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格言 - 人類最早的語言是

人類最早的語言是

楔形文字,源於拉丁語,是壹個由cuneus和forma組成的復合詞。楔形文字也叫“釘頭字”或“箭頭字”。古代西亞使用的文字多刻在石頭和泥板上(泥磚)。筆畫呈楔形,很像釘子或箭頭。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銅時代的蘇美爾人用泥板以圖畫的形式記錄賬目。漸漸地,這些符號演變成了表意符號,那些無法描述的東西,用任何指定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且蘇美爾人也用它來表示聲音,幾個表意文字合在壹起可以表示壹個復雜的單詞或短語,這就使得很多符號變得多余。楔形文字最初是從上到下直寫,後來從左到右橫寫,所以所有的楔形符號都轉了90°,從豎寫變成橫寫。因為右手握筆,從左向右水平書寫,楔形筆畫的粗端在左邊,細端(釘尾)在右邊。蘇美爾楔形文字的符號和筆記。經過巴比倫人、亞述人和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革,它成為壹種半音節文字。為文字發展史做出了貢獻。楔形文字符號約有500種,其中許多符號具有多重含義,其“確切含義”只能根據上下內容來確定,這使得楔形文字系統比後來的拼音文字系統更難掌握。然而,兩千年來,楔形文字是美索不達米亞唯壹的書寫系統。到公元前500年左右,這種文字甚至在西亞大部分地區成為壹種常見的商業交流媒介。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楔形文字泥板或銘文,從19世紀開始陸續被翻譯,從而形成了壹門研究古代史的新學科——亞述學。

[編輯本段]出處

1.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都發源於西亞的亞美尼亞高原。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這裏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蘇美爾人。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蘇美爾文明,而最能體現這壹文明特點的就是他們的文字——楔形文字。

起初,這種文字是象形文字,漸漸地,這種象形文字發展成了蘇美爾的表意文字,由壹個或幾個符號組合起來表達壹種新的意思。比如“口”就是動作“說”;用代表“眼睛”和“水”的符號來表示“哭”等等。隨著文字的普及,蘇美爾人幹脆用壹個符號來表示壹個聲音,比如“箭頭”和“生命”在蘇美爾語中是壹樣的,所以他們用同壹個符號“箭頭”來表示。後來又增加了壹些限制性的偏旁符號,比如在人名前加壹個“倒三角”表示是男人的名字。這樣,這個書寫體系就基本完成了。

蘇美爾人用蘆葦桿、骨棒和尖呈三角形的木棒作為筆,在濕粘土制成的泥板上書寫,字體自然形成楔形,因此這種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

為了長期保存泥板,需要在燒制前進行幹燥。這種燒制的泥板文書不怕蟲蛀,也不會腐爛,經得起火。但美中不足的是泥板很重,每塊重壹公斤左右,每次看壹塊都很難走動。截至目前,出土的泥板近百萬塊,其中最大的長2.7米,寬1.95米,可謂巨著!

楔形文字是蘇美爾文明的獨創,最能體現蘇美爾文明的特點。楔形文字對西亞許多民族語言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巴比倫尼亞、亞述、赫梯、敘利亞等西亞國家都曾將楔形文字稍加修改,作為自己的書寫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創造的字母也包含楔形文字元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然而,由於其極端的復雜性,它在1世紀完全消失了。在古代蘇美爾,經常看到有人用蘆葦或木棍制成的三角尖筆在泥板上寫字。這個字從左到右橫著寫,每壹筆總是由粗到細,像壹個木楔。這是蘇美爾人留給後來西方文明的三件珍貴禮物之壹。

2.楔形文字是如何起源的,壹直是人類文化史上的壹個未解之謎。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將近兩個世紀。很長壹段時間,以下兩種觀點占了上風。

傳統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楔形文字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特殊的漁獵生活方式。這是壹個普遍的觀點,西方大多數百科全書都持這種觀點。

有學者持不同觀點,認為楔形文字的起源與古代蘇美爾地區發達的社會組織關系密切,前蘇聯科學院編纂的《世界通史》持此觀點。在討論楔形文字的發明時,書中寫道:“兩河流域人民文化的最大成就是文字的創造。公元前4000年中期,蘇美爾人已經有了書寫胚胎。對於行政管理來說,更需要有組織的溝通,於是這種文本的胚胎就變成了真正的文本。”以上兩種觀點長期共存,相持不下。

