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疆人喝酒豪爽硬朗,那是因為新疆這片土地給新疆人添加了基因。
在這樣壹片廣袤的土地上,生存、生活、新世界,那種驕傲、自豪和心靈的通透,都是通過酒來表達的。不怕,不醉,不倒,新疆酒也塑造了新疆人與天和諧的壹種精神內涵。
從小就聽過各種關於酒的故事。壹兩瓶酒不值得炫耀。以酒解渴,以酒提神,以酒熬夜,以酒禦寒,都是常事。感覺在新疆,不沾酒的人很少遇到。新疆人的精神總能在酒裏體現出來。
小時候,酒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年貨。與內地省份不同,新疆人過年寧願沒有肉也不願意有酒。因為在新疆,雖然沒有內地的親情團聚相親,但大家都有戰友,有同學,有同事。這是新疆的另壹種親情,過年沒有酒是無法表達的。
那時候,大多數家庭都要準備好幾種白酒。內地省份的酒,如汾酒、洋河、尖莊、竹葉青、西鳳等,都需要扶持,也叫面子酒。這種酒招待貴賓,當地人很少拿出來喝。家裏有這種酒代表了壹定的關系和地位,以及對客人的重視程度。
另壹類酒是新疆本地地產品牌如伊利系列、奎屯系列,限量供應。這種酒是新疆人春節酒桌上的最愛,但往往不怎麽享受。真的是知道數量有限。
第三類是當地酒廠自己生產的糧食酒。名氣雖然不明顯,但壹定是各地的驕傲。這種酒是新疆人春節的主打酒。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最差的糧食酒也比現在很多品牌酒好。
最後壹類是現在已經消失的散酒。小時候過年很多家庭都會做壺散酒。這個鍋不是想象中的小鍋,而是壹個容量為5斤10斤的塑料大鍋。別以為來拜年的人多,往往八十個人,壹盆肉,兩個涼菜,壹盆五斤,很快就見底了。
除了白酒,就是酒。那時候還沒有幹紅和幹白這種東西,只有紅酒和白酒。
壹個講究壹些東西的家庭,春節經常會準備東北和青島的紅酒。那時候嘗起來總感覺像是甜水。新疆人最認可的是吐魯番產的紅、白葡萄酒。他們有點醉了,但充滿了葡萄汁。到目前為止,他們都認為這是他們喝過的最好的酒,沒有之壹。
這不是吹牛。當年六毛錢壹瓶的酒,我記得是八十年代末逐漸消失,然後徹底消失。前幾年去北京,在壹家煙草酒店看到幾塊,壹瓶喊出了200的價格。同樣的道理,他們也認為這是中國最烈的非勾兌酒,不在其列。
新疆的年份確實很大程度上是用酒來衡量的。拜年的人往往不是看主人用菜的熱情和誠意,而是看主人準備了什麽酒,多少酒。
時至今日,在新疆的很多地方,這種以酒談感情的方式,在請人吃飯時依然保留著。上菜後,酒是清壹色的,不是每桌幾瓶,而是壹開始就壹人壹瓶。如果客人能喝完他們的飲料,每個人都會開始第二瓶。當然,特殊情況下除外。
新疆人對酒的態度也體現在孩子身上。對我來說,高中第壹個春節,父母默許我可以有邀請家裏同學的權利。我爸媽也沒幹涉怎麽喝酒。父母請父母,孩子請孩子,雖然會在廂房,雖然食物可能沒有大人豐富,但這種默許真的是給了我成年前最好的禮物。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新疆真的是這樣。
第壹次喝醉,也是在高中,春節的時候。在同學家,吃完喝完,同學拿出父親收藏的兩瓶白瓷瓶,真的是史無前例。打開,醇香綿軟,壹杯壹杯,醉了,空了。醒來時,在家裏,他的父親和我的父親感嘆著。早知道攢了多年的好酒被我們喝了,還不如早點自己享用。
工作第壹天,也是借酒入伍,青春喝醉了再被單位表彰。
第壹次出去采風,也是被牧民的酒壺灌醉,被牧民當成兄弟。
然後,很多回憶和感情,因為酒而忘不了。新疆很多人也是。
新疆人向來對酒很包容。再難的事,也沒有壹杯酒解決不了的。再苦也沒有壹杯酒安慰不了的心情。無論多遠,沒有壹杯酒測不到的距離。這是新疆人的感受。
新疆地域遼闊,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盛產葡萄酒。
(萬壹我不能表達我的感受,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