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格言 - 對容止格言的思考

對容止格言的思考

歷史、人文、藝術等反映中國文化知識的內容屬於國學。

“國學”這個詞自古就有。在中國古代,“國學”是指國家級的學校,相當於漢代的“國子監”。唐朝貞元年間,李勃隱居廬山白鹿洞讀書。當他到達南唐時,他在原址建了壹個學習博物館來教授學生,並把它命名為“廬山郭雪”。宋代改稱“白鹿洞書院”。這個時候的“國學”其實就是壹個藏書講學的地方。

“國學”今天的含義是指以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為載體,表達中華民族傳統社會價值觀和道德倫理觀的思想體系。但是定義還需要學術討論,還沒有定義。

中國研究的內容:

起初,歷史上的韓。《藝文誌》對國學有壹個基本的分類,分為六個部分。這六個部分構成了國學的前身。第壹部分:六藝。指六經:詩、書、禮、樂、易經、春秋。六藝包括大六藝和小六藝。小六藝就是六藝:禮、樂、射、禦、數、術。是培養人的性格和各種技能。大六藝即六經。任何時候,經典永遠是第壹位的。這就是中國精神,這是國學精神中非常重要的東西。第二部分:百家爭鳴。哲學家們就像皇帝出行時陪同的王子們壹樣,各司其職。哲學家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農民、軍事家、小說家。國學是中華文明的核心,有《黃帝尹福經》、《老子》、《莊子》、《禹》和《素書》等百家經典。第三部分:詩歌與賦。詩和賦是不同的,它們是兩種不同的體裁。漢史有詩賦之法。古之學者,登山可賦,而我們不如古人。第四部分: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古代知識分類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後面提到的技術和方法都被認為是實用和理性的。第五部分:招數。比如作為占蔔的《周易》。第六部分:季芳。房藝和醫術都是方法。

中國文化機構

“國學”原指國子監、國子監、書院等國家高等學府。近年來,為適應“國學熱”,也成立了壹些相應的機構。

國學經典:

經典部、歷史部、次部、收藏部。

第壹,國學包含文化價值觀和民族精神。

簡單來說,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總稱。書籍、風俗、禮儀、語言、文字、天文、地學、農學、醫學、手工藝、建築、數學和數學、音樂、舞蹈、戲劇、詩歌、音樂、琴棋書畫、思想、心理、信仰、宗教、政治、倫理等。中國從古至今各民族的。

所以,國學是包羅萬象的。誠然,國學的內容涵蓋面很廣,但我們還是可以梳理壹下的。壹般來說,國學有四個層次。首先是常識層面,也就是國學ABC。比如今天我們有些年輕人開了很多玩笑,把“妳爸”“我爸”“我老婆”倒過來用。第二是學術技術層面,即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包括地方文化、民間技藝、學術傳統的傳承,都是相對專業化的。第三是道德價值和人生意義的層面。國學基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懂得人生價值,培養個人操守,如何安身立命。第四是民族精神,或者說中國之魂和國魂的層次。

按照傳統書籍和學術的分類,國學可以分為經、史、儒、集四個部分,或者說理論、考證、修辭、實學等方向。國學的核心價值在於第三層次和第四層次。從晚清旅居日本的仁人誌士使用的“漢學”名稱開始,漢學的核心主要是指民族歷史文化的根本精神價值。

在當時國勢衰敗,民族危亡的時候,章太炎說:“國士是立國之本。聽說在競爭的世界裏,光靠國學不足以建國;而且我也沒聽說過在國學不景氣的時候還能自立的人。聽說有國亡國學不亡的人;但是,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國學先亡,國猶存。所以今天國學的興起,很快就會影響到國家的存亡。把前世當回事不是特別不靠譜嗎?”