然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考古天文學家提出了壹個爆炸性的觀點,認為楔形文字起源於6000年前的壹次天文事件——船帆座X超新星爆發,在世界學術界引起了新壹輪關於楔形文字起源的爭論。

這個觀點起源於壹個蘇美爾專家的假設。蘇美爾研究專家喬治·米查·諾斯基(George Micha Noszky)在研究楔形文字時發現了壹個現象,即在更早的泥板上出現了同壹顆星的大量記錄,於是他提出了蘇美爾文明的起源與這顆星有關的假說。198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天文學家理查德·斯特西通過精確的計算論證了這壹假設的合理性。他認為米查·諾斯基提到的文明之星就是6000年前爆發的船帆座X超新星,這是人類歷史上能記住的最大天文事件。這顆星在今天只能勉強分辨,但在6000年前,它的光可以白天和太陽壹起發光,晚上和月亮掛在壹起,在兩河的水面上開出壹條長長的光帶。可以想象,這種神秘的自然現象對早期人類的心理影響是巨大的。他們對這顆星的敬畏和崇拜演變成了神話和宗教,關於這顆星的圖片演變成了原話。專家們真的發現,楔形文字中最早、使用最多的兩個詞是“星”和“神”,而且這兩個詞驚人的相似。

[編輯此段]發展

考古發現證實,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字最初的樣子並不像壹個楔子,而只是壹些平面的圖畫。顯然,古美索不達米亞文字,被後人稱為楔形文字,起源於象形象形文字。考古學家曾在烏魯克古城發現刻有這種象形符號的泥板,考證時間為公元前3200年左右。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錄。這種寫法簡單直觀。有時復雜的含義和抽象的概念是用幾個符號組合起來表達的,比如“眼”和“水”組合起來就是“哭”,而“鳥”和“蛋”組合起來就是“命”。這種文字是象形的。如果要表達復雜的意思,就把兩個符號壹起用,比如“天”加“水”就是“雨”的意思;“眼”加“水”就是“哭”等等。後來發展到壹個符號可以代表多種含義,如“足”“行走”“站立”,是壹種表意符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流的增多,要表達的東西越來越復雜抽象,原有的圖形越來越不適應人們的需求。所以蘇美爾人對文字進行了改造。壹方面簡化了圖形,經常用部分來表示整體;另壹方面,增加了符號的意義。比如“腳”這個符號除了“犁”之外,還可以表示“站”和“走”,而“犁”這個符號也可以表示“耕田”和“人耕田”。這樣,象形文字就發展成了表意文字,即象征意義不是用圖形直接表達而是用圖形引申出來的。

蘇美爾文字是壹步步形成的。正如我們現在所知,蘇美爾文字的形成用了65,438+0,000年。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蘇美爾人開始在石頭或粘土上雕刻圖像,作為擁有某物的標誌:要麽壹塊石頭代表壹顆“石頭的心”,要麽壹棵樹代表壹所房子。

大約500年後,從圖形到文字的進化速度大大加快。當時蘇美爾神廟的管理人員用許多標準化的草圖組合起來保存神廟的財產檔案和商業交易檔案。

這壹時期的文字雖然還有象形文字,但已經超越了用圖畫表達人和具體事物的階段,發展到用圖畫表達抽象的事物,比如壹個碗代表食物,壹個人的頭加壹個碗代表吃飯。

又過了500年,成熟的文字完全取代了舊的文字,因為到那時原始的圖畫已經變得如此系統,人們不再把它們看作圖畫,而是純粹的符號;許多這些符號不再代表特定的單詞,而是成為音節符號,可以與其他類似的符號組合形成單詞。

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蘇美爾地區的這種書寫系統達到了完全發展的階段。楔形文字符號約有500種,其中許多符號具有多重含義,這使得楔形文字系統比後來的拼音文字系統更難掌握。盡管如此,兩千年來楔形文字壹直是美索不達米亞唯壹的書寫系統;到公元前500年左右,這種文字甚至在西亞大部分地區成為壹種常見的商業交流媒介。

從蘇美爾時代幸存下來並在現代挖掘出來的楔形文字文件被復制在泥板上。這些泥板中約90%是商業和行政記錄,其余65,438+00%是對話、諺語、贊美詩和神話傳說的殘余。

