年11月,脈脈活躍用戶環比大幅增長41.32%,12月月活325.42萬,環比增長2.37%。2017年全年,脈脈在所屬的商務社交應用二級領域壹直穩居第壹, 在社交以及商務辦公等兩個壹級領域,從2017年下半年排名也開始穩步上升。脈脈官方發布稱:2017年脈脈實現了收入和用戶月活數5倍增長,總用戶數3000萬人,並且仍呈加速增長態勢。
2017年脈脈APP活躍用戶規模變化艾瑞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3月,脈脈單月熱度比2017年12月翻了近壹倍。2018年4月,月度獨立設備數達987萬臺,同比增長9%,月度總有效時長達560萬小時,同比下降1.8%。
?LinkedIn:國際化布局。截止2016年5月,LinkedIn中國用戶數突破2000萬;截止2018年5月,LinkedIn全球用戶數超過5.62億。艾瑞數據顯示:2018年4月LinkedIn的活躍滲透率為2.91%,人均打開次數為106.67次,月度獨立設備數為227萬臺,同比下降6.7%,月度總有效時長303萬小時,同比下降9.6%(此處僅展示中國市場的相關數據)。
?脈脈: 中國各大城市的中青年職場人士&未來職場人士,無明顯性別和地域區分。使用人群男女性別比例近似55:45,用戶年齡多集中在25~35歲,城市分布也多是壹、二線城市,可以看出多是壹些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潮流的年輕人及高知識分子。下面是2018年4月艾瑞數據顯示的脈脈APP的人群分布情況:
?LinkedIn: 國際市場,中國市場中的壹、二線城市的中高端職場人士及關註職場的人,無明顯性別區分。年齡分布多是35歲以下,性別比例同樣接近54:46,多分布在東部沿海的發達城市。下面是2018年4月艾瑞數據顯示的領英APP在中國的人群分布情況:
?根據以上兩款APP的人群分布情況圖可以看出:兩款APP在性別比例上並無太大區別;
?在年齡分布上,脈脈使用者相對分散,主要集中在31~35歲,其中36歲以上的人群同樣是脈脈人群分布中占據壹定份量的年齡段,LinkedIn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不超過35歲,這可能與LinkedIn國際化的定位,用戶多是壹些高知識分子,較容易接受外來文化及能夠不斷的學習的思想相關;
?在地區分布上,均是集中在我國中東部地區,但順序有所差別,LinkedIn多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多集中在我國沿海較發達城市,高質量人才集聚區;脈脈則除了廣東、山東和江蘇之外,其他地區分布相對均勻,並無明顯區別。
?脈脈: 品牌定位——中國領先的職場實名社交平臺,“找工作人脈的職場社交APP”。移動端和PC端均有開發,但以移動端服務為主,提供移動職場社交服務。脈脈用於打通“同事、同學、同鄉、同校、***同的朋友”的五同關系,為職場人士提供人脈拓展、塑造職業形象、洞悉職場萬象、工作求職、高效率工作交流等功能,目的是為消除商業溝通壁壘,增強商業互信。
?LinkedIn: 品牌定位——全球知名的職場社交及招聘平臺,手機註冊壹鍵獲取高質量人脈,“在領英,遇見更優秀的自己”。LinkedIn的全球用戶已超過5億,其中3200萬會員在中國市場,用於連接全球職場人士,並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國內外職場機會,更傾向於高端人才的求職招聘。LinkedIn最早開發為PC端,定位為全球職業社交網站。2014年2月25日,LinkedIn推出中文測試版網站,並啟用中文名“領英”。隨著移動終端及移動網絡的發展,LinkedIn開始布局移動端。但相對脈脈(2013年10月上線),領英中國版(2015年12月)上線時間較晚。LinkedIn致力於幫助全球職場人士打造職業形象、獲取商業洞察、拓展職業人脈並發現更多的職業機遇。