登勢說:“中國的學者呢?壹個國家的所有學問也是...有壹個國家有自己的學問。學之者,學壹國之學,以為對國家有用,而治壹國者也。中國的讀書人,天生壹國,因為地理和人的本性,壹刻也離不開。君子生於壹國,則知學,知愛其國,愛其學。”

換句話說,國學不僅僅是壹個學問或治學的概念,更是壹個民族和國魂的概念。近代以來,仁人誌士借助日本人的“國學”觀念回應西學。在他們心目中,“學死就死,死了就死。”面對西方列強的野蠻侵略,他們試圖通過保存文化和學術來拯救國家和民族。

梁啟超積極引進西學,但擔心國人輕視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他說:“我不患外國學術思想的不輸入,而患國內學術思想的不發明...壹個國家屹立於天地之巔,必有其特色。如果妳想為妳的國家做好事,妳不能不伴隨著這種特質成長...否則妳就擺脫了古人的奴役,復活了壹個崇拜外人,鄙視自己人的奴役。恐怕得不償失。”換句話說,我們不能盲目崇拜古人盲目崇拜外國人,以為我們的文化傳統都是糟粕,中國百事不如人。

其實漢學是開放的,包括歷代消化吸收的各種外來文化。我們不能縮小國學的範圍。第壹,漢學不僅僅是漢族的學術文化,還包括歷史上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學術文化及其與漢族的交往史。第二,國學不僅包括精英傳統,也包括小傳統,如民間文化、傳說、音樂、歌舞、技藝、建築、服飾、禮儀、習俗、宗族、契約、行會、民間組織等。,就像今天的壹些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壹樣。再次,漢學還包括歷史上中外區域文明的交融,如外來文明的傳入、西域研究、佛教及其中國、西學東漸、中學西漸的內容和歷史進程等,都屬於漢學的範疇。

必須了解國學,經典和歷史子集等。,不是漢民族的專利,它包含和匯聚了歷史上許多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是我國各民族共同創造和擁有的文化和精神資源,所謂“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我們前面說過,在國學的多層次中,最高層次是國魂,即中華民族的主要精神方面,這是中國人作為中國人,中國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征。

其實提倡國學和吸收西學並不矛盾。陳寅恪說:“壹方面吸收、輸入外來理論,壹方面不忘本民族的地位。”任何民族的現代化都不可能是無根無根的現代化。我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國方略理解和發掘得越深,我們擁有的價值資源就越豐富,就越能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就越能學到西方等外來文化的道理。只有這樣,才能在當今時代的要求下,真正融合中西文化或中外文化的精華,建設新的中華文明。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國人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觀,了解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融合的過程,以及為什麽能夠長久,從而做壹個正直的中國人。

第二,國學陶冶人的心性

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而言,梁啟超說,《論語》《孟子》等經典“是兩千年來中國人思想的總源頭,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先賢的壹些有益身心的格言警句,早就在我們全社會形成了壹種共同的意識。既然我們是這個社會的壹部分,我們就必須始終透徹地理解它,這樣才不會脫離共同的意識。“也就是說,四書等表達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比如仁、仁、禮、智、信。這是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人們以此信仰為生。

中國文化的大傳統和小傳統之間架起了壹座橋梁。國學具有大眾化、草根化的特點。在中國的基層,中國民間流傳著壹句諺語:“勿以小善而為之,勿以小惡而為之”;“老我和老頭,年輕的我和年輕人”;“有好的家庭就有余慶,有壞的家庭就有更多的災難。”。這些來自中國典籍的精神,通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首詩、弟子規、家訓、村約、族譜、善本,通過口耳相傳的押韻故事、俗戲、俗語,成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規範。

在宋代,王應麟的《聖紫晶》開篇就有明確的含義:“生命之初,性本善。同樣的天性因教養而異。沒有教育,就會有偏差。教的方式貴。”這就把孔子、孟子、荀子對人性的看法用壹種簡化的方式表達出來了。孔子總說性接近學問,孟子強調自然知識和能力的展示,荀子強調後天的教育和訓練。

