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覺得,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必須拼命做加法,要有更好的素材,要有廣泛的人脈。
但當名利已得,但欲望難遂,才發現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其實人生的後半輩子,壹定要學會從生活中減法,放下該放下的,才能活得輕松。
早在175年前,美國作家、哲學家梭羅就在他的《瓦爾登湖》壹書中告訴了我們“減法”的智慧。
梭羅日出日落來到位於家鄉邊緣的瓦爾登湖,遠離世俗的委屈和煩惱。獨居兩年後,他明白了生活的本質是壹個“化繁為簡”的過程。
真正的自由,只有從生活中“減去”壹些不必要的東西,才能享受到。
01
減少物欲,以免成為負擔。
村上春樹曾說:“任何人想要的比他需要的多,都是貪婪的,越是貪圖,身心就會越疲憊,很難有快樂。如果妳能簡單的生活,妳的心就不會隨著物欲波動。”
每個人都在為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而奔波,但因為物質欲望在不斷變化,總是得不到滿足,所以生活必然更加艱辛。
人生短暫,妳只需要兩三樣東西,何必貪心呢?如果妳能減少不必要的物欲,那麽生活可能會變得不壹樣。
1845年3月的壹天,梭羅丟下壹切,只身前往瓦爾登湖。
他告別了大房子,告別了繁華都市,只是在湖邊搭了壹間簡易小屋作為棲身之所。
梭羅不再期待過去的物質享受。除了壹張床和壹張桌子,房間裏沒有多余的家具,壹日三餐只是稀飯和蔬菜。
平日裏,他在湖邊耕種幾畝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閑暇時,他安靜地讀書寫字,享受壹個人的愜意時光。
梭羅減少了對物質的需求,不再珍惜名利。當他沒有這些負擔時,他就能享受生活。
物欲是壹個充滿不滿的無底洞。不斷的追求只會讓妳陷入其中,人生終將失去趣味和色彩。
物欲橫流的社會,只有回歸自然,腳踏實地,才能雲淡風輕。
看過壹部美劇叫《壹個購物者的自白》。
女主角麗貝卡是個唯物主義者。她認為有錢就意味著比別人有錢。
於是麗貝卡用瘋狂購物來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她不僅花光了所有的工資,還欠了很多債,最終導致她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
過多的物欲,非但沒有給她物質上的享受,反而成了負擔。
有壹句話是這樣說的:“對於壹個人來說,物質的追求沒有任何真正的意義。減去它就是減去生活中的負擔。”
生活的富足從來不會因為妳擁有的多而讓妳幸福,而是因為妳擁有的少而讓妳活得更精致。
每個人的基本需求都不復雜。再好的東西都不能為生活提供便利,都是在給生活增加負擔。
活得充分的人,懂得降低物欲,不過度追求財產,砍掉多余的浪費,簡單的活著。
當妳學會簡化生活,對物質的要求越來越少的時候,妳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02
只有減少執念,才能盡可能的舒服。
煩惱有很多種。不粘我,就沒有煩惱。如果妳堅持以我為根,妳就會有煩惱。
人生千千萬萬悲傷的根源,永遠離不開“執念”二字。
壹個人壹旦有了執念,就會執著於過去,為各種遺憾感到難過和痛苦。
梭羅在去瓦爾登湖之前處於人生低谷,壹切都不盡如人意。
他在雜誌社工作,苦心寫作,卻無人賞識。他每天都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只能痛苦地活著。
壹次意外,他愛上了壹個女孩,但他的哥哥也喜歡她。為了不讓家庭破裂,他選擇了沈默和逃避。
在那段時間裏,梭羅感到命運多舛,抱怨上帝為何如此對待他。結果他經常郁郁寡歡,郁郁寡歡,導致了他的重病。
在與病魔鬥爭的這段時間裏,他突然意識到,既然有些東西不能強求,那麽不妨試著放下,與那些得不到的人和事說再見。
大病初愈後,他決定親近自然,回歸純樸,於是放棄壹切,來到瓦爾登湖隱居。
沒想到,當他不再執著於自己失去的得不到的,而去面對當下的時候,生活突然變得精彩起來,煩惱自然也就消失了。
梭羅清空了他頭腦中的執念,看清了許多事情。相反,他心胸寬廣,能夠盡情地擁抱這個世界。
林清玄裏有壹句話:“要想享受快樂,唯壹的辦法就是守住自己的小世界,洗滌心靈,放下執念,從容不迫。”
生活中,有求必應,不斷後悔,是壹種常態。
如果妳把它們放在心裏,苦苦掙紮,執念越重,傷害越深。
妳手裏握的沙子越多,妳就越痛苦。還不如擡起來。
很多時候,讓自己被執念所困,傷痕累累。還不如把過去清了,讓愛恨隨性。
懂得減少執念,與自己和解,才能讓自己心安。
03
只有減少社交,才能減少消費。
李嘉誠曾經說過:“當妳不夠強大,不夠優秀的時候,不要花太多時間去社交,去參加各種聚會。妳應該多花點時間讀書,提升自己,妳的世界會變得更大。”
有時候,我們盲目地壹頭紮進人群,以為可以減少孤獨感,爭取更多的人力資源。
但是過多的社交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來維持,還要偽裝自己,刻意討好別人。
付出如此巨大的社會成本,最後得到的最多的是壹段無效的感情,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只會不斷消耗。
梭羅年輕的時候,和很多人壹樣,活躍在社交圈裏。為了合群,他總是迎合別人,偽裝自己,試圖贏得更多的人脈。
梭羅也會精挑細選禮物,逢年過節親自登門拜訪,維持兩人的關系。
在與人相處時,梭羅總是害怕不小心讓別人不高興。
梭羅認為他很有思想,大家早就把他當成了最好的朋友。但當他家裏遇到困難,急需用錢的時候,他就向朋友圈借錢,卻很少有人願意幫他。
梭羅突然意識到,當妳軟弱的時候,認識任何人都是沒有用的,很多社交活動都是無效的。
後來,梭羅隱居在瓦爾登湖,不再絞盡腦汁與人交流,而是專心寫作,過著美好的生活。當他不在社交場合浪費時間的時候,留下更多獨處的時間來增加內涵,才發現生活原來可以這麽豐富多彩。
因為妳不需要不必要的禮貌和迎合來維持關系,也不需要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不必要的社交上來過純粹的生活。
余華在《細雨中呼喚》中寫道:“我不再假裝有很多朋友,而是回歸孤獨,和真正的我開始了孤獨的生活。
人生最大的錯覺就是朋友多路多,以為人脈越廣,吃的就越多。
然而,活著的真正意義從來不是妳認識誰,而是妳是誰。
與其在無效的社交上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為什麽不投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很多時候,當壹個人的內心足夠豐富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對妳溫柔。
04
約書亞在極簡主義中說:“找到我們想要的生活,並不意味著保留壹切。相反,當我們把我們擁有的物品數量減少到壹個適當的水平時,我們就可以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來。”
後半輩子,學會從生活中減法,主動放棄,才是對自己真正的愛。
只有減少不必要的物欲,懂得化繁為簡,才能輕松。
只有減少過多的執念,懂得與自己和解,才能享受生活。
只有減少無效的社交,給自己留有余地,才能提升自己。
人生如船,妳我都是船夫,背負太多只會讓人生的旅途更沈重。
人生,越簡單越高級,當妳能卸下各種包袱,就能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