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整體把握
對於《魯濱遜漂流記》這部世界著名的小說,在壹段時期內,受“左”的思想影響,權威的解讀往往過於強調意識形態,將魯濱遜視為當時上升階段典型的資產階級殖民主義者,而對魯濱遜身上的優秀人性品質的本質(如堅忍不拔、艱苦奮鬥、創造進取等)關註不夠。).其實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動無數讀者,是因為這部被稱為“人生教科書”的作品,啟發了人們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正因如此,在歐美很多國家,這部作品壹直被視為兒童必讀之作。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這部作品,這裏可以重點討論代表人類創造和進取的典型的“魯濱遜精神”。
這段文字,既沒有摘錄魯濱遜遭遇海難的驚險情節,生死取決於壹件事,也沒有摘錄魯濱遜如何在荒島上歷盡艱辛謀生的傳奇故事。這裏節選的故事不多,大部分集中在魯濱遜海難之初的心理活動上。這篇文章向我們展示了魯濱遜在壹段時間內的心理變化過程。
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理清魯濱遜的思路。他的思維在文中經歷了哪些階段?每個階段的重點是什麽?這些階段之間有什麽聯系?等壹下。當這些聯系在壹起,就能看到魯濱遜的荒島創業所折射出的人類理性思維之光。
縱觀全文,魯濱遜在短時間內遇到了生存、物質和精神的問題,我們正好可以用這三個方面來概括文本三部分的內容。這三個方面似乎都有深意:幾乎可以看作是人類進化史的縮影。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壹個問題。
1 ~ 3段寫魯濱遜及時調整悲觀絕望的心態,決定在壹個荒島上頑強生存。
在第1段中,“我認為我的前途是暗淡的”,“孤獨的”,“在孤獨淒涼的處境中度過余生”,“不幸的”,“無助的”,“沮喪和無聊的”充分表達了魯濱遜第壹次去荒島時的悲傷,絕望和責備他人的感覺。第二段“每當我這樣想的時候,就有另壹種力量出來阻止我的思考,責備我”,說明魯濱遜在悲傷絕望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壹個精神支柱。如果說羅賓遜在1段是感性的,那麽在這裏他開始用理性的頭腦思考。面對無法改變的險惡環境,他知道只能坦然面對,卻無法繞開,無法回避。我們發現魯濱遜能夠辯證地思考:壹方面他很可憐,但另壹方面他是唯壹壹個救了自己的人,其他10人葬身大海,這當然是他自己的壹種幸運。這樣,魯濱遜總結道:“當我們遇到壞事時,我們既要考慮到所涉及的好事,也要考慮到更壞的情況。”這說明羅賓遜此時已經很好的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生存還是毀滅?”這個問題其實已經解決了。在第三段中,魯濱遜進壹步展示了他的優勢:他有足夠的東西維持生活,既有生活必需品,又有制造或獲取生活必需品的工具。這就更幸運了。
至此,魯濱遜思考的第壹階段已經結束。雖然他被困在荒島上,生活環境極其艱苦,但他成功地調整了自己,用人類特有的理性和辯證思維,堅定了自己活下去的勇氣。
人必須先吃、喝、住、穿,才能進行...
