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不是經常在朋友圈看到轉發、集贊免費領獎品的活動?下到榨汁機,上到iPhone手機,很多人都抵擋不住誘惑參與其中,許多自以為不會受騙的人,都壹步步落入了騙子設下的陷阱。
雲南的壹個女孩小和就不幸遭遇了這類騙局。
小和在逛街時偶遇壹個商家在做活動,只需按照商家要求轉發相關的活動介紹到朋友圈集滿18個贊就可以免費領取壹個榨汁機,並且附送壹張價值200元的話費卡。
當時排隊的人很多,小和也加入其中,在排隊過程中,商家的工作人員以話費卡需要個人信息為由,對參加活動的用戶進行了信息采集,主要包括用戶的身份證號,還進行了人像信息搜集。
也就是需要用戶面對壹個攝像頭,按照攝像頭的語音提示進行操作,例如張口、搖頭等,隨後用戶的手機上收到了壹個驗證碼,商家的工作人員也將這個驗證碼收集起來。
為了獲得獎品,當時在場參加活動的用戶都沒有絲毫顧慮,全部按照商家的要求照做,小和也不例外。
活動結束,小和帶著獎品愉快的回家了。但是,第二天,不幸發生了。包括小和在內參加活動的用戶都收到了幾乎壹樣的 貸款 短信,短信內容大致為:
XXX,妳已成功借款6萬元……
小和回想起商家收集了自己的身份證號、手機驗證碼,還有自己的面部錄像,瞬間不寒而栗,於是馬上報警。
面對獎品的誘惑,我們該如何辨別集贊活動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呢?
通常,騙子的套路分為以下幾步:
首先,通過線下活動、朋友圈等形式發布各種誘人的活動,通常這些活動不用費力就可以獲得較好的禮品,比如說常見的集贊領手機等等。
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參加,這些騙子往往要求用戶在參加時,轉發壹句“活動真實有效,我已經領到獎品。 ”
接下來,騙子會以各種理由收取用戶的個人信息,例如微信名、微信號、身份證號、手機驗證碼等。
在搜集到用戶信息後,騙子便會將這些個人信息用於各種違法行為中,例如小和遇到的冒名貸款等等,也有可能直接盜取用戶 銀行卡 或微信賬號裏的財產。
如今騙子的騙術不斷升級,那麽我們該判別活動的真假、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財產呢?
首先,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不要輕易點擊陌生的鏈接,不要讓手機連陌生的wifi,在公***場合盡量不使用公眾wifi和公***的手機充電樁。
其次,在參加集贊等活動時,仔細查看活動的舉辦方。如果對方要求提供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或錄制面部視頻,更要提高警惕。
最後,若活動要求支付運費等費用,最好不再參加活動,以免落入騙子設下的陷阱。千萬不要貪圖蠅頭小利,最後吃了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