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中的公務員晉升之路
1.考上公務員
公務員起步:22歲
升遷比例:1.45%
升遷關鍵:在國考大軍中突圍取得公務員資格
這意味著妳要加入國考大軍。妳可以和近千人搶奪壹個熱門職位,也可以選擇壹個冷門職位。熱門和冷門的區別,妳懂的。按規定還有壹年的試用期,轉正後,妳就從試用期變成壹級科員了。
研究生學歷轉正後可定級為四級主任科員,這樣妳就比同齡人高了壹個等級。
2.科員到縣處級
壹級主任科員:28歲
升遷比例:4.4%
升遷關鍵:以盡量短的時間完成副處到正處的升遷
從二級科員到壹級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並不是太難。
但是,大部分人到此為止了。
如果妳想當“領導”的話,光是晉升職級、享受待遇可不行,帶“長”字的職務也得跟上來。比如四級主任科員是科級,但是妳可能沒有科長這個“職務”。有時從壹級主任科員到科長,還需要壹定的年限和機會。
全國科級幹部有90萬,組織部門要從中選出4萬人作為縣處級幹部的後備人選,升遷幾率小於4.4%。如果妳很幸運得到升遷,妳至少需要7年的時間做到正處級。
所以在壹些機關,很多科員到退休時能混壹個壹級主任科員的“職級”,撐破天也就四級調研員,不帶“長”。這也就到頭了,這就是所謂“天花板幹部”。
北京市委黨校曾受市委組織部委托,參與過壹項針對北京市優秀官員成長規律的研究課題,這項研究調查了200名北京優秀局級、處級官員樣本。
這些官員,都是用了大約11年從普通科員升至副處長。
升至副處長後出現分水嶺——以盡量短的時間,完成副處長到正處長的升遷非常關鍵。
妳在壹級主任科員之後,要保證在4年左右時間內升到副處長。否則,將被落下。通常,如果壹個官員能在3—4年內由副處長晉升為正處,那麽他由正處升為副局、正局的空間就較大。
在這個階段,“小步快跑”是升至較高級別的不二法門。在這壹環節,高位者明顯比低位者“進步”快——而關鍵階段1、2年的時間差,則往往意味著這個官員是否能確保年齡不過線。按照最佳狀態,妳會在35歲左右升至正處。
外交部部長王毅就是從小步快跑脫穎而出的官員。他僅用7年時間就完成了從科員到處長的多級跨越。
當然,對於大多數官員而言,在仕途上需要更多的耐心。
在極個別非常低層級的幹部選拔中,即使妳的年齡資歷都滿足了條件,忽然發現又有壹些苛刻條件從天而降,與那個有背景的人相比妳只剩下背影了。
3.縣處級到正廳局級
正處級:35歲
升遷比例:0.01%
升遷關鍵:基層經驗不可缺少
此後的階段,就越來越是少數精英的遊戲了。成為縣處級領導之後,妳可要經得住“滾滾紅塵”的考驗,美女、金錢等。
這時候妳有60萬縣處級同僚,其中只有6000人可以成為廳局級後備幹部,妳至少還需要11年才能升到正廳局級。
對這個級別官員來說,此後的關鍵則是具有基層經驗。北京市官員自己認為的晉升最有效的幾種途徑是:進行基層鍛煉、增強個人修養、提高群眾威信、輪崗交流和爭取領導重視。基層鍛煉還排在增強個人修養和爭取領導重視之前。
因此,對市局的機關官員來說,調任區縣或委辦局,則通常是提拔“培養”。
雖然基層經驗頗為重要,但若僅以速度論,專家認為在從普通幹部升至正處官員的階段,市直委辦局的官員在升遷速度上較占優勢。
但機關的處級幹部,如果不補上基層經驗這壹課,就不容易有上升的空間。
完成了從處級到局級官員的跳躍之後,其升遷還可借助於“交叉鍛煉”。截然不同的鍛煉經驗能使官員思路更加開闊,作風也更務實。
專家說,官員在其成長過程中,普遍經歷多個崗位,其中正局級官員平均經歷過6—8個崗位,正處級官員平均經歷3—4個崗位。
值得關註的是,在“交叉鍛煉”的崗位中有的部門是升遷的“福地”,比如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管理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區縣和部門中,穩健型或創造型的官員都更容易獲得提升,而在“看攤型”單位的官員則上升的空間壹般不大。
如果成為公務員時是22歲,這時候官至廳級妳已經47歲了。即便壹切順利,組織也對妳寄予厚望,但由於任務完成得不和諧,機會可能就沒有了。
例如,拆遷遇到釘子戶,群體事件犯眾怒,微博開房被圍觀,安全生產出事故……當然,關系到妳升遷的遠不止這些。
4.正廳局級到省部級
正廳局級:47歲
升遷比例:0.025%
升遷關鍵:關鍵要看空缺的是什麽崗位
然而高層職位畢竟有限,哪怕是仕途的佼佼者,他們絕大部分的政治生涯也都止步於局級。
當官至廳局級後,這時候組織部門會從4萬個廳局級幹部中選出1000人,作為省部級後備幹部,升遷幾率小於2.5%。
到了區委書記這壹層,誰當副市長都行,很少有人不勝任,但決定能否晉升的因素是多樣的,關鍵要看空缺的是什麽崗位。
689萬公務員,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98個中央部門,從普通公務員上升到這些部門黨政壹把手的幾率是1/5萬。
如果妳在某個崗位上耽擱了壹兩年,到了升遷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年齡超限了,妳就可以進入後備老幹部的隊伍發展了。
至於跨入省部行列,則需要升得更快,更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