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工部工作人員回應未發過此內容,此事件系詐騙。
爭議的內容和焦點主要在於,學生使用校園網去瀏覽這種網站,結果卻被信息收集,自己的隱私完完全全地暴露在他人面前,很顯然,這是壹種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
個人隱私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侵犯隱私的行為是犯法的行為,尤其是在學校這種敏感的地方,大學生們更加看重自己的隱私,因此,這事兒出來後,瞬間就引爆了網絡。
但是從短信的內容來看,壹般的學生是不太可能編輯出如此結構嚴謹、信息齊全、涉及到的時間、次數、學校準則、教室門牌、以及講座內容的短信的,如果真的是學生所為,那麽,編輯出這麽壹條短信,花費的精力是很大的。更何況,從短信內容的行文格式,以及用詞格調、語氣等方面來看,充滿了“官方”氣息。
普通的惡作劇,會如此嚴謹嗎?這的確讓人懷疑。至於學校的回應,在證據未名的情況下,也不能洗脫嫌疑。因為這件事已經發生了,並不是學校壹句矢口否認就能夠洗脫自己的嫌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