第4-9段描述了羅賓遜賴以生存的具體物質條件。
在第4 ~ 5段中,魯濱遜既然決定要活著,就應該明確地跟上時間的步伐,即主動把握年月日,以免過得渾渾噩噩。這兩段詳細描述了魯濱遜計算時間的方式。作者在這裏不厭其煩地寫魯濱遜對時間的計算,從中可以引發壹些聯想。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不僅知道自己活著,還知道如何活著。而能夠清晰地把握和掌控時間,是壹個人懂得生活的標誌。魯濱遜來自文明社會,他必須盡壹切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主動掌握時間,以文明人的身份存在於時間中。失去了時間,某種程度上就是失去了自我,生存的意義也應該是壹個問號。總之,魯濱遜把時間記錄下來,是為了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怎麽過的,可能會活多久。記錄時間也說明羅賓遜對生存充滿信心。第6段詳細列舉了魯濱遜在船上得到的許多“毫無價值”的東西。事實上,這本未被選入正文的名著的前面部分,已經寫了魯濱遜從失事的船上搬運東西的情節。但那些都是所謂“值錢”的東西——“財物”,比如食物、彈藥、槍支等等。這裏要提到的那些小事,使魯濱遜決定“小心翼翼地”生活。因為在這個地方,文明社會創造的任何東西都可能對他極其有用。第7段寫的是魯濱遜還缺少什麽;在第八段中,魯濱遜奮力建造木柵欄,證明“活著”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之壹;第九段說他每天都進食。
以上為我們展示了羅賓遜日常生活的壹個角落。證明了魯濱遜是真的活著,從壹個側面反映了人類艱辛的生命創造歷程。作者對羅賓遜的努力工作精神持贊賞態度。
沒有精神寄托,靈魂無所依靠,四處漂泊。
在第10 ~ 12段,作者拋開物質條件,詳細講述了魯濱遜的“精神”世界。主角進壹步調整自己的生存心態。
第10段,寫羅賓遜的日記,對現狀進行深入思考。但他宣稱寫日記不是為了給後來人看(他似乎不相信將來會有人來這個荒島),而是為了精神寄托,緩解心中的苦悶。日記中的“弊”與“利”,最集中地證明了魯濱遜身上閃現的理性光芒,證明了人類辯證思維的勝利。如果說在正文的開頭,魯濱遜給了自己幾個匆匆忙忙隨便活下去的理由,那麽在荒島上生活了壹段時間後,他就完全冷靜了,系統梳理了自己的思想,極其冷靜客觀地列舉了那些“好處”和“壞處”。這無疑為他的生存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在11段,我們吸取教訓,希望世人能理解。在第12段中,魯濱遜住在壹個荒島上。
縱觀全文,沒有什麽生動的故事,主要是魯濱遜的心理變化過程。作者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作品主題。
二、問題研究
1.從文中看魯濱遜是壹個怎樣的人?
魯濱遜不是壹個隨遇而安、消極待命的人,而是壹個意誌極其堅強、對生存有著執著信念、務實肯幹、勤於創造的人。他的壹切行動,尤其是思維過程,都是積極主動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生存的機會,創造物質條件,調整生活的心態。
要防止學生誤以為魯濱遜是幸運的,壹個人滯留在荒島上得不到許多生活用品,活得自由自在。需要充分註意的是,羅賓遜不是在旅行,也不是在模擬生存的挑戰。他遇到的是壹場真正的海難,他下定決心要在島上獨自度過余生。他克服了極度的孤獨、恐懼和艱辛,在反復的搖擺不定之後,終於理性地鼓起勇氣,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正因為如此,魯濱遜令人欽佩,值得學習。
2.羅賓遜為什麽要活著?他值得這樣活著嗎?
如果妳是另外壹個人,妳大概不會想活在這麽絕望的境地,因為妳想到自己壹個人在孤島上,遲早會死。與其餓死、病死或老死,不如自殺——當然這是壹種精神徹底崩潰導致的自殺。羅賓遜沒有這麽做。他說服自己頑強地活下去,下定決心要在島上孤獨終老。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從這裏可以看出,羅賓遜是壹個非常珍惜和熱愛生活的人。他活著,也許不是為了什麽,而只是因為他是壹個生命。既然是生命,就應該善待它。何況他活得積極,活得積極,活得像個人,活得有尊嚴。像他這樣的人應該活下去。
3.如何理解魯濱遜寫日記和閱讀聖經等祈禱書的行為?
人們經常寫日記來記錄他們的生活,撫慰他們的心靈。日記永遠是面對自己而不是別人。魯濱遜寫日記的行為,顯示了他作為壹個文明人的精神需求,證明了他活得明明白白,沒有迷失在時間的長河中。西方人普遍面臨的壹個精神問題是人與神的關系。在這個荒島上,人們更有理由相信上帝的存在(聖經和魯濱遜對上帝的祈禱在這部傑作中被多次提及)。有了這個前提,魯濱遜就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撐。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精神支持,才能過上合理而有意義的生活。
4.魯濱遜的自我安慰和阿q的“精神勝利法”有什麽區別?這是逃避現實嗎?
在這樣的環境下,羅賓遜無處可去,也無處可去。他能理性分析自己目前的困境,是冷靜的表現,是人類理性思維的勝利。他成功調整了自己的心理,過上了平衡的生活。這與阿q自欺欺人、精神勝利法有本質區別。這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敢於面對現實的表現。(分析的時候可以簡單的給學生講阿q的故事..)
5.用第壹人稱視角寫作品有什麽好處?
