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勤奮故事1:郭臺銘
郭臺銘20年前在臺灣省。他的名字不為人知,他的企業規模連臺灣省壹千個制造業都不夠。但現在他是臺灣省科技首富,公司遍布歐美。他就是臺灣最大的科技企業集團鴻海集團的老板郭臺銘。對於鴻海的成長過程,郭臺銘曾說:阿裏山(臺灣省最著名的風景)的神木之所以這麽大,是4000年前種子落入土壤時就決定了的,直到4000年後才知道。?
回顧鴻海的成長過程,恐怕只有郭臺銘能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郭臺銘出生於1950,他是家裏的老大。由於家境貧寒,郭臺銘於65438年至0966年入臺?中國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學習,工作,學習,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臺銘在復興輪船公司做推銷員。1973年2月,郭臺銘投資新臺幣65438+萬元,與友人在臺北縣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膠產品。
然而,壹年後,由於經營不善,原股東逐壹退出,公司成為郭臺銘的全資公司。當時黑白電視在臺灣剛剛興起,郭臺銘就是靠制作黑白電視的選臺按鈕起家的。此時的鴻海還只是壹個30萬新臺幣規模的小公司,員工只有15人。1975,由65438更名為鴻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0977,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郭臺銘隨即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後來又陸續投資建立電鍍部門和沖壓廠。
20世紀80年代,當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時,郭臺銘依靠其成熟的模具技術專註於連接器、外殼等產品。量大價低?競爭策略,快速占領市場。1982公司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郭繼續投資65,438+06萬元進入電腦線纜組裝領域。1985年,郭在美國成立分公司,開始開拓臺灣省以外的市場,並創立?富士康?品牌。至此,郭臺銘已經成功地創造了他的?連接器王國?。白手起家的目標轟轟烈烈,目標明確。從鴻海創業開始,郭臺銘的目標就很明確,那就是做臺灣省第壹、亞洲第壹、世界第壹。
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目標,他創立了自己的經營理念。郭臺銘叫鴻海?四流的人才,三流的管理,二流的設備,壹流的客戶?他首先要做的是選擇客戶。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曾經在美國開著自己的車,住著汽車旅館,壹天12美元,走遍了美國52個州中的32個州,和世界各大廠商做生意。自進入個人電腦領域以來,鴻海的客戶鎖定了IBM、英特爾、康柏、戴爾等世界級廠商。為了獲得康柏公司的訂單,郭臺銘幹脆投資在康柏總部旁邊建了壹個成型機廠。只要康柏有新的設計,當天就能看到型號,最終贏得了康柏的長期訂單。為了鞏固與這些大制造商的關系,郭臺銘堅持不做自己的品牌,而只做零部件供應商。可以說是這些大廠的訂單成就了鴻海今天的格局。
據說現在全球每五臺電腦中就有壹臺安裝了鴻海的產品。但是光有客戶是不夠的。郭臺銘依靠自己的努力工作。自從他創業以來,他壹直是個工作狂。郭臺銘認為自己應該是第壹個上班的人,最後壹個下班的人,所以他堅持每天至少工作15小時。即使晚上下飛機,他也會馬上到公司,加班到半夜是常事。?優先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是鴻海員工永遠銘記的廠訓,也是鴻海成功發展的秘訣。為了在競爭激烈的世界高科技產業中生存和發展,郭臺銘創造了CMM的運作模式,從?自制零件,模塊化零件,快速物流?組裝,再加上電子信息流連接全球客戶,從而實現?交貨準確,質量好,成本低?領域。
