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包括正門、次門和椰林停車場。在景區布局上,正門分為兩個區域,兩排高大的棕櫚植物呈弧形種植。前區主景為“海之戀”大型雕塑,後區主景為“北鬥七星”幹噴廣場。
公園前的廣場用散落的鵝卵石鋪砌,強調公園的海邊特色;在“海之戀”雕塑周圍,有霧沫等景觀小品。雕塑《海之戀》聚焦漁民在晨霧中推船出海的場景,以力與美展現漁民與大海的生命關系。雕塑形象概念采用充滿力量的三角形構圖,漁民強健的身體與海浪、礁石融為壹體,是湛江漁民海上生活的藝術寫照。
“北鬥七星”廣場配有激光地燈、幹噴、地燈、花壇等景觀小品。其中,根據北鬥七星與天空北極星的關系設計放置地燈,用現代造景手法誇張了古代人出海捕魚時靠北鬥七星定位導航的場景。地燈通道沿線的田璇星、舒天星、北極星與遠處的燈塔連成壹條直線,可見漁民對家鄉的眷戀。在海濱防波堤的末端,設計了三個船形觀景臺,有桅桿和拉膜帆亭。
公園第二入口設置管理樓、休息木船、桅桿架等景點,並以花船裝飾,進壹步渲染園林氛圍。主次入口之間,對原有的城市道路進行適當改造,地面鋪上草皮,形成椰林停車場。北側草地上有牡蠣殼景觀墻,牡蠣殼拼貼成波浪形圖案。2004年7月1日,市園林局先後在本報和碧海銀沙網站開展宣傳命名鐘樓活動。
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王先生收到了250多封群眾來信或傳真。通過專家和市領導的評選,最終決定將其命名為“海港鐘樓”。兩個市民,陳冠霖和李橋,命名為鐘樓。
據介紹,“海港鐘樓”上鑲嵌著“湛江港”(湛江的別稱)和“廣州灣”(湛江的舊稱)的含義,就是將外界廣為人知的名稱融合在壹起。名字刻在鐘樓上。漁村風貌是公園的中心景點,椰林環繞的池灘是主要景觀。水池和沙灘的形狀是模擬湛江港平面圖的拓撲形狀,再現釣順島、南三島、洞頭山島和東海島的相對位置。地勢低窪意味著湛江是壹個極好的避風港。景區水體西側是弧形木平臺和小碼頭。企劃部有幾艘漁港情人船,供人品茶談心。水池北端的觀景臺通過壹條木棧道與漁家相連。泳池邊的沙灘上,壹座“漁女織網”的雕塑立在水邊。
景區的沙灘是供小朋友玩耍的沙池,有幾個攤位,景觀材料是原木框架、椰葉、漁網。沙灘上有大海龜雕塑、蹺蹺板、吊床等兒童遊樂設施。中心景區有三座花園橋,其中兩座穿過西側沙池的是吊橋,壹座穿過東側水面的是斜拉橋,掛著浮球作為裝飾。
這些套索和浮球也是漁民生活中捕魚場景的表現。景區北側,靠近漁民家的地方,設置了戲水溪,這裏有黑色的海巖,茂密的水草,溪水潺潺,歡聲笑語,是適合市民休閑娛樂活動的天然樂園。燈塔是漁港的象征,是漁船的生命之光。因此,在園內“漁家院”的北面,適當填高地形形成壹個山坡,在山坡頂上設置燈塔,把周圍的綠地當作草坪。
燈塔建築造型充分吸收湛江民間燈塔特點並適當簡化,安裝高亮度彩色景觀射燈,達到光芒四射的景觀效果。
考慮到湛江市民有夜間遊園的習慣,為加強公園夜景效果,在燈塔與正門、漁家院風標之間每隔9m設置壹盞激光地燈,形成兩條漂亮的光軸,與正門廣場在視覺上形成呼應。這兩條光軸和燈塔成為公園的夜景構圖中心,也是城市的標誌性景觀之壹。2065438+2003年5月1日,碧水白沙的漁港公園海水浴場免費向公眾開放。如今,走在柔軟的沙灘上,可以將碧波椰浪盡收眼底,聽聽海風,真的很奇妙。漁港公園海灘成為“最受市民歡迎的休閑場所”。沙灘椅壹字排開,太陽傘立著,遊客躺在沙灘椅上,既能看高樓,又能欣賞海景。真的很有趣。湛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郁郁蔥蔥的椰林,奇妙地結合在壹起,形成了壯美的自然生態景觀。
漁港公園海灘開放時間為每天8:00-19:00(註:以海灘當天發布的信息為準),若風力超過5級或浪高超過1米,以及其他天氣不適宜出海,海灘將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