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倚仗泰山超越北海,這個做不到,也必須做到;為老人折枝,既不為也不為。(莊子)
3、我沒有奶奶,即使是今天也沒有;祖母沒有大臣,她的歲月沒有盡頭。兩個人,祖孫倆,更依賴對方。(李米)
4、但寸長草有幾多情,報得三春暉。(孟嬌)
5.把衣服送出去,不要回櫃子。(黃尊賢)
尊老愛幼可以讓家庭更和諧。
1,孝順大方。(陳)據
2.老了也要像年輕人壹樣快樂!青春像雲雀,有它的晨歌;老年像夜鶯,應該有它的小夜曲。(康德)
3.心地善良的母親手中的線,為她任性的兒子做衣服。(孟嬌)
4.母親的心是孩子的天堂。(意大利諺語)
5.我看著搖籃,兒子在成長,我沒有權利休息!(何塞·馬蒂)
尊老愛幼能體現壹個人的道德品質。
1.老了被人尊重,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特權。(司湯達)
2、尊敬老人是自然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在口頭上,更應該體現在實踐中。(大衛·戴克)
3.報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諺語)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於如何照顧孩子。(蘇霍姆林斯基)
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以身作則。(朱拜爾)
尊老愛幼在關愛中很重要。
1,我們要把父母所有的愛、智慧、才華都展現出來,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馬卡連柯)
2.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馬卡連柯)
3.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諺語)
4.妳對摔倒在地的老人毫無同情心,摔跤的時候也沒有人扶妳。(印度諺語)
5.用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猿猴教育後代差不多。(馬卡連柯)
尊老愛幼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1.無情未必是真正的英雄。小早川憐子怎麽能不做丈夫呢?(魯迅)
2.不要把妳心愛的兒子留在身邊,讓他出去鍛煉,讓他名揚天下。(泰國諺語)
3.為了孩子,我的行動必須非常溫和謹慎。(馬克思)
4,謹教令,以孝之意施之,授白者,不忍心戴於路上!(孟子)
5、孔子:孝,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康熙)
魯茲是春秋末期魯國人。他在孔子弟子中以政事聞名。尤其以勇敢著稱。然而,在魯茲小的時候,家裏很窮,多年來靠吃粗糧和野菜為生。
有壹次,我年邁的父母想吃米飯,但是家裏沒有米飯。我該怎麽辦?魯茲想,如果他翻過幾座大山,從親戚那裏借些大米,難道他不能滿足父母的要求嗎?
結果小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地,從親戚家還回來壹小袋大米。看到父母吃到了美味的米飯,魯茲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稱贊魯茲是個勇敢孝順的孩子。
案例2
包公是包拯(公元999-1062),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其父鮑毅為朝三大夫,死後被追封為刑部侍郎。包公十幾歲的時候就以孝順聞名,為人直爽誠實。在宋仁宗天盛五年,即公元1027年,他進入了進士行列,時年28歲。先任大理寺法官,後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府。因為他的父母年紀太大了,不能和他壹起出國,包公立即辭去了他的工作,回家照顧他的父母。他的孝順受到了官員們的稱贊。
幾年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公重新步入仕途。這也是在村民的苦苦勸說下。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壹個兒子,那麽這個兒子就不能離開父母獨自去外地做官。這是違反封建法律的。壹般情況下,為了兒子的未來,父母都會跟著走。還是兒子和家裏其他人來勸。父母不願意跟隨兒子到壹個官位去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來照顧自己。史書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他父母生病了,承受不了路上的顛簸。包公辭去了他的職務。
不管是什麽情況,包公都能主動辭去官職,這仍然說明他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孝順,也算是今天有壹些品質的人的榜樣。在以前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包公的無私,而忽略了包公對父母的孝順。
案例3
東漢的黃翔是歷史上公認的孝道典範。當黃翔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家庭很困難。他在10歲的時候失去了母親,父親也生病了。悶熱的夏天,他睡覺前用電扇捉蚊子,給父親的床和枕頭降溫,讓父親早點入睡。在壹個寒冷的冬夜,他先鉆進冰冷的被窩,用身體溫暖了壹下,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哭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裏營造歡樂的氣氛,讓父親放松心情,早日康復。
案例4
老壹輩革命家朱德寫下了《懷念母親》,以無限深情贊美了母親無與倫比的愛心和高尚品質。毛澤東收到母親病危家庭的來信,日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材,放聲痛哭。悲痛之余,他寫下了《致母親》:“我母親風高,首倡博愛”。宋慶齡的孝心是真誠的,她在母親的靈前“抽泣”。陳怡看望母親,堅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是壹位孝順的母親。在節假日,李鵬夫婦總是帶著他們母親最喜歡的食物,向她表示敬意。
案例5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聞名的上海市建平中學,壹個13歲男孩題為《媽媽,我是妳的眼睛》的演講,讓全國女市長代表團的26名成員淚流滿面。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擔了家庭更多的責任和義務。為了買壹盤他媽媽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街頭跑了六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