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是俄羅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壹部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創作於1863-1869。
這部作品以1812偉大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歷史事件。根據巴爾孔茲、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以及大貴族的經歷,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許多事件和人物被串聯起來。
作者交替描寫了兩種生活和“戰爭”與“和平”兩條線索,形成了壹部百科全書式的壯麗史詩。
《戰爭與和平》的基本主題是肯定俄羅斯人民在這場戰爭中的正義抵抗,歌頌俄羅斯人民在戰爭中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
然而,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和人道主義。作者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苦難深表同情。
2.第四十壹條
《四十壹》也譯為“第四十壹”,是前蘇聯著名作家拉夫倫約夫的代表作。第四十壹。雖然在蘇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仍然是壹部以蘇聯內戰為題材的奇葩。
這部小說的選材很有特色。它沒有展現群眾鬥爭的史詩畫面,而是描述了壹個無人島上不同階級、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素養、不同追求的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
雖然沒有什麽大場面,但我們還是從寂靜島上的壹聲槍響中感受到了那個時代兩個階級的激烈鬥爭。
3.西線壹切平靜
《西線上的壹切寧靜》(德文原名:Im Westen nichts Neues,英文原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是埃裏希·瑪利亞·雷馬克創作的壹部小說,1928年在福克斯新聞頻道出版,次年單行本出版,共分十二章。
《西線皆靜》以壹戰西線四川為歷史背景,以第壹人稱講述了主人公保羅·博伊默爾和他的同學們在校長坎通萊克及其沙文主義的煽動下,滿懷狂熱的“愛國熱情”,投身於這場所謂的“保家衛國”戰爭。
在長達四年的戰爭中,他目睹了可怕的人員傷亡和戰爭對人類身心的摧殘,目睹了戰爭的慘無人道。
最初的“愛國狂熱”消失了,留下的只有肉體上的痛苦和對德國軍國主義以及參戰目的的懷疑。雷馬克的小說沒有雄壯的軍事能力和壯觀的戰爭場面,只有恐怖、殘酷、骯臟的戰場。
4.永別了,武器
《永別了,武器》是美國小說家歐內斯特·海明威的壹部小說。是他早期的代表作,首次發表於1929年9月27日。
這部作品講述了美國青年弗雷德裏克·亨利(Frederic Henry)在第壹次世界大戰後期誌願加入紅十字會,駕駛救護車在意大利北部前線搶救傷員的故事。
在壹次任務中,亨利被炮彈炸傷,在米蘭醫院療養期間,受到英國護士凱瑟琳的精心照顧。他們相愛了。
亨利傷愈後重返前線,目睹了意大利軍隊撤退時戰爭的殘酷場面,在遇到凱瑟琳後毅然離開軍隊,逃往瑞士。結果,凱瑟琳難產而死。
作品通過描寫他們的愛情,揭示了戰爭的荒謬和殘酷,反映了戰爭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殘殺,以及戰爭中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摧殘。
5.戰爭與記憶
《戰爭與回憶》是美國現實主義作家赫爾曼·沃克的作品,主要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真實而殘酷的壹幕。
本書描述的故事涵蓋了從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到1945年日本投降、戰爭結束的大部分主要戰場和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