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炒年糕(客家話叫“炒發簪”),或者蒸年糕,黃發簪,還有其他特色小吃,種類很多。
2、紅燒肉,幾乎家家必備。做法比較復雜,油而不膩,爽滑爽口。
3、傳統節目——船燈(壹種客家戲曲)。
4、水煮雞/鴨、紅燒魚。
5、第壹天走親戚。
武平人的傳統婚俗;
1,做媒。
其實客家人年紀大了結婚是壹件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上壹代普遍結婚比較早。當今社會和農村社會,催婚現象依然普遍。男方長大後,父母委托人做媒人,在合適的家庭找未婚女子。媒人向女方父母說明了男方的家世、年齡、相貌。如果女方父母同意,可以相親,客家文化中稱之為“拜見”。
男女見面,壹般都會關註對方的性格,長相,家庭背景。在手機剛剛興起的時代,我們已經完成了了解對方手機號碼和QQ的第壹步。“交流時間”可長可短。如果雙方都有意向,會推動下壹步送定金,計算婚期。值得註意的是,在客家文化中,促進男女之間的良好婚姻,媒人的地位和聲譽往往比較高,甚至會獲得男女壹定的媒人獎勵,這也間接顯示了媒人人脈的融合。
2.交付(Zading)。
當第壹步撮合完成,雙方同意後,女方父母就開始提出條件,比如彩禮,彩禮的幾何,以及相應舉辦的酒席數量。關於訂婚費,各地不壹樣,壹般不低,算中等。也有可能部分農村會達到10萬以上。在過去,客家婚姻有壹種書面形式,即“寫訂婚信”或“寫結婚詞”。正面寫著“天作之合”,由雙方父母和媒人簽名,各執壹份。
此外,還規定男方寫作時要備宴。如果家境允許,還規定男方家要請壹兩桌“訂婚酒”。這種傳統的客家婚俗結束後,女人就是男人的家,言行舉止都要遵循已婚女人的原則。雖然這個越來越簡化,但是訂婚的日期還是很重要的。
3.報日期,送聘金。
所謂“報到日期”,就是男方選定“拼床”、接親戚的日期後,通知女方。結婚前壹個月,男方要給彩禮錢。傳統客家婚禮習俗要求彩禮尾數以“九”結尾,寓意兩人長久吉祥,寓意天長地久。村裏的鄰居經常送禮物,很多都是這樣的禮遇。
女方爭床時,要送柚子和木炭到男方家,意為生下寶貝孩子,溫暖新房,俗稱“探日”。有些地區要求男人給女人做大肉丸,送給親戚朋友,以示雙方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