?脈脈: 中國市場的中高端職場人士以及即將步入職場的人群,如:企業從業人員和在校大學生,並沒有嚴格區分性別及地域分布,脈脈未來的目標是覆蓋全國的職場白領。目標人群多集中在我國的中東部經濟比較發達、高校林立及人才集聚的壹二線城市。雖然註冊的男女比例趨於相近,但從易觀千帆數據顯示來看,男性活躍數遠超女性數。
?LinkedIn: 全球中高端職場人士,LinkedIn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目標人群是職場中的中高端人士及在校大學生,同樣也沒有明顯的性別區分。但由於LinkedIn源於國外,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中國用戶多是壹些外企員工、海歸及國際知名企業高管等,同時由於其西方文化氛圍較為深厚,多被作為高端職場社交求職平臺,具有“高大上”的格調。基於其國際產品的特性,在中國市場的目標用戶多是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的城市為主,中東部相對發達且高校林立的城市為輔。
?由上圖可以看出,脈脈主要有4部分,領英主要有5部分,但是主要的功能都集中在前三或前四部分。從上圖也可以看出領英的功能結構更為清晰、簡單,讓用戶壹目了然,而脈脈的壹些功能需要用戶壹步壹步的探索和發現。
脈脈:
LinkedIn:
?從以上兩個APP的註冊流程可以看出,脈脈的註冊流程相對簡單易行。
?從賬戶的隱私安全等方面看:
(1) 脈脈 的個人通訊錄必須上傳,否則無法使用,易讓用戶產生非法獲取用戶信息的不適感。同時,脈脈還會根據已經註冊的用戶的手機通訊錄信息,給未註冊用戶發送如“xxx,妳被前同事評價為‘xxx’……”類的信息,易使用戶產生信息泄露感,當然,對於同壹條信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會有不同的感覺,但根據應用商店的評價來看多數針對發送短信得評價為負面評論,這就需要脈脈好好思考壹下了。
?另壹方面,賬戶註銷功能尋找相對困難,但申請註銷三日用戶數據即可刪除完畢,但之前註冊又註銷的手機用戶不可第二次註冊,也就是說用戶想要再次註冊使用就需要更換手機號註冊,就這壹點來講,如果用戶不是必須要使用,他可能就不會再去購買新手機號重新註冊使用了。
?(2)而 LinkedIn 的註冊可僅適用工作或者學生信息即可登錄,導入郵箱聯系人與手機通訊錄的步驟都可跳過。LinkedIn發源於美國,國外將隱私保護看的很重要,因此,LinkedIn不會輕易地借以用戶的名號來給未註冊用戶發送邀請信息,這壹點LinkedIn做的就比脈脈要好。另外,LinkedIn的註銷賬戶相對易找,且郵箱手機號可二次甚至多次註冊,但與壹個弊端就是申請註銷之後,用戶的信息會在LinkedIn平臺上保留兩周左右才會被清除完畢,不知道為何用戶信息數據的刪除需要兩周之久。
兩款APP的核心功能展示表
?從上述表中可以看出:
?1、脈脈的核心功能主要有3部分:
?1)社交:
?(1)實名社交: 好友、發現和求職招聘都屬於實名社交範圍,用戶可查看並評論、發布實名話題、好友交流溝通等。
