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衛靈公》“子貢問:‘誰有壹句話,能做壹輩子?’孔子說:‘我原諒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貢問孔子:‘人生修養的道理,能否用壹句話概括?孔子說:‘這大概就是寬恕吧。永遠不要把妳不想要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的經典妙語之壹,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中國的《論語》,就像西方的《聖經》壹樣,是壹個民族或壹個地域文化的概括和指引。《論語》共分二十章,其中顏元篇主要講述孔子對“仁”和“恕”的解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強調的是人要寬恕他人,提倡“寬恕”的原則。只有這樣,人性才能得以彰顯。“恕”是“仁”的否定表達,它的肯定表達是“欲立則立,欲達則達人”。孔子解釋的仁是以“愛人”為核心的,這種愛人的行為當然也包括原諒別人。《論語》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這句話揭示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孔子說,人要以自己的行為作為參照來對待他人。人要有寬廣的胸懷。與人交往,不要心胸狹窄,要大度,要原諒別人。如果把自己討厭的東西推給別人,不僅會破壞和別人的關系,還會讓事情陷入僵局,壹發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個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關註自己的存在,還要關註別人的存在。人與人是平等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