在企業管理方面,郭臺銘像軍隊壹樣管理工廠,重視紀律,註重細節。郭臺銘用人的口頭禪是:?不管高科技還是低科技,會賺錢的都是好技術。。為了獲得高回報率,他用人唯才,獎懲分明。對於優秀的員工和技術骨幹,郭臺銘從不吝嗇,給予巨額獎金。近年來,鴻海員工每年年底聚餐,郭臺銘提供的獎品總值高達數億元新臺幣,頭獎高達數千萬。但他總是把競爭對手當成敵人。難怪臺灣省科技界都這麽稱呼他?英雄?。所以,雖然鴻海集團近年來的分紅壹直居高不下,郭臺銘也成為股東們熱烈追捧的對象,但郭臺銘和鴻海壹直都在其中?形象不好?的行列。
作為世界級企業的總裁兼董事長,郭先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整天策劃,生意糾結。然而,無論他馳騁四方,天涯海角,思鄉之情不盡,心不變。為了改變家鄉偏僻閉塞的自然環境,促進經濟騰飛。多年來,郭先生慷慨捐助654.38+07萬余元,先後為家鄉建設了“萬方橋”、“牛土路”、“富錦橋”、“葛灣小學”、“富康新優果示範園”,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註入了強大活力。所有的鄉親都拍手稱贊。郭先生白手起家30年來,企業資產從最初的30萬元,到市值3000億元(新臺幣),翻了100萬倍,個人身價早已達到23億美元。但郭先生努力工作的本色從未改變,在商界以“挖”著稱。郭先生說:我不會把錢花在個人享受上。我更感興趣的是把錢投資到對公眾有益的領域。
在過去的幾年裏,郭先生在各省、市、縣和鄉鎮捐贈了8000多萬元用於教育、幫助殘疾人、修路、飲水和抗擊非典。他的情操和品格令世人敬仰。正如家鄉壹位詩人所賦:“光榮的兒子是家鄉的光榮,他的豐功偉績使海月永垂不朽。”
郭臺銘,出生於1950,山西省澤州縣南嶺鄉葛灣村。他於1974在臺灣創立鴻海企業集團,於1988在中國大陸創立富士康企業集團。* *在全球擁有超過65438萬名員工和分支機構。2000年被《天下》雜誌評選為“最受贊賞的企業家”。2001年6月,被世界權威的《福布斯》雜誌列為“全郭臺銘和葛灣村的孩子玩億萬富翁”並四次獲得“臺灣省科技首富”;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高科技企業100強”第三名。2002年,位居中國企業出口第壹名。
作為世界級企業的總裁兼董事長,郭先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整天策劃,生意糾結。然而,無論他馳騁四方,天涯海角,思鄉之情不盡,心不變。為了改變家鄉偏僻閉塞的自然環境,促進經濟騰飛。多年來,郭先生慷慨捐助654.38+07萬余元,先後為家鄉建設了“萬方橋”、“牛土路”、“富錦橋”、“葛灣小學”、“富康新優果示範園”,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註入了強大活力。所有的鄉親都拍手稱贊。郭先生白手起家30年來,企業資產從最初的30萬元,到市值3000億元(新臺幣),翻了100萬倍,個人身價早已達到23億美元。但郭先生努力工作的本色從未改變,在商界以“挖”著稱。郭先生說:我不會把錢花在個人享受上。我更感興趣的是把錢投資到對公眾有益的領域。
在過去的幾年裏,郭先生在各省、市、縣和鄉鎮捐贈了8000多萬元用於教育、幫助殘疾人、修路、飲水和抗擊非典。他的情操和品格令世人敬仰。正如家鄉壹位詩人所賦:“光榮的兒子是家鄉的光榮,他的豐功偉績使海月永垂不朽。”2006年十大經濟人物之壹的沈南鵬,10月26日因為如家10登上納斯達克,沈南鵬再次成為年度焦點。5438年6月+2003年2月,當沈南鵬作為攜程的創始人在納什敲響攜程的開市鐘時,就已經引起了國內IT界和VC界的關註。不同的是,他這次梅開二度,身份悄然變成了全球最大VC紅杉資本的中國合夥人。
事實上,自2005年9月沈南鵬和張帆(德豐傑全球基金前董事)創立紅杉中國以來,紅杉不僅投資了新的互聯網行業,如奇虎、優視、51.com,還在短短壹年多的時間裏廣泛押註TMT(科技、媒體和電信)、農業和保險。到目前為止,紅杉已經投資了多達20家公司,包括亞洲傳媒、利農集團和紅杉最近投資750萬美元的卡通公司湖南鴻蒙。