蘇美爾人的對話采取的形式是兩個角色站在辯論的對立面,互相爭論——夏天對冬天,斧子對犁,或者農民對牧羊人。因為雙方都有很多可以立足的基礎,所以辯論通常沒有輸贏。另壹方面,流傳至今的蘇美爾諺語提供了壹個清晰的觀點。

壹個迷人的蘇美爾格言是這樣說的:“仆人呆的地方,壹定會有爭吵;理發師呆的地方,就有誹謗。"

楔形文字流傳到西亞很多地方,給人類帶來了文明的“火種”。公元前2007年,最後壹個蘇美爾王朝衰落後,巴比倫王國繼承了這壹遺產,取得了新的進展。同時,閃米特人的阿卡德人也根據他們語言的發音使用楔形文字書寫。直到希臘時代,每個在美索不達米亞建立統治的國家都是這樣做的。

[編輯本段]傳播

楔形文字的傳播主要在西亞和西南亞。在巴比倫和亞述統治時期,楔形文字有了很大的發展,詞匯擴大而完整,書法也更加精致美觀。隨著文化的傳播,兩河流域的其他民族也采用了這種寫法。公元前1500年左右,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已經成為當時民族交流的通用書寫體系,甚至埃及與兩河流域國家的外交往來或締結條約時也使用楔形文字。後來,由於商業的發展,伊朗高原的波斯人改進了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並逐漸把它變成了壹種先進的字母表。

[編輯此段]發現過程

1472年,壹個名叫巴洛特的意大利人,在古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旅行時,在設拉子附近的壹些古廟的破墻上,看到了壹種奇怪的、前所未有的字體。幾乎所有這些字體都有三角形的尖端,看起來像釘子和木楔。它們有的側躺著,有的向上或向下指著,有的傾斜著,看起來像尖尖的釘子。巴洛特非常驚訝。這是寫作嗎?還是別的?他帶著這個疑問回到了意大利。然而,當時沒有人對他在西亞的發現感興趣,人們很快就忘記了這件事。歐洲人不知道的是,這是楔形文字。

壹百多年後,另壹個意大利人訪問了設拉子。他是瓦萊。瓦萊比巴洛特更勤奮。他抄下了這些廢墟上的字體。後來,他在今天伊拉克的古代遺跡中發現了刻在泥板上的這種字體,於是他斷定這壹定是古代西亞人的文字。瓦萊把他的發現帶回了歐洲。他讓歐洲人第壹次認識了這麽奇怪的文字。

通過在美索不達米亞近200年的考古發掘和語言學家對大量泥板的成功翻譯和閱讀,人們終於知道楔形文字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這是壹種獨特的書寫系統,由古代蘇美爾人發明,由阿卡德人繼承和改革。巴比倫人和亞述人也相繼繼承了這壹寶貴的文化遺產,並傳播到西亞其他地區。西方人最早見到的楔形文字是伊朗高原波斯人修改的楔形文字,與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使用的楔形文字有很大不同。

然而楔形文字是如何起源的,壹直是人類文化史上的壹個未解之謎。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將近兩個世紀。很長壹段時間,以下兩種觀點占了上風。

傳統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楔形文字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特殊的漁獵生活方式。這是壹個普遍的觀點,西方大多數百科全書都持這種觀點。

有學者持不同觀點,認為楔形文字的起源與古代蘇美爾地區發達的社會組織關系密切,前蘇聯科學院編纂的《世界通史》持此觀點。在討論楔形文字的發明時,書中寫道:“兩河流域人民文化的最大成就是文字的創造。公元前4000年中期,蘇美爾人已經有了書寫胚胎。對於行政管理來說,更需要有組織的溝通,於是這種文本的胚胎就變成了真正的文本。”以上兩種觀點長期共存,相持不下。

然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考古天文學家提出了壹個爆炸性的觀點,認為楔形文字起源於6000年前的壹次天文事件——船帆座X超新星爆發,在世界學術界引起了新壹輪關於楔形文字起源的爭論。