?(2)匿名交流: 是其最具個性化的功能。這壹功能有利有弊,壹方面,既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某壹個公司的文化和工作環境,同時又是員工釋放壓力、吐槽不滿的場所;但吐槽過多,甚至是惡意傳播不良信息,很容易破壞公司的形象,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這點是脈脈未來發展需要註意的壹點,壹定要避免變成八卦的集散地,丟失了原本的職場人脈拓展定位。
2)人脈辦事:
?(1)人脈拓展: 通訊錄的人脈自動添加,脈脈還會推薦相同行業、同壹地區、校友等可能認識的人脈。
?(2)求職招聘: 平臺會根據用戶所關註的行業、個人信息等提供相對應崗位推薦,用戶也可以自行搜索崗位、公司等,脈脈後臺會記錄用戶的歷史搜索,從而進行智能的職位推薦、職位邀請等。
?(3)脈課堂: 脈脈的這個功能將網絡課程放入其中,為壹些求職人士提供壹些求職課程推薦,課程優惠等信息,用戶有需求可直接在脈脈上購買相關的課程,填充知識。
?3)職業形象: 主要就是個人資料的完善,通過資料的完善,以及相關隱私設置,用戶能夠輕易地被用人單位搜尋到,從而獲得更多的內推機會。
?2、LinkedIn的核心功能主要有4部分:
?1)社交
?(1)職場動態: 發現職場最新消息,用戶也可自行發送照片、文章等信息,查看、評論、分享好友的動態等。
?(2)消息通知: LinkedIn的初衷就是以郵箱聯系人建立人與人交流溝通的平臺,隨著時代的發展,該平臺也在不斷地優化產品,聯系人可以多方導入(郵箱聯系人、通訊錄),不僅有私信通知,還有職位推薦、必讀推薦,功能愈加完善。
? 2)職業:
?(1)職位發現: LinkedIn會根據用戶所關註的行業、搜索歷史展示相關職位。
?(2)工作體驗: 同時還會有類似於脈脈的匿名交流功能的工作體驗的話題討論,但是其中以實名討論為主,匿名話題相對較少,這壹方面與LinkedIn原生思想有很大的關系,美國人的觀念是言論自由,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多數是將“私人恩怨”與工作分開。
?3)人脈拓展:
?猜您認識: 由於LinkedIn的郵箱聯系人和通訊錄導入是可以跳過的,因此平臺會自動推送壹些跟用戶的某些個人信息相類似的可能認識的人,用戶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拓展人脈。
?4)職業形象: 同樣也是個人資料的完善及相關隱私設置,通過完善職業檔案,可以直接通過職位推薦投遞簡歷,提高用戶在職業檔案上的競爭優勢。
?壹個產品的功能,除了核心功能就是非核心功能,如:
?脈脈: 非核心功能為會員中心和錢包。
?會員中心:壹般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動,主要通過付費來提高用戶的影響力。
?錢包:主要用於購買脈課堂、會員權益以及京東商品。個人認為,就其當前發展階段來講,錢包功能主要目的主要是提供廣告及擴大影響力。
?LinkedIn: 非核心功能為廣告和領英獎勵。
?廣告:是壹個APP發展來源關鍵,但是LinkedIn的這壹功能是用戶可以關閉的,對於用戶體驗來講會更好壹點,但是從商業角度來講LinkedIn的收入可能就要減少了;
?領英獎勵:壹般來講用戶可能不會關註到這壹點,獎勵多是壹些LinkedIn上的個性化展示功能,可能不足以吸引用戶的關註,從而去完成任務得到獎勵。
兩款APP的特色功能展示表
?前邊已經分別介紹了兩款APP的各自的功能,該表僅展示兩款APP不同於對方的產品功能的具有本產品特色的壹些小功能。
?脈脈的界面:
?LinkedIn的界面:
?由上述兩款APP的界面對比圖可以看出:
