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格言 - 關於藝術的古詩詞

關於藝術的古詩詞

李平語錄。

李平語錄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這首詩運用了壹系列意想不到的隱喻,生動地再現了音樂家李平創造的詩意的音樂境界,生動地記錄了李平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也顯示了作者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全詩語言優美,構思新穎獨特。音樂本身只用兩句話描述,大量的筆墨渲染出驚天動地、泣鬼神的音樂動人效果,大量的聯想、想象和神話傳說使作品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原著

版本1

李平語錄。

伍肆舒張彤高秋,空白凝雲不流。

江玥為素女的悲傷哭泣,而李萍在玩中國。

昆山玉碎鳳鳴,芙蓉哭,香蘭笑。

十二門前寒光融,二十三絲動紫帝。

女媧以煉石補天,石破地攪秋雨。

夢入昆山教神仙,老魚舞細浪團子。

吳眠倚桂樹,露足斜飛濕寒兔。

版本2

李平語錄。

伍肆蜀張彤高秋,空山凝雲不流。

江玥為素女的悲傷哭泣,而李萍在玩中國。

昆山玉碎鳳鳴,芙蓉哭,香蘭笑。

十二門前寒光融,二十三絲動紫帝。

女媧以煉石補天,石破地攪秋雨。

夢入聖山教天神,老魚舞細浪團子。

吳眠倚桂樹,露足斜飛濕寒兔。

註釋翻譯

句子註釋

⑴李平:當時,梨園裏有壹位藝術家擅長彈鋼琴。楊巨源《聽李平打橄欖球》詩說:“聽無數弦,玉宮明,風之旋律禁。王聽樂梨園暖,幾度轉雲門?””花咽嬌鶯玉涮春,半高在玉宴前。漢王欲助人樂,九天發新聲。”語錄:樂府老話題屬於“和聲曲,Ser調”。優雅:壹種古老的弦樂器。又稱孔侯、坎侯。有很多種形狀。根據詩中“二十三絲”可知,李平奏豎琴。語錄:古代詩歌體裁,篇幅較長,音節和格律形式相對自由,包括五言、七言和雜言。

⑵伍肆蜀通:吳地之絲,蜀地之桐。這是指用於制作蟋蟀的材料。張:調好弦,準備演奏。高球:指上場時間。深秋天氣玩。

(3)空白:壹個是“空山”。列子唐雯:“秦青喪節,很鏗鏘”。這句話說的是山裏的雲被李平演奏的聲音凍住了。

⑷江鄂:壹部叫《湘鄂》的作品。李力《竹譜詳錄》(卷六):“淚竹生於湖南九奇山...《說文解字》曰:“舜南巡葬蒼梧,堯次女、淚沾竹,文所記。”壹個香妃珠。"素女:傳說中的女神. "《漢書·郊祀商誌》:“秦皇令素女鼓五十弦,皇帝止不住,斷為二十五弦。”江娥和素女被這音樂感動了。

5]中國:國家的中心,意思是在首都。

【6】昆山玉碎鳳叫昆侖玉碎,形容音樂清脆。昆山,昆侖山。鳳凰的呼喚,描述著輕柔的音樂。

⑺蓮花哭泣和香草大笑:它描述了音樂時而低沈時而輕快。

⑻十二門:長安城東西南北各有三門,共十二門。冰冷的音樂讓人感覺長安沈浸在寒光中。

《二十三絲》:卷壹四四《通典》:“豎婀娜,胡,漢靈帝擅之,身長二十三弦。把它豎直抱在懷裏,雙手把玩,俗稱砸。”“紫帝”:道教稱天上最高的神為“紫帝”。這裏用來指皇帝。

⑽女媧:中國古代的神,有蛇頭,是伏羲的妹妹,姓馮。《淮南子蘭明訓》和《列子唐雯》載有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的故事。

⑾石頭破土激起秋雨:彌漫天空的五色石被音樂打碎,引來壹場秋雨。逗引。

⑿昆山:壹座“聖山”。神於(於):《搜神記》卷四:“在永嘉,兗州有壹個神,自稱樊道濟。好的,鄭女士。我妻子擅長音樂,她會彈鋼琴,聽人家的弦歌,還會跳舞。”所謂的“沈玉”就有使用這個代碼的嫌疑。從下面這句話開始,李平在夢中把自己的絕活教給了神仙,震驚了仙界。

【13】老魚跳:魚隨著音樂跳。出自列子唐雯:“擊鼓彈琴,鳥舞魚跳。”

[14]武直:即吳剛。《酉陽雜》卷壹:“古語雲,月有月桂樹,月有癩蛤蟆。所以不同的書上說,月桂樹高五百尺,有壹個人經常給它上枷鎖,樹創造了它。姓吳名崗,西河人,學過神仙,下令砍樹。”

⒂光腳:露水滴落的形象。寒兔:指秋月。據說月亮上有壹只玉兔,所以叫玉兔。

白話翻譯

在深秋的夜晚,我彈奏了伍肆舒潼,並把它變成了壹架美麗的鋼琴。聽到美妙的音樂,天上的白雲凝結了,不再飄了。

湘鄂情淚灑竹間,愁苦九天。這是因為音樂家李平在北京演奏。

音樂清脆動聽,猶如昆侖山美玉碎,鳳凰啁啾;時而讓芙蓉在露珠中哭泣,時而讓香草開懷大笑。

清脆的音樂融化了長安城十二城門前冰冷的光氣。23根弦高高輕放,感動了高飛的神。

高亢的音樂沖天而起,沖向女媧補石的天空。似乎那塊填滿天空的彩色石頭被打碎了,秋雨漫天而下。

在幻覺中,似乎樂師進入了聖山,向仙女傳授技藝;老魚興奮地在波浪中跳躍,瘦餃子開心地跳著舞。

在月宮,吳剛被音樂吸引,在桂樹下徹夜未眠。桂樹下的兔子也站著聽,不顧露珠斜飛,冷颼颼的!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唐憲宗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當時,李賀在長安工作,他在那裏擔任官員李朗(壹個小官員負責祭祀)。

