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1讀完弟子規,有壹個故事讓我終生難忘。這個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壹個名叫孟宗的孝子。他對父母很孝順,母親病重三年,讓孟宗很擔心。
有壹天,孟總坐在媽媽身邊,問媽媽想吃什麽。媽媽說要是能喝上壹碗熱乎乎嫩嫩的筍湯就好了。孟宗欲哭無淚,可是冬天十二月哪裏有冬筍?
為了滿足母親的心願,孟宗跋山涉水,卻連壹根竹筍的影子也沒看到。於是孟宗抱著竹子哭道:“老天爺,幫幫我,幫我實現媽媽的願望!”“也許是孝道感動了天地。這時,竹筍突然從地裏冒出來,有好幾個。
孟宗心花怒放,提著壹袋竹筍回家。奇怪的是,媽媽壹喝筍湯,很快就好了。
孟宗純孝感動天地,也深深感動了我。我想為媽媽做壹些實實在在的事情,讓她開心,我也開心。
讀後感《弟子規》2“弟子規,聖賢訓。第壹孝弟,第二誠信。泛愛人,惟親仁。有余力就學文學。”每當我翻開《弟子規》,都會情不自禁地背誦。
中國的文學寶庫中有許多珍寶:大學、中庸、《論語》...早就出名了。《弟子規》雖然名氣不是很大,但是給了我很多啟發,也是我最感興趣,感觸最深的壹本書。
弟子守則,顧名思義,就是孔子平時用來約束弟子的壹些規則,相當於我們現在小學生日常行為的守則。前者比後者更全面和詳細。《弟子規》有詳細的規範,從壹個人的思想到壹個人如何走路說話都有。讓我感觸最深的壹段話是:“老年人站著,年輕人不坐;老年人坐著,生活就是坐著。在妳尊敬長輩之前,妳應該放低聲音,不聞不問,但這並不合適。進是必然的,退是必然的,問其所以然,不動則已。“意思是:長輩站著的時候不能坐,長輩坐著的時候才能坐。在長輩面前說話聲音要小,但不能太低,以剛好聽到為準。長輩讓妳進去,妳就得快點。讓妳出來的時候,妳要等到他讓妳完成工作,然後慢慢退出。當長輩問妳事情的時候,妳要站起來回答,眼睛盯著他。
孔子這樣教育學生,壹定是別有用心。他想讓學生知道如何尊重長輩,這也是報答長輩的最好方式。而且進入社會後,妳也會懂得尊重他人,為他人著想。現在有些孩子在家裏就是“小皇帝”“小太陽”。他們每天都要被家人包圍。他們只知道舒服,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們怎麽能尊重長輩呢?他們長大後如何在社會上立足?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妳。
希望大家看完《弟子規則》,簡單易懂,包含了很多為人處事的方法。這是壹本非常實用的書。
看《弟子規》3看完《弟子規》,我學到了很多大道理。
“長呼,即呼,人不在,已至。”它的意思是:當妳聽到壹個老年人叫某人時,妳應該立即為他或她打電話。這讓我明白了壹個道理:如果被叫人不在,我會馬上去找老人,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還有壹個不能貪小便宜的道理:“用人壹定要問清楚,不問就偷。”意思是:當妳要用別人的東西時,壹定要當面問清楚,征求他們的意見。如果妳不問壹聲就拿走了,那就是偷竊。
最重要的是“信”,講的是信用。比如“無論何時說話,信任第壹,欺詐和虛假都是可笑的。”意思是:無論說什麽,首先要真實守信,答應別人就要信守承諾。撒謊,欺騙,胡說八道等。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還有壹件事妳不能做,那就別做了。就是:“事當宜,不可輕諾,輕諾,進退有度。”
是的,當我想到那些老師、同學、朋友和長輩時,我總是感到非常激動...關心我的人。他們給了我無私而偉大的愛,是我堅強的後盾。
《弟子規》不僅是壹本書,也是我們的老師。有空壹定要去看壹看!
