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分三個方面,從花草樹木到蟲魚鳥獸,再到對故鄉的回憶,都是感性的。其中,我感受到了他對生活的熱愛,他能聊起生活的瑣事,態度和藹,像流水壹樣自然流暢。
“春雨滿堂兒菜,秋風平豆花”在汪曾祺身上體現了傳統文人的情懷與儒雅。他熱愛真實而平凡的生活,總能在平淡的大自然中找到生活中獨特的美和趣味。
草木有靈。
王老筆下的花草樹木,充滿了靈性和生命力。花兒很美,草是綠色的,樹是深綠色的,壹切都充滿了活力。
比如《葡萄月令》中,王老就用擬人的手法來描述葡萄的生長過程,非常有趣。
壹月,大雪紛飛,葡萄睡在白雪覆蓋的地窖裏;二月,葡萄從地窖裏出來,有的葉尖已經長出了嫩芽,吐出了指甲那麽大的蒼白的小葉。它不能等待;三月,葡萄上架,葡萄藤舒展,清涼快速;四月,葡萄澆水就喝水,很神奇。真的是喝酒!.....就像壹個孩子在吮吸。.....八月的葡萄是彩色的,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葡萄采摘後,九月的果園看起來就像壹個生過孩子的少婦,安靜、快樂、慵懶。
在王老的筆下,葡萄就像壹個正在成長的小生命,他的字裏行間充滿了成長的喜悅和對生命的無限熱愛。
比如,王老在《人生》中這樣描述生長在煤堆裏的芋頭:“沒有土壤,沒有肥料,只下壹點雨,它就長出幾片大大的綠葉,在微風中歡快地搖曳。”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讓讀者喜出望外:逆境中成長的綠色,讓人看到了生命的活力。
汪曾祺作品中的花草樹木既是文章內容的點綴和背景,又是生動的主角。他對它們的細致描寫和觀察,是出於對它們樸素的愛,他對這些花草的欣賞和尊重,體現了王老自己的人生觀,即對生命的關註和熱愛。
深情的鳥獸
在汪曾祺的作品中,有許多動物描寫,如各種鳥、昆蟲、魚等。在王老的作品中,它們不僅僅是生物意義上的動物,它們都是靈氣。
比如花園裏描述的天牛,有玫瑰色,有玫瑰香味,很溫柔:“這個小生物完全像壹個受過教育,珍惜自己地位的紳士。他不慌不忙,雖然他有翅膀,但他從來不想飛。”作者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把“脾氣不好”的天牛形象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讓人忍俊不禁。
王老也形容屠奉三,說它蠢,笨。看起來他對它相當反感,但在他的話語中,卻透露出它的天真與可愛。這些昆蟲個性十足,在王老筆下栩栩如生,想象力豐富。
他還寫道“蚱蜢有鞘翅,鞘翅中有膜翅。”甚至觀察到“膜翅是淡淡的粉紅色,非常漂亮。”我們不得不驚嘆他細致的觀察和細致的筆觸。
萬物皆有靈,王老對它們傾註了濃厚的感情。對花、樹、鳥、蟲、魚、獸的細致描寫,體現了王老對自然的興趣和眾生平等的觀念。
故鄉的愛
王老的家鄉高郵是水鄉,在斯裏蘭卡土生土長,家鄉的風土人情對他影響很大。在王老的散文中,出現了許多對故鄉的描寫,那裏有他童年的美好回憶。
比如在文章《花園》中,他回憶了童年時美麗可愛的花園。“每當家像壹個概念壹樣浮現在我的記憶中,它的顏色是最深的。”“如果說我的臉上從小就有紅色,那是來自那個花園。”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充分揭示了他離開家鄉多年後對家鄉的向往。就像他說的:“人的壹生中最深的感情是故鄉,是父母,是童年。離家很遠,但家鄉的聲音還在耳邊。而水給妳帶來了壹絲家的氣息,劃妳的船三百裏,無論妳走到哪裏,妳的故鄉都不會被忘記。”
除了家鄉的風光,家鄉的人和美食也在王老的作品中得以還原。比如鹹鴨蛋,是壹種普通的食物,但在王老的筆下,油油的,好吃的,讓人垂涎三尺。家鄉也有軟軟的燒餅。我的家鄉很瘦很瘦,但是吃起來很韌很軟,很好吃。
王老也寫過家鄉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比如做燒餅的吳大河,還有壹個外人認為平靜幸福的家庭。但他有他的痛苦和不堪,以至於妻子最後拋下嬰兒離家出走,讓人覺得既可憐又可恨。
雖然是小事,但在王老的作品裏,有對人的理解,有對生活的感悟。他的文字平和安寧,卻能讓人感受到壹種普通卻愉悅的生活意境,淡淡的,不經意間綿延,直達人心。
王老的作品題材廣泛,從詩詞花鳥魚蟲到世俗人情,形形色色的人物,從陽春白雪到下裏巴人。在他眼裏,什麽都不能進,什麽都不能說。雖然內容多變,但卻蘊含著壹種美,那就是生活的美。我想這源於他對文學創作的獨特理解:“我認為作家的職責就是給讀者歡樂,讓他們覺得生活是美好的、詩意的、享受的。”這樣他會覺得自己應該活得更好,更高尚,更美好,更有詩意。"
王老的壹生並不順利,但他並沒有消沈屈服。他仍然熱愛這種悲慘的生活。他不喜歡透露“苦澀”的信息。他更喜歡聽其自然。他的文章顯示了他樂觀頑強的生活態度。正如他在文章中寫道:“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有趣的東西,來不及去享受。哪來的時間生氣?”"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