從第壹人稱敘事的角度來看,寫的都是我眼中的,心中的,能充分展現我的內心世界,比較真實。閱讀時,似乎不僅作者是“我”,讀者也成了小說中的“我”。所以第壹人稱的好處是小說情境更真實,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作者以第壹人稱寫魯濱遜的經歷,整篇都是我在荒島上遇難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為,但讀者有時會覺得自己就像魯濱遜本人,生活在荒島上;或者羅賓遜唯壹的證人住在壹個孤島上。羅賓遜的心理活動可以用第壹人稱敘述的方式非常詳細地描述出來。這大大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效果,讀起來也很有趣。
實踐說明
閱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1.簡要概括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魯濱遜找了什麽理由絕望地活著?
3.如何看待羅賓遜在這種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意圖:抓住文中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對文中的人物魯濱遜有所評論。
參考答案:
1.可以用文中原話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總結。文中原話:“在最不幸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通過比較利弊來尋找安慰自己的東西。”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可以概括為:壹個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觀絕望,要努力看到積極的因素,這樣才能改變自己的被動局面。
2.魯濱遜雖然身處絕境,但他還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在海難中,11個同舟共濟的人裏,10個死了,他孤身壹人,這是上帝對他的特殊眷顧;我從船上得到了很多維持生活的必需品,這是上帝給我的特別禮物。而他日記中所列的六大“好處”,正是魯濱遜頑強活著的理由最集中的體現。
3.羅賓遜在這種逆境中的自我安慰,不能算是對現實的逃避。在這樣絕望的情況下,任何人都要先解決心理問題,調整心態,才能進行下壹步。魯濱遜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了心理調整,為他在荒島上的順利生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他的自我安慰值得肯定。
回憶壹兩件妳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或正在面臨的不幸或挫折,通過模仿文中“借”和“貸”的格式,嘗試排列利弊。
意圖:從課文出發,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正確辯證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從而培養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
3.如果妳像羅賓遜壹樣被拋棄,妳會怎麽想?妳會怎麽做?發揮妳的想象力,寫壹篇短文。
意圖:引導學生進壹步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設身處地為課文中的人物、人物著想,培養想象力,練習書面表達。
估計很多同學都無法真正理解羅賓遜的絕望心理。相反,他們甚至覺得很好玩,很有趣。這種情緒可能會在他們寫的短文中流露出來。在荒島上生存是壹個嚴肅的問題,不是壹個玩笑。這個問題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新壹輪基礎教育改革中“學會生存”的概念內涵豐富,這個題目的含義也可能包含其中。
教學建議
壹、在講授這篇課文之前,最好先安排學生通讀全書(見本書後面的“名著導讀”),讓學生對這本世界名著的思想內容和人物性格有個大概的了解。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可以重點關註兩點:堅強的意誌和良好的工作作風。
第三,文本主要運用心理描寫的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這是小說家常用的描寫手法。這壹點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向學生指出,但不必過多闡述。因為現階段我們並不強調風格的傳授。只是為了給以後的風格學習打基礎。
第四,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文中涉及的科學知識和生存常識。比如在荒島上生存需要哪些基礎知識,文中提到的那些東西有什麽用,怎麽用;可以適當引導學生探索魯濱遜觀測太陽和計算日期的方法。
五、如有可能,組織學生觀看這部名著的電影、光盤或其他影像資料,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相關數據