讀《門徒4》的學習正如蘇格拉底所說,金錢不能帶來美德,美德卻能給人帶來金錢。闡述了美德在人的壹生中的重要性。盧梭說: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還有人說:誠信是壹種美德,也是壹種財富。說明了美德、感恩、誠信是我們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幾個品質,而關於這些品質的書正是中國經典之壹——弟子規。
《弟子規》中的孝道詳細告訴我們,與父母相處要做到:不慢、不拖、不懶;聽從父母的教導和責備;我應該盡力照顧我的父母。對父母誠實守信;父母有錯要勸;當他們生病時,父母應該總是照顧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僅對父母懶惰,對父母的教導也不舒服。我們的父母不管病不病只關心自己的發揮,根本不符合《弟子規》裏的要求。生活中要盡早改掉這個毛病,不然就是不孝。
誠實守信在《弟子規》中的信裏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告訴我們與人相處要誠實守信,不要信口開河,不說不近人情的臟話;做錯了就要承認。如果妳逃跑,會加重錯誤。但身邊有些人就是說壹些臟話,做錯了事就逃避責任,從不認錯。希望他們能看完,及時改正自己的行為。
《弟子規》是壹本能使人獲得高尚道德修養的書。希望大家記住以下幾點:進則孝,出則孝,誠、信、愛人、善、不遺余力學文學。在生活中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去做,規範自己的言行,培養自己的高尚品格,傳承中國的經典文化!
讀《弟子規》的體會5最近老師給了每個學生壹本叫《弟子規》的書,告訴大家寒假要認真讀。看完這本書,我受到了啟發,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弟子”是指學生,“管教”是常態。《弟子規》是根據聖人孔子的教導編撰的道德行為準則。弟子的規矩有進則孝,出則弟,誠則信,泛則愛,善則善,有余力學習。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孝”這篇文章。“孝”就是善待父母,服從父母的教導。“孝”就是在家裏對父母好,聽父母教誨。
記得有壹次,我媽叫我吃完早飯掛衣服。我只是答應吃完早飯就去看小說。小說內容很精彩,我看得入迷,完全不理會媽媽跟我說的話。過了壹段時間,父親發現了,催了我幾次。嘴裏壹直應付著,想著看完這篇文章再去也不遲,然後就拖了很久。我媽媽發現了,她批評了我。但是我不但不聽話,反而大聲和媽媽吵架。我研究了《弟子規》後,看到壹句話叫“父母不可慢行”。家長們,不要偷懶。父母應該聽他們教的。父母有責任,壹定要聽話。“這讓我感到慚愧。然後我主動跟我媽道歉。從此以後,我會按照父母說的去做,再也不會拖拖拉拉。
《弟子規》讓我懂事,《弟子規》讓我成長,《弟子規》就像壹盞明燈,指引著我正確的方向!
《弟子規》的閱讀體驗6第壹次翻開《弟子規》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封面太美了,還有壹股淡淡的書香;內容如此豐富,我深深喜歡。是它,讓我明白了:人,就是這麽做的!
“弟子規矩,聖人訓,第壹孝,第二誠信……”這首甜美的三字歌謠是《弟子規》。
“進門就孝順”這壹部分告訴我們,孝敬家裏的父母長輩是最基本的原則。“出門在外便是好”“守信用”形容日常生活和為人處事的行為準則。“泛愛民”“親仁”進壹步描述如何做人;“不遺余力學文學”描述的是如何學習的道理。
讀《財產輕,怎能抱怨?言忍,怒而自滅”這句話,我有很多想法。現在很多人把錢看得第壹位,甚至為了錢和朋友兄弟反目成仇,想盡壹切辦法獲取財物。我覺得這很可笑:錢是什麽?它只是壹個可有可無的東西。過分關註金錢自然會產生壹些負面影響:仇恨,誤解...
“如果別人指出妳的缺點妳就生氣,聽到別人的表揚妳就高興,那麽對自己有害的人就會來,對自己有益的人就會走。“是的!現實生活中,總有壹些人喜歡聽到別人的贊美。他們往往不知道這是壹次失敗。對自己有害的人會逐漸害妳,利用妳,後果真的不堪設想!但相反,妳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好處。
《弟子規》教會了我很多關於生活、禮儀和學習的技巧。有了弟子的規矩,就像有了壹顆閃亮的鉆石,將來會讓妳受益無窮。
《弟子規》妳淡淡的書香,將伴我走完人生的漫漫征途!