這個觀點起源於壹個蘇美爾專家的假設。蘇美爾研究專家喬治·米查·諾斯基(George Micha Noszky)在研究楔形文字時發現了壹個現象,即在更早的泥板上出現了同壹顆星的大量記錄,於是他提出了蘇美爾文明的起源與這顆星有關的假說。198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天文學家理查德·斯特西通過精確的計算論證了這壹假設的合理性。他認為米查·諾斯基提到的文明之星就是6000年前爆發的船帆座X超新星,這是人類歷史上能記住的最大天文事件。這顆星在今天只能勉強分辨,但在6000年前,它的光可以白天和太陽壹起發光,晚上和月亮掛在壹起,在兩河的水面上開出壹條長長的光帶。可以想象,這種神秘的自然現象對早期人類的心理影響是巨大的。他們對這顆星的敬畏和崇拜演變成了神話和宗教,關於這顆星的圖片演變成了原話。專家們真的發現,楔形文字中最早、使用最多的兩個詞是“星”和“神”,而且這兩個詞驚人的相似。

來自自然科學的探索令人振奮,對楔形文字的起源提出了全新的看法。但也有不少學者質疑,壹顆新星的爆發是否真的有創造人類文明的力量。這是否意味著楔形文字與世界上其他文字完全不同?此外,來自亞述和巴比倫的考古發掘也證明了美索不達米亞確實將文字視為神聖而崇敬,認為生命的命運取決於它們。因此,他們經常隨身佩戴刻有文字的護身符,在修建寺廟或宮殿時,還經常在地基中放上刻有文字的牌匾,向上帝祈禱。這些都賦予楔形文字壹種神秘的色彩。

[編輯本段]標識

楔形文字的識別與埃及象形文字非常相似。這件事要追溯到2500年前。

那是在公元前522年3月。當時,波斯皇帝岡比西斯率領壹支遠征隊去埃及。有壹個名叫戈梅達的和尚,他假扮成皇帝的兄弟巴爾迪亞,被岡比西斯處死,並在波斯和米堤亞各地發動叛亂。叛亂持續了半年。岡比西斯皇帝在從埃及返回波斯的途中突然去世。壹度波斯貴族群龍無首此時,壹位名叫大流士的貴族通過陰謀獲得了王位。他終於平定了叛亂。為了表揚他的功績,大流士把他的叛亂記錄刻在米底亞首都阿克巴塔那(今伊朗哈馬丹)郊外的貝斯頓村附近的壹塊大石頭上。這是貝西頓的著名碑文。

貝斯頓碑文上還刻有三種文字:楔形文字、新埃蘭文字和古波斯文字。1835年,壹個偶然的機會,法國學者羅林森發現了這個碑文,並做了拓片。1843年,他破譯了古波斯文,然後與楔形文字進行對比,最終理解了楔形文字。從此,楔形文字之謎被解開了

原來最古老的楔形文字是直接從右向左書寫的。因為書寫不便,我後來把字形橫著轉了90度,改成從左向右橫著走。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發明的。早在公元前4000年,他們在開發兩河流域時就創造了這種文字。

起初,這種文字是象形的。如果要表達復雜的意思,就把兩個符號壹起用,比如“天”加“水”就是“雨”的意思;“眼”加“水”就是“哭”等等。後來發展到壹個符號可以代表多種含義,如“足”“行走”“站立”,是壹種表意符號。

後來,壹個符號也可以代表壹個聲音,比如楔形文字“星”,在蘇美爾語中聽起來是“嗯”。如果用來表示發音,和“星”字的本義無關,只表示發音,就是音標。

為了顯示楔形文字的意思和發音,蘇美爾人發明了部首字。例如,如果壹個人的名字前面有壹個特殊的符號,這意味著它是壹個男人的名字。

蘇美爾人,他們還不知道如何造紙。他們用泥土做成長方形的泥板,用蘆葦或木棍剪成三角形的尖,在上面刻字,然後曬幹或用火烘烤。這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泥板。起初,蘇美爾泥板是圓形或金字塔形的,不便於書寫和存放。後來,蘇美爾人把泥板改成了正方形。大多數蘇美爾人的書寫材料在保存下來之前都是刻在這種方形的泥板上的。到目前為止,兩河流域已發掘出數十萬塊這樣的泥板。

由於蘇美爾人使用的是壹種用蘆葦桿或木棍做成的“筆”,筆尖呈三角形,寫字的地方印痕更深更寬,提筆的地方越來越窄,後來人們把這種兩河流域的古文字稱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後來流傳到西亞很多地方,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公元前2007年,最後壹個蘇美爾王朝衰落後,巴比倫王國繼承了這壹文化遺產,並取得了更大的發展。