清代李毓秀《弟子規·序》說:“弟子規,聖人訓。第壹孝弟,第二誠信。泛愛群眾,但善良有余力,則學文學。”以下分為“進則孝”、“出則孝”、“忠信”、“愛人如己”等幾個部分。這些提綱都出自《論語》。《弟子規》中對孩子的儀態有壹些要求,比如要求孩子站立時要擡頭挺胸,雙腿站直,見到長輩要打招呼,開門關門要輕,不要用力摔門。這些規範至少是文明人應該有的,是尊重他人和自尊的體現。

朱伯祿《朱子治家格言》第壹段說:“黎明即起,掃庭,裏外清凈;當妳不省人事時,妳會休息。如果妳關上門,妳會表現得很好。壹粥壹飯,當思不易;半絲半縷,難存物力之念。”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體現在壹個人的家教上。以前罵人說某某沒有家教是重話,讓他全家蒙羞。我們不希望青少年做太多的家務,而是希望他們從小學就開始照顧自己和家庭的事情,不要過分依賴父母和他人,要自己站起來,培養責任感。同時,知道了壹粥壹飯半絲都是辛苦,才能懂得尊重父母和他人的勞動。如果我們真的有敬畏之心,就知道要珍惜,不要浪費。

南開中學的前身天津私立中學,創建於1904+00年6月。老校長嚴範孫親筆題寫了“容止的座右銘”:“臉壹定要幹凈,頭發壹定要理,衣服壹定要拉直,結壹定要打好。頭直,肩平,胸寬,背直。天氣:不要自大,不要暴躁,不要懶惰。色:怡和、怡景、亦莊。”這40字箴言借鑒了《弟子規》,成為學校檢查中學生儀容品行的基本要求。學校有化妝鏡,老師和學生進學校都要照鏡子。後來張伯苓先生主政學校時,堅持了這些做法。

目前,南京夫子廟小學的校訓是:“仁、禮、誌、藝”。我覺得這樣很好。對兒童青少年的教育是培養健康的心靈和氣質,從日常生活習慣中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

我們強調成人教育,因為光有天賦教育是不夠的。人才教育忽略了我們作為完整健康的人所必須具備的壹些素質,在人格發展上幾乎是空白。這個問題不是大學教育獨有的,中小學教育都應該關註。培養青少年氣質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配合。否則,社會推家長,家長推學校,小學推中學,中學推大學,大學推社會。當孩子離開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離開家去上大學,他們不知道如何生活,如何安排自己的學業。進入社會後,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工作。這其實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人格還沒有立起來,還不能靠自己撐起自己的壹片天空。目前,知識教育優於道德教育。家長和學校片面強調學生所謂的未來,只關註學習成績,對其他方面關註不夠。事實上,他們把問題留給了大學和社會,而當孩子們真正自己面對時,他們卻無所適從,格格不入。還要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讓他們承擔必要的責任和事務。現在的父母普遍對孩子溺愛,覺得孩子上學壓力大。他們可以盡力自己做,而不讓孩子做。有些學生進入大學,發現自己完全沒有自理能力,這是啟蒙教育的缺失。

總之,國學的很多方面都與陶冶我們的心靈,培養我們健康的氣質,學會做壹個負責任的人有關,值得學習和實踐。

第三,國學培養君子人格

蔡元培先生在德國期間撰寫了《中學修身教科書》,商務印書館從1912到1921共16版。他還為在法華工撰寫了《華工講座》,在民國時期影響很大。今天,兩本書合為《兩種國民修養》之壹。蔡先生重視基層公民教育,其用心值得我們關註。他創造性地轉化本土文化資源,尤其是儒家道德資源,為中國近代社會道德建設和公民教育服務。

蔡先生強調,孝順是壹種美德!這種美德的滲透和培養,成就了君子健康的心理、氣質、人格和品質,增強了他的公德和正義感,使他對國家、社會和公共事務負責,忠於職守,甚至赴湯蹈火。蔡先生強調,家庭是人生的啟蒙學校,壹個和睦的家庭是社會和國家興旺發達的基礎。他認為,如果私德不健全,就很難有健全的公德。受家庭內部的愛影響,家裏有孝心的人,步入社會後自然會把這種愛延伸到群體、社會、國家,這就是仁、忠。可見,家庭與社會、私德與公德雖有區別,但並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有機聯系的,是可以由內而外逐步拓展、實踐和體驗的。