《弟子規》閱讀心得7聖紫晶有兩句話;如果妳受傷了,妳會是壹個好父母;道德受到傷害,讓人感到羞恥;
有壹次我騎車太猛了,不小心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受了傷。我流了幾滴血。媽媽看到了,很著急。她立即把我送到了醫院。她傷害我的時候很傷心。因為我的粗心讓我媽很難受。我真是不孝。
道德受到傷害,讓人感到羞恥;
如果我做的不好,別人會覺得父母家教不好。有壹次我媽讓我做什麽事,我不但不肯做,還頂嘴。有人看到了會批評孩子沒教養,這讓我媽備受批評。我真是不孝。
我想改掉自己的缺點,改掉晚上吃宵夜的習慣,因為媽媽擔心吃宵夜對胃不好,不吃宵夜媽媽會開心。我是壹個孝順的男孩。
我明白孝順是應該做的,也很容易做到。只要珍惜自己的身心健康,就能讓父母開心。這就是孝順!
我想做壹個孝順的男孩。
《弟子規》這本書是按照孔子的生活標準寫的,提出要善待兄弟姐妹,孝敬父母,言行謹慎誠實;家長呼籲及時解答,家長說什麽就做什麽,不拖延,尊重家長的教導,服從家長的批評;學會體諒父母,凡事循規蹈矩,哪怕是壹件小事,也不要瞞著父母就做決定;不要私藏公物,這樣妳的人品會有汙點,妳父母明白了會很難過。父母愛我孝敬父母並不難。如果父母不愛我,我會孝敬父母,愛他們。即使我的父母有錯,我們也應該給他們愉快的建議。
背完弟子規則,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教會了我很多好的生活標準。我看電視的時候沒有回應我媽,現在可以馬上回答了。以前挑食,現在什麽都吃;我沒有主動跟任何人打招呼,現在可以主動打招呼了;本來就是任性,憑自己的脾氣做事。現在我已經學會聽父母的教導了。此刻,我媽說我長大了,是個懂事的男孩。
《弟子規》閱讀心得9《弟子規》是國學經典的壹部分。假期裏,我和媽媽壹起看書,壹起理解,真的收獲很大。
“第壹個孝順,我相信。泛愛人,惟親仁。有余力就學文學。”我在《論語》裏讀到的,是這樣的:孔子說:“弟子,進則孝,出則誠,信則信,愛眾而顯慈。有余力就學文學。”告訴我們作為學生應該做什麽。
“冬暖夏溫和,晨省,困定。出門在外,壹定要起訴,但是壹定要面對。妳有固定住所,妳的業務沒有變化。”告訴我們要做壹個孝順的孩子。
“看人好,即思齊,縱去遠,去漸收斂。看人是惡,就是自省。有就改,不會有警察。”告訴我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做壹個像斯琪壹樣的有德之人。
“但實踐,不要學文學,自以為是,不明真相。”它告訴我們,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和運用。
《弟子規》教導我們要孝順,要有道德,要誠實,要善於學習,真的讓人受益匪淺。記得在中央12《壹線》欄目看過這樣壹個節目《遲來的愛》。是關於海南的壹個監獄。在對罪犯的改造中,這座監獄沒有局限於政治學習和法制教育,而是從洗心革面入手,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教育植入監獄的勞動改造中。他們選擇《弟子規》,閱讀經典,開展“家庭幫教會”,觸動了服刑人員的內在道德規律,對服刑人員產生了巨大的改變。或許是“受傷了,擔心親人;道德傷害,恥辱”觸動了他們的心靈。
不過《弟子規》中也有壹些我認為不合適的地方,比如:“不要過問奇怪的事情”、“不要多管閑事”。我覺得做人,做這樣的事情總是不好的。母親說:國學經典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理論指導著我們現在的生活和學習,但也有壹些問題需要我們根據現狀去批判地思考和接受,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看來在看《弟子規》的時候,不能只是死記硬背,還要用腦子去思考,去學習,去運用!
