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以來,王詵把抗戰老兵當親人,行程約2萬公裏,組織90余次關愛抗戰老兵活動,向他們贈送“致敬基金”4.5萬余元,帶動230余人參與關愛老兵,先後被評為“中國好人”、“湖南好人”。他說:“只要每個人都獻出壹點愛,愛的火焰就會越燒越旺,社會就會變得和諧美好。”
“奉獻的人生是最幸福的”
“我覺得專註的生活是最幸福的。”面對記者的采訪,王詵脫口而出。
39歲的王詵是邵東縣建設局工程質量監督站的壹名工作人員。從65438到0998,他從部隊轉業。後來工作後,他愛上了公益。
2065438+2005年9月,有著深厚軍人情結的王詵,率先組織青少年開展尋找和關愛抗戰老兵活動。“當時抗戰老兵為保家衛國浴血奮戰,但大部分人長期無人問津,有的人過著慘淡的黃昏。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幫助他們實現願望,讓他們不留遺憾。”他說。
65438+年2月,王詵註冊成立邵東縣關愛老兵誌願者協會,並擔任第壹任會長。從此,他成了“大忙人”,尋找抗戰老兵,策劃愛心活動。每個周末和平時休息時間都是座無虛席。特別是在端午節和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王詵都是在老兵家裏度過的。
協會的運作和活動都需要錢。盡管資金緊張,王詵沒有向政府要錢。他壹邊通過網絡平臺四處“乞討”,壹邊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伸出援手。他家裏並不寬裕,每年還自掏腰包2萬多元用於照顧退伍軍人。
"王詵對老兵很慷慨,但對自己卻很吝嗇。"誌願者劉永才感慨道。
為了節省照顧退伍軍人的費用,王詵通常很節儉,買便宜的衣服。采訪當天,因為要見記者,他特意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壹件略皺的白襯衫,壹條洗白的褲子,壹雙舊運動鞋。
“愛是會傳染的。”
邵東縣仙槎橋鎮李老人,是和誌願者2016看望的抗戰老兵。當時老人已經92歲了,有兩個願望:壹是身份得到認可,二是和老伴拍壹組婚紗照。
看著奄奄壹息的老人,王詵立即行動,整理材料,上報審核。壹周後,老人的身份得到了核實和認可。隨後,組織誌願者為李夫婦拍攝了壹組婚紗照。不到壹個月後,老人如願以償地離開了人世。
王詵真誠地熱愛退伍軍人,從組織活動和收集捐款到為老人洗臉和試穿鞋子。2016年冬天的壹天,下著小雨雪,天氣寒冷。王詵開車去黑田鋪鎮給壹位抗戰老兵送木炭。路面結冰輪胎打滑,汽車失控沖進路邊水田。幸運的是,有驚無險。
“愛是會傳染的。”王詵說。在他的帶動下,邵東縣關愛退伍軍人誌願者協會的微信群從開會之初的5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237人。先後走訪了15位邵東抗日戰爭老戰士(現健在7位)和2位抗日戰爭遺孀。通過定期組織送生活用品、老兵聚會、采集老兵真跡指紋等活動,形成了向美行善的“蝴蝶效應”。
王詵還註重把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與關愛老兵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協會自成立以來,組織青少年參與關愛退伍軍人1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