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經典說說 - 作為心理學導論的普通心理學(五)——記憶重建實驗

作為心理學導論的普通心理學(五)——記憶重建實驗

?記憶是個體經驗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的心理過程,也是大腦對外界輸入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與感官知覺不同的是,目前直接作用於感官的是人對事物的認知,是信息的輸入過程。記憶是信息輸入的過程。

?有人曾用“攝像機”來形容記憶,形容當我們重復我們所發現的東西時,我們是在再次展示場景。

?但是記憶真的能準確的重復發生過的事情嗎?

?華盛頓大學的伊麗莎白·洛夫斯特是記憶研究領域的傑出學者。她在研究中發現,回憶壹個事物時,不是精確的再現,而是重構。她指出,記憶是不穩定的,它會被調整和改變,我們會用新的信息、已有的信息和過去的經歷來填充我們的記憶。在這個過程中,省略的結果就是重構記憶。

?比如,什麽情況?妳正在告訴別人妳去年冬天去了海南。妳以為妳在描述當時的經歷。但也許描述中的其他信息重建了妳的記憶。原因可能是妳跟別人說了前天的經歷,也可能是別人的描述,也可能是妳曾經遇到的經歷。

?這樣的日常生活變化不會有太大影響。

?然而,Loft的研究指出,在司法過程中,證人的證詞也可能存在記憶重建,他們可能受到問題措辭的影響,這將立即改變他們對事件的記憶。

?對此,洛夫斯特設計了壹些實驗。她假設,如果目擊者提出的問題包含對目擊者事件的錯誤假設,那麽這些錯誤信息就會混入目擊者的記憶中,出現在隨後的證詞中。

?實驗壹中,150名學生觀看了壹部約1分鐘的短片,講述的是壹名司機違規通過禁行路段,導致多輛車追尾的事故。參與者做了壹份10題的問卷,其中壹半參與者的問卷題目是“違法車輛通過禁止通行標誌的速度是多少?”另壹半的壹份問卷題目是“違法車輛右轉速度有多快?”其他題目都壹樣,最後壹個問題最關鍵。“這輛(違法)車輛之前有禁行警示牌嗎?”。

?第壹個問題有53%的被試說是,第二個問題只有35%的被試回答是,已經達到了顯著的水平差異。

?在第二個實驗中,Lofster采用了延遲記憶的測試方法。讓40名受試者觀看8名示威者幹擾課堂的視頻。看完之後,參與者做了調查問卷。壹半參與者的第壹份問卷題目是“進入教室的四名示威者是男性嗎?”受試者問卷1的另壹半題目是“進入教室的12示威者是由男性領導的嗎?,其余問題相同。

?初步測試壹周後,受試者被要求在不看視頻的情況下回答壹份新的問卷,其中壹份問卷的題目是“妳看到了多少示威者?”答案中,測試組12示威者平均人數為8.85人,測試組4示威者平均人數為6.40人。當然,有些人正確地回憶了數字,但前者有顯著差異。

?可見,問題措辭的變化會對目擊者的記憶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做了大量這樣的實驗後,Lofster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記憶和回憶的準確性包含了重構過程,當新的信息會整合到原有的記憶中時,就發生了重構。

?與傳統的記憶觀點相比,新理論增加了整合新信息的過程。當妳再次被問到問題的時候,記憶就不再是實際的過程,而是妳會重構記憶。

?在司法和刑事案件中,洛夫斯特指出,在多次回答相關問題的過程中,證人無意中提出了問題(可能來自警方、檢察院、法庭上的回答等。),最後他們的回答都是“基於改變後的記憶表征的再生意向”。

?她的研究考察了律師復雜的提問方法如何影響目擊者證詞的準確性和目擊者的信心。同時,她的研究也被應用到“幻想記憶”中,有壹種關於被壓抑的經歷和被恢復的記憶的意見,即事件最初並沒有發生,但在某些情況下,被扭曲的記憶共同導致了“壓抑”的出現(如壹些“被虐待”的案例或“被侵犯”的案例)。

?最後,妳真的認為記憶準確嗎?我提問的方式可能會影響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