讀《弟子規》10的快樂是什麽?朋友的微笑是幸福;孩子給父母的壹句問候,就是幸福;我們有壹個健康的身體,這就是幸福...只要我們懂得珍惜,父愛孝順,對女人盡心,對兄弟朋友恭敬,值得信賴的朋友,眼前的壹切,都是我們幸福的理由。
現在的社會,因為獨生子女越來越多,被父母溺愛,導致以自我為中心,非常嚴重的自私,從而產生很多問題,比如花錢大手大腳,和父母頂嘴,因為瑣事和同學打架,懶惰,不愛學習,沒有責任感等等,導致學校教育出現很多困難。
我們父母的教育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還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讓孩子學習禮儀,禮貌待人,可以促進孩子更好的發展。讓孩子學會感恩,對身邊人的幫助心存感激,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讓孩子明白“事雖小,不可為善”,不要因惡而為,不要因善而為,從身邊註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說話算數,言出必行,培養責任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
通過《弟子規》,我看到了壹種溫暖和諧的教育方式。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守《弟子規》,就會有快樂的孩子、快樂的父母和壹個和平和諧的社會。
讀《弟子規》的體會11開學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壹本經典的書——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荀孟文》,為清康熙時期學者李毓秀所撰。具體列出了孩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學習時應該具備的禮儀和規範。這本書是啟蒙,培養誠信,教育孩子盡己所能,防惡守正,保持健康忠誠家風的最佳讀物。
“隨便妳怎麽說,信任第壹,欺詐和虛假都是可笑的。”這句話是我感觸最深的。充分說明,誠實和撒謊都是不可取的。這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我對過去的電腦遊戲很著迷。壹接觸鼠標,我就完全沈浸在電腦遊戲的世界裏,忘記了時間和周圍的壹切。和我媽約定的結束遊戲的時間被推遲了。為此我媽大發雷霆,我只好關了電腦。現在,我學會了《弟子規》,想想老祖宗的教誨,反思自己的行為,覺得很慚愧。做人要講究信用,信用是人的立命之本。如果壹個人連信用都不講,如何立足社會,成就事業?《弟子規》讓我意識到了自己之前所做的不足。我想誠實守信,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壹些精彩的細節,少壹些破碎的言行,多壹些美好的風景,少壹些破碎的承諾。朝著自我追求的目標,不懈努力,奮鬥,讓我的人生熠熠生輝。
總之,學習《弟子規》讓我受益匪淺,我想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弟子規》閱讀心得12《德不可分:是,是,不是,不是》人的壹生,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做人。做人要從孝順開始——古人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把壹些最有價值的人生經驗傳給了我們,記錄在《弟子規》裏。《弟子規》這本書是孔子寫的。這本書是壹首主要圍繞“孝、孝言、孝行”的古詩。看完這本書我深有感觸。我先說“孝”首先孝就是孝順,我們的心就是我們的愛,而孝就是我們要有壹顆尊敬長輩的心。我們要時刻考慮父母長輩的感受,想想為他們做些什麽。愉快快速地完成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孝順”就是和長輩、父母、同學、朋友說話壹定要用文明的語言,這樣別人才會覺得妳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想每個學生每天壹定有四句話要對父母說:
1.早上起床,對爸爸媽媽說“早上好”。
2.當妳到學校的時候,和爸爸媽媽說再見。
3.當我回到家,我對父母說“我回來了”。
4.睡覺前和爸爸媽媽說“晚安”。如果妳做到了,並且告訴了妳的父母,那麽妳的父母會認為妳長大了,會很開心。希望妳能說好這四句話,讓文明語言在我們的生活中傳播!除了“孝、孝字”、“孝”;在生活中,我們必須尊敬老人,愛我們的弟弟妹妹。
長輩累了,我們可以捶他們的背或者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可以在兄弟姐妹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們。要以實際行動踐行對“孝、孝言”、“孝”的理解。孝道包羅萬象,社會離不開孝道,生活也離不開孝道。孝順是第壹位的,不孝順什麽都做不好。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壹點壹滴,從壹分壹秒做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我們的綿薄之力。
