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電子樂器的通訊問題,1982年,國際樂器制造者協會的十幾家廠商(其中主要是美國和日本的廠商)會聚壹堂,各抒己見。會議通過了美國Sequential Circuits公 司的大衛.史密斯提出的“通用合成器接口”的方案,並改名為“音樂設備數字接口”,即“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縮寫為“MIDI”,公布於世。1983年,MIDI協議 1.0版正式制定出來。此後,所有的商業用電子樂器的背後都出現了幾個五孔的MIDI插座,樂器之間不再存在“語言障礙”,它們同裝上MIDI接口的電腦壹起,構成了壹個更加繁榮昌盛的電腦音樂大家庭。
實際上, MIDI 本身只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縮寫,意思是音樂設備數字接口。 這種接口技術的作用就是使電子樂器與電子樂器,電子樂器與電腦之間通過壹種通用的通訊協議進行通訊, 這種協議自然就是MIDI協議了。
對於搞計算機的人來說, 不妨把MIDI理解成壹種局域網,網絡的各個部分通過專用的串行電纜(MIDI線)連接, 並以 31.25 KBPS 的速度傳送著數字音樂信息。
MIDI 標準制定以後,開始只是在專業的電腦音樂圈兒裏受到重視,但是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近幾年多媒體技術的突飛猛進,MIDI 作為多媒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被炒得沸沸揚揚,幾乎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而大家也已經把這種接口技術當作了電腦音樂的代名詞,常有“做MIDI”,“玩兒MIDI”的說法,使壹些正統的“電腦音樂人” 覺得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因此, 我們倒不妨將MIDI劃分為“狹義MIDI”和“廣義MIDI”兩種概念,狹義MIDI就是上面所說的音樂設備數字接口,而廣義MIDI則是大家已經約定俗成的整個電腦音樂的統稱 , 這樣即不會造成概念上的進壹步混亂,也不會使得MIDI壹詞失去其本質的含義。
1985年11月,國際樂器制造者協會公布了《MIDI 1.0版的細節規定》(2.0版至今仍在制定中),重新定義了壹些控制器號碼。此外,為保證MIDI的健康發展,還專門 成立了“MIDI廠商協會”和“日本MIDI標準委員會”等組織,MIDI標準從成長階段步入了成熟階段。
MIDI標準的成熟使各電子樂器生產廠商更加信心百倍,它們絞盡腦汁、挖空心思,以空前的熱情生產出各種電子樂器,有鍵盤式的(合成器、主控鍵盤)、弦控式的(MIDI吉他)、敲擊式的(鼓機)甚至還有吹奏式的(呼吸控制器),除此之外,還有五花八門的各種音源模塊(就是把沒有鍵盤的電子合成器)供人選購。
如果說生產廠商在此間得到的是利潤,那麽廣大音樂工作者得到的則是實惠。道理很簡單:東西壹多,就會便宜。各廠商之間的競爭也迫使它們不得不盡快推出更好更便宜的電子樂器。如此壹來,使得電腦音樂工作者人數激增,壹些業余愛好者也趁機“混跡”於音樂工作者隊伍之中,並制作出相當壹批驚人之作。電腦音樂的第二個繁榮時期壹直持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