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玫瑰園》翻譯過來的《玫瑰園》是波斯詩人薩迪的代表作。
《玫瑰園》是諺語和故事的合集,文體有散文、韻文和詩歌。用散文和韻文寫故事,用韻文闡述哲學。全書共分八章:1。記住帝王的言行;2.記住和尚的言行;3.論知足;4.關於沈默;5.關於青春和愛情;6.論老年的愚蠢;7.論教育的功效;8.在交流的路上。
第八章全是諺語和格言,沒有故事。其他七章共171篇小故事。所涉及的人物從帝王將相到販夫走卒,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的社會階層,勾勒出壹幅當時社會生活的世俗圖景。每壹章的內容從題目中大致可以知道,但作者的重點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通過故事來闡述自己的思想,所以每個故事都短小精悍,沒有復雜曲折的情節。
薩迪周遊列國30年,對社會動蕩帶來的災難有切身體會,目睹了下層社會的種種不幸。所以他希望建立壹個和平安寧的社會,讓人民安居樂業。他把這個希望寄托在壹個公正而明智的統治者身上。
所以玫瑰園裏有很多總結治國經驗教訓,開出治理天下良方的故事,指出“要實現長治久安,就要拋棄暴政,實行仁政”,“暴君永遠不要做國王,狼永遠不要做牧羊人;國王對人民的任意榨取恰恰是在削弱國家的根基。”歸根結底,這也是他仁學思想的體現。
在這些故事中,賽迪譴責暴君,讓統治者引以為戒;贊美好國王,為統治者樹立榜樣。更難能可貴的是,薩迪看到了人民的作用,指出“世間得失,在人民的背上。”賽迪有時把統治者比作牧羊人或園丁,把人比作綿羊或果園,指出牧羊人或園丁應該好好照顧綿羊或果園。這既反映了薩迪的仁愛思想,也反映了他具有歷史局限性的正統思想。
雖然《玫瑰園》中的壹些故事所反映的思想內容在現代人看來已經過時,但我們不應該對古人要求過高,而應該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玫瑰園》的精髓是賽迪的仁愛思想。善良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準則。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安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人類社會才能進步。這是古今通用的壹個道理。在薩迪之前,幾乎所有的蘇菲派文學作品都帶有濃厚的出世色彩,但薩迪卻是以蘇菲思想為基礎,倡導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仁政思想,這就是它的偉大之處。因為人活在世上,首先應該是世俗的,首先應該是做人和愛人的。
因此,賽迪的《玫瑰園》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影響深遠,人們也因此尊賽迪為導師。自17世紀以來,玫瑰園被翻譯成各種歐洲語言,廣為流傳。在中國,早在14世紀,玫瑰園就成為中國穆斯林的波斯語教材。1948年,玫瑰園由王敬齋阿訇從波斯語翻譯成中文,命名為真鏡園。通俗的中文版是水先生在1958從英文翻譯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