13假期,按照老師的安排,學習背誦國學《弟子規》壹文。雖然文章裏有很多意思我不是很懂,但是我也學到了很多,我也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很多事情。文章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子和聖賢教孝,他們信奉熱愛群眾,親戚和仁人有余力就學文學。
這段話的意思是: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長輩,關愛兄弟姐妹;其次,在壹切言行上,要謹慎,要守信;在與大眾交往時,我們應該是平等的,善良的,我們應該經常接近有道德的人,並向他們學習。在假期裏,我尊敬我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傾聽他們,為他們做妳能做的。以後我會多了解弟子的規矩,有更好的理解。
我覺得學國學就是學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讓我們更懂禮貌,更懂禮貌,更懂事,更有利於我們當下小學生的成長。所以我以後要多讀書,尤其是國學方面的書,多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長大後,我要做壹名傳播國學的學者。
從閱讀《弟子規》14中學習《弟子規》後,我明白了學生之間應該和睦相處。
過去,我和我的同學不太友好,經常吵架。但是學了《弟子規》之後,我就不再那樣對待同學,同學也和我和好了。我給妳講壹個我們之間發生的故事。
壹天,我像往常壹樣早早來到學校。看到同桌沒來,我就把她的書藏了起來。當我的同桌來的時候,她發現她的書不見了。她很著急,問我有沒有看到她的書。我說:“沒有”她越來越著急,說:“那本書是我壹歲生日的時候,我媽從青島寄來的。”我不知道那本書對她那麽重要,我趕緊發給她,對她說,對不起。當她看到我把書藏起來時,她立刻把我推倒了。“為什麽我把書還給她,給她道歉,她就把我推倒了?”壹個想法閃過我的腦海,我想和她講道理。就這樣,她說,我說,直到老師來上課,我們才停下來。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都故意不理對方,不再壹起學習和玩耍。
直到學習了《弟子規》,我才明白,學生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不應該為了壹點小事而爭吵。另外,我主動向她道歉。
最後,我們成了好朋友。從那以後,我和班上的每個同學都很友好。我們壹起學習,壹起玩耍,別提有多開心了!
讀《弟子規》的體會15素質教育就是素質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的父母過去提倡的德、智、體、美發展,可以發展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途徑。我們生活在壹個落後的縣城,周邊環境比較混亂,居民情況復雜,文化程度低,平時忙於生計,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學校把德育放在第壹位。《弟子規》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教導學生如何做人的基本規範。
在古代,古人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為什麽他們如此重視它?因為孩子出生了,沒有被社會汙染,很純潔。這個時候就要好好教育他。如果妳教他善良,他就是善良的。妳教他邪惡,他就變得邪惡。妳教他讀書,他就會朗朗上口;妳教他和兄弟姐妹友好,他也會友好。當妳給他講故事時,他會牢牢記住。所以如果孩子錯過了這段學習時間,那就太可惜了。
在學校老師的主導下,《弟子規》是校本課程,德育重在少滲透。同時為了不耽誤原來的教學進度,進行德育教育。我聽到的是孩子們背誦《弟子規》的聲音。《弟子規》裏的內容就是要求妳言行壹致。為各地的孩子樹立榜樣。“所有的人都必須愛”。只要他們充滿愛,孩子就不可愛。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有耐心,要有愛心,要細心,對待孩子要少壹些諷刺和輕視,多壹些尊重和包容,少壹些傷害孩子的話,多壹些關心的話,少壹些命令和批評的話,多壹些討論和鼓勵的話。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重在實踐”。弟子的規矩不是背出來的,是制定出來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中執行弟子的規則。要想教好弟子規矩,就要善於把握機會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比如,當我看到孩子看書時出神,環顧四周,我會提醒孩子“讀書有三種方式,心和口都要信”;孩子說臟話,我也會教育他們“臟話,臟話,市場風氣,剪掉”;當孩子有了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坐著站著,走路姿勢不優雅,我也會教他講禮貌,讓他“走路從容,站直”,“弟子規”講的是“學以致用”。我們不應該照搬他們,而是應用於我。
弟子規則的教學已經進行了壹個學期。作為父母,我們不是在教弟子規則,而是和孩子壹起學習弟子規則。這是壹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也是壹個不斷提升自身修養和思想升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我也會和孩子壹起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