?脈脈 的設計風格偏時尚,顏色更加多樣化,白色背景,多彩圖標,整體界面更加明亮,效果趨於扁平化,內容上更具幽默感,易拉近用戶間的距離,版面多樣化,各版面功能清晰明了,整體設計偏 “平易近人”;
?LinkedIn 風格偏商務化,白藍色為主題色,內容上屬於中英結合,偏向國際化,功能展示更加官方化,體現出“高端商務範”,版面簡潔且功能介紹清晰,整體界面設計更趨於官方、商務和高端特點。
?1、這兩款APP主要功能在內容體現上側重點如下:
?脈脈:
?(1)動態發布與評論+匿名交流: 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公司的文化及氛圍,企業可借助話題討論為企業做宣傳,擴大企業的影響力,同時讓更多的用戶去參與討論,增加互動。
?(2)求職招聘: 當用戶搜索某公司、某職位時,脈脈會自動顯示可幫內推的公司內部員工,讓用戶更多的感受到平臺在求職、尋求合作和拓展人脈等帶來的好處。
?(3)拓展人脈: 求職招聘作為內容的壹大組成部分,是用戶進行內推、了解更多信息的關鍵渠道之壹。
?LinkedIn:
?職業動態及交流: 中英文都有,但英文居多,主要是壹些行業大牛、專欄作家和資深用戶發布的動態,以及平臺推送的全球熱點新聞資訊等。
職位推薦: 由於用戶可以跳過通訊錄及郵箱聯系人導入,LinkedIn後臺並不能很好的收集到用戶相關信息,僅僅根據用戶提供的個人信息來進行職位推薦,造成職位推薦不精準。好在該產品不斷的優化,根據用戶的搜索偏好進行改進,進而做到相對精準的職位推薦。
校友、同行推薦: 根據用戶提供的信息,推薦添加好友。
?2、不同的APP的主要核心功能的流程也有所差別:
?脈脈的職位推薦以及行業信息更多的是根據用戶的通訊錄信息、行業關註及用戶的隱私信息的收集整理等,進行大數據分析,做到內容的精準推薦;
?而LinkedIn通訊錄導入是可跳過的,內容推薦多是平臺根據熱點事件進行推送,職位推薦及工作體驗方面的推送主要是根據用戶的關註及檔案設置情況,內容相對不精準。
?3、不同的APP給予用戶體驗也有所不同:
?脈脈總的來說內容更加精準,但是搜集用戶數據這壹方面易使用戶無法接受,雖然他保證了用戶的數據不會泄露,但是脈脈官方會根據已經註冊的用戶的通訊錄信息主動給未註冊用戶發送信息,這對於非脈脈使用者來說何嘗不是壹種信息泄露呢?
?領英的內容推送做不到脈脈那樣精準,但領英對於用戶的隱私保護方面做的還是相對較好的,高端內容推送較多易使用戶產生距離感,雖然保持了其高端職場的格調,但不利於長期發展,畢竟中低層職場人士數量更多。?
?這兩款APP在我國市場上都已經占有較大份額,但是他們的運營側重點有所不同:
?1、脈脈:
?頭條文章推送:實時更新職場信息,用戶閱讀文章可以了解更多的行業信息。
?匿名社區話題維護:經常性的話題互動、評論、點贊,讓用戶感覺到壹種話題認同感,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但社區維護方面仍需繼續加強,避免過多的負面因素產生。
?人脈拓展、職位推薦:借助數據收集系統、構建用戶畫像,精準用戶定位,實現精準推送。
?2、LinkedIn:
?熱點話題推送:職場信息全面推送服務,大咖分享,用戶可進行查看、評論、轉發等。
?經驗社區分享:工作體驗及熱門主題推送,大多是壹些全球知名的企業,讓用戶了解更多的跨國公司及世界知名公司的相關工作信息及相關工作體驗,用戶也可自行添加實習工作經驗,增進用戶之間的互動,但是該分享社區仍較少。
?根據以上的產品功能及體驗分析,這兩款APP均存在不足之處:
?1、脈脈:
?(1)通訊錄上傳問題