作品欣賞

整體升值

李園的弟子李平以彈鋼琴而聞名。“天子壹日相見,諸侯壹日相見”,他的身價似乎遠遠高於盛唐著名歌唱家李龜年。他高超的技巧受到了詩人的熱烈贊賞。李賀想象力豐富,色彩瑰麗,藝術感染力強。阿清學者傅楠將它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靈師彈琴》相提並論,稱贊它是“擬聲入文”。

詩的第壹句就開門見山,《伍肆書通》的寫作結構極好,以此來襯托表演者高超的技巧,即寫東西,也就是寫人,壹舉兩得。“高秋”壹詞不僅表示時間為九月深秋,還有“秋高氣爽”的意思,比“晚秋”、“晚秋”更有意義。用兩三句話寫音樂。詩人刻意避開看不見、無色、難以捉摸的主體(沙沙之聲),從物象(如“空山凝雲”)來寫,既真實又虛幻,極富表現力。

優美悠揚的弦歌壹出,空寂的山野裏的雲朵頹然凝滯,仿佛在低頭聆聽;擅長打鼓和彈琴的湘鄂情和素女也被音樂感動得熱淚盈眶。《空山》的句子對事物感同身受,寫雲具有人的聽覺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多情,天必老”(《金銅仙人詞·漢歌》)更進壹步。它和後面的壹句“江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力圖襯托出聲音的神奇和美妙,有“驚天動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戲華”,用“符”筆點出了戲子的姓和名,並說明了演出地點。在前四句中,詩人有意突破了壹般的依次講述人物、時間、地點的寫法,做了其他的精心安排。他先是寫了琴和音,然後壹前壹後寫了人、時間、地點,穿插其中。這樣就突出了音樂,具有了聲音的藝術力量。

五六句寫的都是積極向上的音樂,但各有特色。《昆山》句以聲寫,重在音樂的起伏;“蓮花”句是把聲音寫在形式上,刻意渲染音樂之美。《昆山鳳凰叫》,有時各弦齊唱,如山崩,難以分辨;有時壹根弦獨自響起,就像鳳凰鳴叫,震動樹木,非常鏗鏘。“蓮哭蘭笑”是壹個奇怪的想法。帶露的芙蓉花(也就是荷花)並不少見,盛開的蘭花也確實給人想笑的感覺。他們都是美的化身。詩人用“荷花的眼淚和露珠”來形容鋼琴的憂傷,而“藍翔的笑聲”則表現了鋼琴的歡樂,這種歡樂不僅可以聽到,而且可以目睹。這種表達真的很奇妙。

從第七句到文章結尾,我寫的是音效。先就近寫。長安十二門前的冷空氣被沙沙聲徹底融化了。其實冷空氣是融化不了的,因為李平彈得太好了,讓人陶醉在他美妙的弦歌裏,甚至感覺不到深秋的寒露。雖然語言浪漫誇張,卻表達了壹種真實的感情。“紫帝”是壹語雙關,指的是天帝和當時的皇帝。詩人用“紫帝”代替“王”,既是對詞句新奇的追求,也是壹種巧妙的過渡手法,承上啟下,自然地將詩歌的意境從人間擴展到了仙府。接下來的六句話,詩人借著想象的翅膀,飛向天堂和群山,將讀者帶入壹個更廣闊、更深邃、更神奇、更壯麗的境界。“女媧煉石補天,石搖秋雨”,樂聲傳天。補天的女媧看得入迷,甚至忘記了自己的職責。結果石頭碎了,秋雨傾盆而下。這種想象是多麽大膽,多麽出人意料,多麽感人。“逗”字將音樂的強大魅力與上述奇異瑰麗的場景緊密聯系在壹起。而且石破天驚秋雨的場景也可以看作是音樂形象的壹種表現。

在第五聯中,詩人描繪了來自天堂的聖山。美妙的音樂傳入聖山,牧師為之動容;音樂深刻到“老魚舞瘦瘦”。詩人用“老”和“瘦”兩個字裝飾魚龍,看似平淡幹癟,卻有完全相反的藝術效果,使音樂形象更加豐滿。老魚和瘦餃子原本柔弱無力,動作艱難,卻隨著音樂的旋律翩翩起舞。這種意想不到的形象描述,讓無形而美妙的聲音浮雕般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以上八句寫的都是形式,多是動人的意象,新穎瑰麗,令人目不暇接。句末用靜物進壹步對比:砍了壹天桂樹,筋疲力盡的吳剛靠在桂樹上,久久佇立,忘了睡覺;玉兔蹲在壹旁,讓半夜的露珠不停地落在身上,浸濕了她的毛衣,不肯離去。這些充滿思想感情的美好意象,就像投射在水面上的明月壹樣,深深地印在讀者心中,悠遠、逗樂、回味。

詩歌最大的特點是奇特的想象力、生動的形象和浪漫主義。詩人致力於借助聯想將自己對聲音的抽象感受、感受和想法轉化為具體的物體,使之可見、可感。詩歌不直接評判李平的技巧,也不直接描述詩人的自我感受,只描述音樂及其效果。但縱觀全篇,詩人的感情無處不在,對音樂的感受和評論,表達得曲折清晰。這就使外在的形象和內在的感情融為壹體,形成了壹種可以賞心悅目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