壹.作者簡介
笛福(1660—1731)是英國小說家。出生於倫敦。我父親經營屠宰業。笛福原姓傅,1703後自稱笛福。他受過中等教育,但沒有受過古典文學方面的大學教育。早年從事內衣、煙酒、毛織品、制磚等行業,曾赴歐洲各國經商。1692年,他經商破產,債務達到17 000英鎊。後來屢次失敗,只好各種謀生。他當過政府特工,設計過各種發展事業,同時從事寫作。
笛福59歲開始寫小說。第壹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出版於1719,很受歡迎。同年出版了續集。1720年,魯濱遜的《沈思錄》又寫成了。此後,他寫了四部小說:《辛格爾頓船長》(1720)、《摩爾·弗蘭德斯》(1722)、《傑克船長》(1722)和《洛克薩納》(1724)。此外,他還寫了幹部傳記、幾本國內外遊記和幾本商業書籍。據說笛福與26家雜誌有聯系,有人稱他為“現代新聞報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的政治小冊子,共計250種,都符合資產階級發展的需要,寫的是城市中產階級感興趣和關心的問題。
笛福的《魯濱遜小說集》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第壹部流傳最廣。1704蘇格蘭水手塞爾科克在海上叛逃,被拋到智利海外的壹個荒島上。他花了五年時間,終於得救了。笛福受到這件事的啟發,寫了這本書。魯濱遜不聽父親的勸阻,出海經商販賣奴隸,在海上遇難,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在島上與大自然抗爭,星期五收留了壹個野人,救了壹艘叛變船的船長,回到英國,去巴西經營種植園致富。第二部,他故地重遊,假扮島主,教化島上居民,考察巴西種植園,然後在世界各地冒險,包括中國和西伯利亞。第三部分是嚴格的道德說教。
……
笛福的小說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流浪漢小說的傳統,經常寫壹個出身卑微的人,靠機智和個人奮鬥致富並取得成功。社會不允許這樣的人脫穎而出,所以他(她)不得不不不擇手段地去做壹系列的欺騙、偷竊甚至出賣身體的事情。出於清教道德,作者總是讓他的主人公表示後悔,發誓不做壞事,但環境壹再迫使主人公違背誓言。
笛福對他所描寫的人物有著深刻的理解,他擅長寫個人在不利的環境中克服困難。他筆下的主人公聰明而有活力,不相信命運,相信“常識”。劇情結構不留痕跡。他特別擅長描寫環境,細節生動,場景虛構,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我不禁不服氣。他語言自然,不引經據典,故事都是主角講的,讓讀者倍感親切。
(摘自《中國外國文學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2)
二、笛福的思想(楊)
笛福生活在資本主義發展時期,他屬於資產階級,他是中下資產階級的代言人。
他壹生最關心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他高度贊揚資產階級。他認為,壹個國家發展的核心問題是發展貿易。“給我們貿易,就是給我們壹切”,“貿易是世界繁榮的生命”,這是他最根本的主張。因為他認為貿易使制造業和航海業發展起來,人們有了工作、衣服和食物,所以材料可以保持高價和高地租,所以上層階級也受益。只要有勤勞的人民發展貿易,任何地方都會繁榮。他的全部經濟著作和部分政治著作都充分發揮了這壹命題,提出了許多具體建議。笛福發展經濟的思想有利於英國社會的發展。但他熱情支持殖民制度,提出奪取和管理殖民地的方法,提出與落後民族擴大貿易的方法,支持販賣奴隸。這壹切都顯示了他的階級局限性。
笛福對那些以家庭背景為榮的貴族和紳士非常反感。他極力贊美非上流社會出身的資產階級,抨擊看不起“平民”的“紳士”。他說人類的祖先是工人。他強調商人是有用的人,君子成商人,商人成君子,等等。對於他的階級的贊揚,他在《Roksana》中有壹句話是最明顯的:
羅伯特男爵和我對商人的看法壹致。羅伯特男爵說過——我認為他說的完全正確——壹個地道的商人是這個國家最好的紳士,他在學識、風度和判斷力方面都勝過許多貴族。壹旦他們控制了世界,雖然他們沒有房產,但他們比有房產的紳士更富有。
笛福對勞動人民的態度有兩面性。他認為犯罪的根源是貧窮,有錢人不會犯罪。摩爾·弗蘭德斯和洛克薩娜因為貧窮走上了不光彩的道路,所以他對這兩個人物也是同情的。他提倡發展工商業,讓人們有工作。但另壹方面,他想當然地認為工人們工作時間長,工資低,未成年的孩子必須工作。這是雇主的觀點。
笛福接受洛克的政治思想,反對專制,主張民權。當時的英國議會是上流社會政客們互相爭鬥的地方,為了生意,賄賂和各種卑鄙手段都用上了。工人、農民和中小資產階級根本沒有代表。笛福認為,人類的基本權利是任何人都不可侵犯的,包括國王、內閣和議會。“英國人既不是國王的,也不是議會的奴隸”。笛福主張宗教信仰自由。當時,英國雖然沒有像法國、西班牙那樣在宗教信仰上極端專制,但對國教之外的新教教派和天主教徒有各種限制。他是非國教的新教徒。這些人大部分是中小資產階級。他們要求符合“革命原則”和信仰自由的政治制度。笛福是這個學校的代言人。他主張人民應該接受更開明的教育,應該給婦女接受教育的機會。
