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了解仁波切
根據佛教智慧的功能不同,可分為五種,即大圓鏡智慧、平等智慧、妙觀智慧、圓滿智慧、法身智慧。
認識論認為八種感覺轉變為五種感覺。中宗和金剛乘認同五蘊轉化為五智五佛,不認可博學家的“八識”。
大圓鏡智慧是五蘊中的“色蘊”轉化為智慧。人體的五官屬於色身(物質),觸覺遍布全身。眼根(視神經)、耳根(聽覺神經)、鼻根(嗅覺神經)、舌根(味覺神經)、體根(觸覺神經),是眼識、耳識、鼻識、體識的基礎,屬於精微色體。五官的作用是直覺,沒有思維活動。當妳成佛的時候,五種精微的顏色,五種彼此密不可分的感官,通過修煉和凈化轉化為智慧。這種智能被稱為“圓鏡智慧”,因為它在外觀上沒有區別,比如壹面鏡子呈現出壹個影子。有圓鏡和智慧的擬人化的佛被稱為如來,在密宗佛教中照耀整個金剛。
“接受”是人的身心的感官功能。自然界中,有三種感覺身心舒適愉快的“快感”,感覺不舒服不愉快的“痛苦”,感覺不苦不樂,不喜不恨的“中性感覺”。凈化後的覺悟,成佛時轉化為“等智”。因為壹個蘑菇苦樂的感覺源於錯誤的意識,苦樂的幻覺消失了,各種感覺變得完全壹樣,壹切規律都是平等的,世間榮辱得失愛恨苦樂生離死別所引起的不同感覺完全消失了。這個境界就是佛的“等智”。化身等智的佛,稱為“寶生佛”。眾生的苦是苦的感覺,沒有苦的感覺就是幸福。人生最珍貴的是快樂。在這種智慧中,苦樂相等,無喜無苦,故稱“等智”為“寶生佛”。
“想象”是壹種能辨別事物的具體形象和標誌,判斷事物本質的認知功能。萬物被眾生的思想分為可愛、可恨、中性,然後愛其所愛,恨其所恨。愛與恨是無緣無故而生的,各種造人行為都是由愛與恨引起的。眾生的這種區分功能,受很多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情況下,不符合客觀事物真相的妄想占據主要地位。如果沒有妄想,就不會有愛恨情仇。克服煩惱,首先要擺脫妄想,它的根源就在這裏。凈化之後,成佛的時候,這種思維就會轉化為“妙觀智慧”。形象地觀察智慧人格化的佛是阿彌陀佛,翻譯過來就是“無量光”。無量光佛所代表的妙觀智慧,本質上是無所不知的智慧。“無量光”代表了十個方向萬物的奇妙智慧。
“行雲”是超出“四運”範圍的壹切心理活動的總稱。有與心智知識相關的對應線,也有與心智知識無關的對應線(詳見《壹切放棄論》)。經過凈化,行為的本質轉化為“處事的智慧”或成佛時的“處事的智慧”。其擬人化的佛是“萬物成佛”或“萬物不成佛”。因為“動作蘊涵”與行為和動作直接相關,其轉化的智能稱為“動作智能”。
“識積”是各種知識的總識積,包括五官的識積,只是官識和色身轉化為圓鏡智慧,所以這裏所說的“識積”是指第六識。“心識”的“心”不是五臟的“心”,“心識”的根不是“肉心”。眼識來自眼根,耳識來自耳根,等等。前五感的物質載體是自己的“根”,而心的第六感沒有固定的物質載體“根”,是“依前五感而生”(全部放棄理論),即關於顏色的心來自於眼睛知識,關於聲音的心來自於耳朵知識等。,等等。心靈對色、聲、香、觸的認識依賴於眼識、耳識等媒介,無法直接感受外界環境。頭腦有兩個功能:直覺和思考。普通的直覺往往夾雜著思維,難以識別。只有內向的直覺和本地化的直覺更容易識別。比如看到熟人,眼識只能反映這個人的體型、外貌、衣著,沒有識別判斷的功能。記住名字,識別是誰,這是心智知識的作用。“心識”是萬物的本源、核心和主體,所以“心”這個詞應該解釋為“中心”的意思。凈化後的心,成佛時轉化為法界的身智。法界的身智,其實就是理智和洞察力的智慧。“法身”是“空”。法界人格化的身智佛是“阿濟佛”,即不動金剛。
五智中的圓鏡智慧可以包括佛的色身(因為佛的色身不是真的,是智慧的顏色),法界的身智可以包括無為自性的身。因此,可以說“五智”包括了佛色和佛法兩種基本智慧,以及理量兩種基本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