據信,繼奇虎第二輪3500萬美元融資後,紅杉中國投資的Youshi.com也將於近期獲得總額2000萬美元的第二輪融資。39歲的沈南鵬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學士學位)和美國耶魯大學(商學院碩士學位)。他是知名的中學數學競賽冠軍,大學期間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學生會主席。後來,他在德意誌銀行和花旗銀行的投資銀行部門工作了8年多。1999年,他和梁建章等人用200萬創立攜程,並出任總裁兼首席財務官。目前,他除了是紅杉中國的創始人和負責人之外,還是如家酒店的創始人和聯席董事長,也是分眾傳媒的個人投資人和董事。
成功人士的勤奮故事2:王永青
15歲小學畢業後,王永青成了壹家小米店的學徒。第二年,他用父親借的200元錢做本金,開了壹個小米店。為了與隔壁的日本米店競爭,王永青花了很多時間。當時的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賣的大米中夾雜著米糠、沙粒、鵝卵石,對買賣雙方來說都不足為奇。王永青有壹個額外的想法,每次在賣大米之前都要把大米中的雜物分揀出來。這項額外服務很受顧客歡迎。
王永青主要在國內銷售大米。他在筆記本上詳細記錄客戶家裏有幾口人,壹個月吃多少飯,什麽時候發工資。算算客戶的飯要吃完了,再送上門;等到客戶發了工資,再去家裏收米錢。
他給顧客送米的時候,不僅僅是送。他先幫人把米倒進米缸裏。如果米缸裏還有米,他會把舊米倒出來,把米缸刷幹凈,再把新米倒進去,把舊米放在上層。這樣大米就不會因為老化而變質。很多顧客被他的小舉動深深打動,決心買他的大米。就這樣,他的生意越來越好。從這個小米鋪開始,王永青終於成為今天臺資行業的領軍人物?龍頭老大?。後來他說起開米店的經歷,感慨地說:雖然當時沒有管理知識,但是為了服務好客戶,做好生意,我覺得掌握客戶需求是必須的。沒想到的是,壹點點追求實際需求的想法,竟然可以作為起步的基礎,逐漸擴展到職業生涯管理的邏輯中。?
這個故事深深地激勵了我,甚至感動了我。同樣是賣大米。為什麽王粲永清的生意做到這種程度?關鍵是他用心了!研究客戶,研究客戶的心理,研究客戶的需求,研究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不是簡單的把簡單的產品賣給客戶,而是把客戶的需求變成我們自己的服務項目,和產品壹起送給客戶。
由此可見服務的價值。顧客也可以從其他米鋪買米,但如果從王永青的米鋪買米,就會覺得自己的收入超過了產品的價值,這就是服務。感動服務不僅僅是壹個微笑所涵蓋的,它融入到工作的每壹個細節中。如果衡量的話,衡量的標準是:妳在與客戶溝通的每壹個環節,是否都認真考慮了客戶的便利和利益?我們要明白的是,在當今技術高度發達、產品趨同的情況下,壹個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有超越產品的理由,讓客戶願意加入進來。只有願意給別人方便,給別人好處,給別人溫暖,給別人服務,才能創造企業的獨特魅力,贏得客戶的心。
成功人士的勤奮故事3:李嘉誠
李嘉誠三歲的時候,家道中落。後來,他的父親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剛上中學幾個月的李嘉誠輟學了。在戰亂年代,李家孤兒寡母的生活很艱難。李嘉誠是家中長子,要幫母親承擔家庭生活的重擔。壹個茶館老板很同情他們,收留了16歲的肖家成做茶館裏熱茶的服務員。茶館會在天亮前開門,午夜才能休息。蕭家成也抱怨過自己的命不好,甚至希望有壹天日本人的槍會走火,打死他。直到壹次事故,他才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為太累了,值班的時候不小心把開水灑在了地上,把客人的衣服弄濕了。李嘉誠非常緊張。他等待著客人的掌摑和老板的訓斥。但他沒想到的是,客人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反而壹次次為他開脫,為他求情,請求老板不要解雇他。
?沒關系。我覺得這孩子很有前途。只是以後要記住,做什麽事都要小心翼翼,不專心怎麽做?
