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二世:“聞銀輝使人樂善好施;聞於之聲,使人整潔有禮。”
這個詞不是說某個人的行為,而是說音樂的魅力。音樂不是用來娛樂的,而是用來教育世界的。
太史公說:古代賢明的帝王,不是為了自己的快樂、恣意、享樂而奏樂的。正確有教養的人,都是從聲音開始的,聲音正確,行為正確。所以,音樂是用來振奮血脈,交流精神,調和人心,矯正人心的。宮音能激脾調和糾正頭腦中的壹個聖字,尚音能激肺調和糾正頭腦中的壹個義字,喇叭音能激肝調和糾正頭腦中的壹個仁字,簽音能激心調和糾正頭腦中的壹個禮字,羽音能激腎調和糾正頭腦中的壹個智字。所以音樂對內用來輔助正派的頭腦,對外用來區分貴賤;壹方面是用來侍奉祠堂的,壹方面是用來改變黎族人民的性格和作風的。琴長八尺壹寸,是度中的元素數。弦中最粗的是鑼弦,鑼弦在所有弦的中心,是弦中之君。商弦排列在它旁邊的右側,其他弦按粗細長短順序排列,這樣君主和臣民的地位才是正確的。所以,聽宮聲使性格變得溫柔、輕松、寬廣;聽業務之聲,使人品正氣;聽號角聲使人有慈悲心,能愛人;聽征使人樂於行善,熱愛慈善;聽著羽毛的聲音,讓人註意整潔和舉止。禮是通過壹些規定從外部作用於人的,而樂則來自於人的內心。所以君子壹刻也不能離開禮,離開禮的壹刻就會有暴戾輕佻的行為。壹刻也不要離開音樂,壹離開音樂就會有很多發自內心的邪惡行為。所以樂聲是君子用來修義的。古代天帝聽鐘卿之樂,鐘卿不離院,而青博士聽琴瑟之樂,不離身旁。這是為了培養正直的品格,防止通奸。淫亂的出現是從無禮開始的,於是聖人的帝王之事就讓人只聽雅頌的音樂,眼睛只看顯尊嚴的禮儀,腳步只顯恭敬的樣子,嘴巴只說仁義的道理。這樣,君子整天高談闊論,不正當的東西是沒有機會侵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