[編輯此段]解碼楔形文字。

自17世紀以來,探險家和考古學家從兩河流域的碎陶、石雕和泥板中發現了奇怪的書寫符號。當然,現在人們知道,這些被稱為楔形文字的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字之壹,是巴比倫文化的靈魂,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們的筆畫形狀像木楔。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楔形文字解碼的重大突破是由於德國壹名中學教師酒後打賭。當伊朗的楔形文字被帶到歐洲時,許多學者試圖理解這種神秘的文字,但他們始終不能確定它是書面的,是拼音的還是象形的,以及從哪個方向閱讀它。1802年,德國哥廷根27歲的中學教師格羅特芬德(Grotefend)和壹個朋友喝酒時打了個賭。他說他有預感自己壹定能破解楔形文字,然後就根據手頭的少量資料開始研究。他大膽猜測,古波斯首都的三塊楔形文字板上的第壹組文字應該是波斯拼音文字,銘文的內容是壹位國王的名字和頭銜。通過使用嚴格的邏輯分析壹步壹步地推測,他成功了。

雖然格羅特芬發明的只是波斯楔形文字解碼方法,但它就像壹把打開秘密百寶箱的鑰匙,為英國人羅林森和其他學者在33年後解碼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和西亞其他楔形文字開辟了道路。

到了1900年,雖然還存在壹些詞匯問題和語法疑點,但對古代世界各種楔形文字的起源——蘇美爾楔形文字的解釋基本上是成功的。這樣,現代人終於可以通過閱讀兩河文明古國留下的珍貴文獻,了解這個偉大而滅絕的文明發生、發展、消亡的全過程及其留給人類的許多寶貴遺產。

[編輯本段]楔形文字的書寫方法

壹、楔形文字書寫方法的定義

楔形文字法是指古代西亞兩河流域奴隸國家用楔形文字刻制的法律的總稱,包括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亞述人、依蘭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國家。它誕生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隨著公元前6世紀新巴比倫的滅亡而滅亡(死亡時間上有分歧)。

除了共同的特點,這些國家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都很相似,這就決定了它們的法律有壹些相似之處。

二、楔形文字書寫方法的產生和發展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期間,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相繼建立了壹些城邦。這些早期國家已經有了自己的首領、長老理事會和訴訟機構,具備了國家的基本特征,傳統的部落習慣法逐漸轉化為法律。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有以楔形文字記載的零散的法律規範,如禁止欺騙、偷盜等。

公元前21世紀末,烏爾納建立了烏爾第三王朝,統壹了兩河流域南部,實行中央集權統治。國王擁有軍事、行政和司法權。為了適應統治的需要,頒布了用楔形文字寫成的《烏爾納穆法典》,除前言外共有二十九條。其內容涵蓋了損害和賠償、婚姻、家庭和繼承以及懲罰,反映了法典對奴隸主利益和私有制的保護。這是世界上第壹部成文法典,標誌著古老的東方方法進入了壹個文化階段。對以後兩河流域的立法影響很大。

烏爾第三王朝滅亡後,兩河流域南部重新劃分,當時的壹些城邦也制定了壹些成文法典。主要有蘇美爾法典、蘇美爾親屬法、利比特Isda法典、拉拉馬法典等。它們基本上仍然繼承了Ullner代碼的風格,但是它們覆蓋的範圍更廣。到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第六任國王漢謨拉比完成了兩河流域的統壹,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又稱《石柱法》),這是楔形文字的集大成者,標誌著楔形文字的發展到了比較完備的程度。直到公元前1世紀,楔形文字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三、楔形文字書寫方法的基本特征

1,法律結構體系比較完整,壹般采用序、文、結論的三段論表達法。文中所有法律合並,民事處罰不分。前言和結語多以神的名義強調立法的目的,標榜立法者的成就,貫徹“君權神授”的思想,強調法典的公平、正義和神聖,要求人們遵守,目的在於強化法典文本的神聖性和權威性。

2.法律內容涵蓋面廣,幾乎涵蓋了法律的基本領域,如民事、刑事和訴訟等。,但很多問題還是由習慣法來規範,保留了同類報復的傳統。

3.基本上是司法判例匯編,沒有壹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則。

4.雖然法律被描述為上帝意誌的體現,但它們並不是“神聖的法律”。沒有宗教道德標準,完全是壹種實實在在的規定城市與習俗之間的法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