總的來說,笛福的思想在當時是進步的,但其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很大的。資產階級當時還是進步階級,還在和封建勢力作鬥爭。保守的貴族和地主不關心生產,享受著巨大的地租收入。資產階級組織越來越大規模的工商業來促進社會發展。中小資產階級壹方面與大資產階級有相似之處,另壹方面又與統治階級、大資產階級和貴族有矛盾,要求更開明的政治。因此,笛福關於發展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勢力、反對政治不民主、反對壟斷的觀點都具有進步意義。但受限於時代和階級偏見,他支持殖民制度和種族歧視,與大資產階級壹致,反動。對於勞動人民,他所關心的只是讓他們有工作,生產財富,這是符合資本主義要求的。笛福思想中的這種雙重性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表現得很明顯。
(摘自《魯濱遜漂流記》序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版)
三,魯濱遜(楊·)形象
羅賓遜是新人,是中小資產階級眼中的英雄。他不是受過教育的貴族中的人物,而是平民。.....魯濱遜獨自壹人生活在荒島上,盡可能地保持了資產階級的尊嚴,這也使他能夠用這種當代文明的產物征服可能危及自己和自己“領土”的土著。除了衣服和壹些小物品,他幾乎享受了當代文明的所有產品。就這樣,他壹直維持著壹個“文明人”的生活,沒有變成野人。他壹方面等待機會離開荒島,另壹方面積極開發島嶼。壹旦第二個人出現在壹個荒島上,他就假裝自己是這個島的“統治者”。魯濱遜已經脫離群眾28年了,但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他都是社會和資產階級的壹員。這與“回歸自然”或“知足常樂”毫無共同之處。在經歷了很多磨難之後,魯濱遜終於得到了很多產業和財富,這是這壹類英雄的歸宿。
羅賓遜是壹個熱愛勞動的人。這個階層的人沒有什麽傳承,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維持中間地位,爬到頂端。魯濱遜父親的觀點可能只代表舊時代和保守勢力,而不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對於魯濱遜來說,“壹個人只是坐在那裏夢想他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是“絕對真理”。沒有船,他很難靠自己的力量把遇難船上的東西搬到島上。但他的哲學是壹種行動的哲學,壹種不怕困難的哲學。他終於想出了搬東西的辦法,把手上能搬的東西都搬了出來,而且“如果天氣繼續這麽好,我肯定能把整艘船壹塊壹塊地搬到岸上。”他沒有錯過機會,所以當失事的船最終被風暴摧毀時,他能感到平靜,是因為他沒有偷懶。他說:“我這輩子沒用過什麽工具,但久而久之,憑著我的勞動、勤奮和發明,我漸漸發現,只要有工具,我什麽都可以做。”說到這裏,即使沒有工具,我也做了很多事情...”就這樣,魯濱遜用自己的雙手和開辟新世界的熱情創造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王國”。
羅賓遜是壹個意誌堅定的人。他說:“我的脾氣是,只要下定決心做壹件事,不成功絕不放手。”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比如做壹塊板要42天。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的,沒有成功,但是他從來沒有失去信心。他總結了失敗的經驗,重新開始。.....他對任何事情都不氣餒,所以他不厭倦工作。就這樣,他與自然抗爭,改變了自己的處境。我們可以說,他的行動顯示了在他的小範圍內,勞動可以做什麽樣的事業。
羅賓遜是另壹個殖民主義者。他在來到壹個荒島之前是個殖民者,他離開巴西是因為他想在非洲買黑奴。當沒有其他人出現在荒島上時,魯濱遜得意地說:“這壹切都是我的。”如果可能的話,他會把它傳給後代。後來他把星期五變成了他的奴隸。
魯濱遜在荒島上做了許多具體的事情,荒島的自然面貌發生了變化,他的生活也發生了變化。他做的每壹件事都遇到許多困難,有些困難甚至看起來不可克服,但他經受住了失敗的考驗,他有堅強的毅力,最後他成功了。他要吃飯穿衣,就必須勞動,他的壹切成就都是靠自己的勞動完成的。
作品用生動吸引人的故事說明,只要人有誌氣,有毅力,熱愛勞動,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摘自《魯濱遜漂流記》序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版)
四、工作評價(楊·)
笛福的觀點通過生動的形象表達出來。魯濱遜的毅力不是從笛福的直接解釋中看出來的,而是通過具體的行動看出來的,比如他如何花了42天做了壹塊木板,如何花了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做了壹只獨木舟,用不了了,又固執地開始造第二只,等等。笛福通過許多真實的細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他用的細節很具體,比如壹個東西怎麽做,他拿了或者用了多少東西,甚至他吃了什麽,吃了多少等等。他所列舉的細節,甚至整個事件,都讓人覺得是可能的,是真實的。
笛福認為,語言的美主要在於使用通俗易懂、顯而易見、約定俗成的詞語,使每壹個聽者或讀者都能正確理解原意。這是《魯濱遜漂流記》中使用的語言。我們在讀這部作品的時候,仿佛在聽壹個故事,自然流暢,看不出雕琢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