李嘉誠把這些話記在心裏,之後,他把它們?謹慎?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久而久之,他其實養成了壹種眼光,壹個人的職業、性格特征、生活習慣、為人處事,壹下子就能猜到。這壹切對他後來的職業生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隨後,李嘉誠辭掉服務員的工作,從壹家塑料廠的業務員做起,壹直幹到業務經理。三年後,20歲的他準備幹壹番大事業。白手起家,他在維多利亞港附近的壹條小溪邊租了壹間陰暗的小作坊,買了壹臺舊印刷機,創辦了它?長江塑料廠?。隨後,經過反復調查,他認為塑料花的市場需求很大,於是大量生產,給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30歲的李嘉誠已經成為千萬富翁。在塑料花暢銷全球的同時,李嘉誠敏銳地意識到,越來越多的人湧向這個行業。美好的時光很快就會過去?如果不調整,後果不僅是?濺內褲?是的。有人認為他過於保守,但他認為這是做生意必備的品質,就是謹慎和遠見。
然後他找到了房地產。60年代中期,內地的情況讓香港人人心惶惶,有錢人紛紛出逃,爭相廉價出售產業。李嘉誠在建的大樓也被迫停工。如果按當時的房地產價格計算,他是徹底全軍覆沒了。但他冷靜應對,認真分析了形勢。相信內地壹定會恢復穩定,香港壹定會進壹步繁榮發展。當別人大量拋售房產時,李嘉誠反其道而行之,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購買房產。朋友們都勸他不要做傻事。他說。在知道不會虧錢之前,我是不敢買的。男人害怕風險。
李嘉誠又成功了。上世紀70年代初,香港房地產價格開始回升,他從中獲得了雙倍利潤。到1976,李嘉誠公司的凈產值已經達到5億多元,成為香港最大的中資房地產行業。此後,李嘉誠穩步上升,成為全球最富有的華人。成功就是重復簡單的事情。
著名的全國營銷大師即將告別營銷生涯。應行業協會和社會各界邀請,他將在全市最大的體育館發表告別演說。
那壹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急切而焦急地等待著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推銷員發表精彩的演講。當幕布緩緩拉開時,壹個巨大的鐵球懸掛在舞臺中央。為了這個鐵球,舞臺上搭起了高高的鐵架。
壹位老人走了出來,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站在了鐵架子的壹側。他穿著紅色運動服,腳下是白色膠鞋。人們驚訝地看著他,不知道他要做什麽。這時,兩個工人,扛著壹把大錘子,放在老人面前。主持人接著對觀眾說:請兩位強人上臺。很多年輕人都站了起來,壹眨眼的功夫,其中兩個很快就跑到了臺上。老人接著給他們講了規則,讓他們用這個大錘子敲打懸掛著的鐵球,直到它擺動起來。
壹個年輕人抓起錘子,把自己扯開,掄起大錘,用盡力氣朝掛著的鐵球砸去。壹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掛球紋絲不動。他壹個接壹個地用大錘擊球,很快就氣喘籲籲了。另壹個人也不示弱,拿起大錘,把掛著的鐵球敲得叮當響,但鐵球還是壹動不動。吶喊聲漸漸從觀眾中消失,觀眾似乎覺得沒用,就等著老人做出解釋。
平靜的回到了會場,老人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了壹把小錘子,然後認真的面對著巨大的鐵球。他用壹把小錘子對準鐵球?董?敲壹次,然後暫停,再用小錘子?董?有人敲門。人們奇怪地看著它,老人是那樣的?董?敲壹次,然後暫停,連續做。
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會場已經開始騷動了。有的人幹脆大喊大叫,大罵不止,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不滿。老人仍在不停地拿著錘子工作。他似乎根本聽不到人們在喊什麽。人們開始憤怒地離開,會議上出現了大量空缺。留下來的人似乎喊累了,會場漸漸安靜下來。
老人接著講了大概四十分鐘後,坐在前面的壹位女士突然發出壹聲尖叫:球在動!?到了剎車時間,會場立刻鴉雀無聲,人們全神貫註地看著鐵球。球小幅度擺動,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還在錘打,人們似乎聽到了錘子擊球的聲音。掛球在老人的錘打中,越蕩越高。它拉著鐵架子?哞哞。,其巨大的威力強烈地震撼了在場的每壹個人。最後,場上爆發出壹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慢慢地把小錘子放進了口袋。
老人說話了。他只說了壹句話:在成功的路上,妳沒有耐心等待成功,所以妳要用壹生的時間耐心面對失敗。
成功人士勤奮故事相關搜索內容:
1.成功人士勤奮的故事
2.現代成功人士的勵誌故事
3.名人勤奮和成功的故事
4.關於成功人士的勵誌故事
5.外國名人勤奮和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