?1)不上傳用不了脈脈。脈脈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通訊錄上傳的這壹步驟,用戶在初次使用時,到這壹步常會選擇不上傳,但是不上傳的就導致了直接退出脈脈平臺,即上傳通訊錄是壹個不要的階段,否則無法使用脈脈。就個人而言,初次使用本來就對脈脈不夠信任,會讓人產生壹種不安全感,有壹種拿個人資料去換取職場信息的感覺。
?2)實時監測手機通訊錄。另外,有關通訊錄的問題還有壹個就是每當用戶新保存了壹個手機聯系人時,再次登錄脈脈,它就會提醒用戶更新通訊錄,增加人脈,更是給用戶壹種時刻被人監控的感覺,會降低用戶的滿意度。
?3)原有聯系人刪除但脈脈中仍存在,即好友關註後不可刪除。有關通訊錄的第三個問題就是通訊錄更新之後,原有用戶在現有通訊錄中已經被刪除了,但是脈脈平臺上仍然會保留,且無法刪除。
?(2)賬號註銷問題。雖然說脈脈已經開放了註銷賬號的功能,但是壹般很難尋找到註銷功能,另外存在的壹個問題就是該手機號無法二次註冊。相比之下,LinkedIn就要體驗好多了,它的賬號同樣是可以註銷的,但是壹旦用戶想要再次使用時仍然能使用原本的手機號註冊。
?2、LinkedIn:
?(1)本土化問題。LinkedIn的最大問題就是本土化不夠徹底,雖然說它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迅速推出了專註於中國市場的職場社交平臺——赤兔,但是赤兔的定位介於普通社交平臺與LinkedIn之間,略顯尷尬,到現在赤兔的市場占有量並沒有LinkedIn的在中國的市場占有量大。LinkedIn中文版,職場動態仍以英文居多,同時大咖推薦也多是國外的牛人,中國大咖鮮見。
?(2)用戶的需求定位不清晰,做不到精準推薦。由於LinkedIn的聯系人上傳是可以跳過的,因此對用戶的需求定位並不清晰,往往會推薦壹些與用戶需求不相匹配的職位、公司。長此以往,容易讓用戶喪失搜索興趣。
?根據問題分析,提出本人認為的可行建議:
?1、脈脈:
?(1)給予用戶信息安全保障。通訊錄上傳功能可以是必須的,因為這是脈脈進行精準定位的關鍵,但是脈脈平臺必須要在通訊錄上傳之前給用戶安全保障,可以是隱私安全保障協議,或者其他的方式,讓用戶對該平臺放心;在更新通訊錄時,對於之前保留的聯系人,而更新的通訊錄中沒有的,脈脈可以有壹個詢問是否刪除人脈的機制,讓用戶去選擇是否保留。不過,在聯系人方面,脈脈也在逐漸完善這壹服務,即在“我”頁面中, “隱私策略”中的“管理聯系人”可以刪除現有的聯系人。但如果用戶並不熟悉脈脈,可能發現不了此功能,因此,“管理聯系人”可列在“人脈辦事”頁面中,同時在“刪除已選”聯系人的基礎上,增加 “導入新的人脈”功能,將拓展人脈的主動權交到用戶手中。
?(2)註銷賬號功能清晰體現。將賬號註銷功能盡量顯示在個人中心頁面內,避免初次使用者找不到賬號註銷功能,從而對該產品失去信心。註銷賬號之後,也應該盡量避免賬號註銷不可二次註冊的問題,壹些人的通訊錄中可能有他所有的人脈關系,可能是壹不小心註銷了賬號,結果還要用戶再次購買壹個新的手機號才能挽回人脈關系,降低用戶的滿意度。
?2、LinkedIn:
?(1)本土化可以結合赤兔以及LinkedIn的優點強化LinkedIn中國版,盡量多推薦壹些中國相關的資訊等,或者是添加語言選擇功能,讓用戶選擇使用中國版的LinkedIn還是國際版的LinkedIn。推薦大咖,也盡量以中國大咖為主,外國大咖為輔。
?(2)詳細的職位需求及行業關註。增加較為詳細的職位需求設置功能,根據用戶的設定推薦相關的公司及職位。同時收集用戶的搜索偏好,進而對用戶的需求進行相關分析,優化推薦功能。
?以上就是本人對於兩款APP的產品功能及使用體驗的分析,歡迎大佬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