蔡先生還強調,智、仁、勇三德是內在的道德,但以行為為外在。他指出:“修德的方法是先培養良知...良知常被發現,如做好事而心滿意足,做惡而慚愧。通過它的發現來擴展它,培養它,可以成為修德的基礎。”他肯定了儒家修身傳統和健全君子人格的培養對公民社會公德建設的積極意義,如善不分大小,除惡務盡為行善之本,懺悔為變善之機,弘揚道德重於自省等。

事實上,南宋以後,在中國和東亞民間廣為流傳的朱家訓說:“為人師表重於禮義,交友重於信義。見到長輩,要尊敬他們;看到年輕人,愛他們。我會尊重那些品德高尚的人,雖然他們比我年輕;無良者,雖比我年長,我必敬而遠之。”“人太小,包容吧;壹個人有天大的錯誤,就要講道理說出來。勿因善而為,勿因惡而為。”他還說:“不要自私損人,不要嫉妒人才。不要說生氣舉報抗命,也不要非禮勿視,損人不利己。看到不義之財不要拿。遇到有道理的事,壹定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和兒女,孩子的仆人壹定要有同情心。斯文不能不敬,有難不能不幫。”朱說,這是日常生活的壹部分,人們壹天都離不開它。應該說這些內容來自於詩禮樂教,孔孟之道,非常貼近大眾。它包含個人和社會道德,長期以來壹直是普通人的生活哲學。這裏說的多是從私德推到公益。

國學裏有很多內容是修身養性,培養君子人格的。中國的文言文教育其實就是文科教育。六藝的內容是禮儀、音樂、射術、禦術、書法和算術,即禮儀、音樂、射箭、駕駛、識字(書法)和算術;輔以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這些東西和技巧有關。傳統和儒家的教育並不排斥技能,但它不僅僅是技能,更是拓展人的生活維度的方法,是壹種高雅的愛好,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媒介。傳統教育很註重遊泳,是身臨其境,深入其中的真實體驗。在興趣的培養中,陶冶人,體悟人,把人培養成善良、善交際、誠實、高雅的性格。

中國傳統教育是壹種廣義的教育,不僅包括今天的技術教育、知識教育,還包括藝術教育、生死教育和體育教育。它體現了壹種偉大的教育理念。這種教育觀以人格的成就為中心,主要關註人的品德和氣質。孔子的四德、言、政、文,都是以德為基礎的。傳統教育不是道德說教,也不是填鴨式教育,而是像春雨壹樣,讓學生從中有所收獲,比如詩歌教學、倫理道德教學、音樂教學。

應該把孩子放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家長和老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和老師有義務糾正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平時要訓練孩子明辨是非。也許我們應該在氣質教育上多下點功夫,關註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和孩子溝通,洞察孩子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引導。現在很多家長都做不到。他們當著孩子的面撒謊,打罵,不尊重老人。這些都會給孩子的成長留下負面的印記。

另外,我們也希望同學們趁著年輕,記性好的時候,多讀壹些經典,比如四書,老子,最好能背壹些,這樣後面的意思就能逐漸理解了。經典常讀常新。每當妳有新的體驗,就會在經典中體會到新的內涵。我們有些朋友甚至每天早上背經典,把它當成振奮精神,鬥誌昂揚的良藥。我們壹直希望有更多的國學經典能走進中學課堂,成為必修課,至少四書可以納入教材。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中文課,讓中小學生接受傳統語言文化的教育。

近年來,媒體不斷報道壹些學校在建設傳承國學經典的校園文化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壹些學校還編寫了自己的課程教材,有步驟地對各年級學生進行國學啟蒙教育。中小學是壹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啟蒙時期。在這個階段,把國學教給學生,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教學生樹立誌向,學會做人,促進德與智的共同成長,讓他們在自己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培養中完善人格,修成道德,走上正確的成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