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建設貫徹以人為本有什麽“特殊”?
高建國●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堅持以人為本是新形勢下軍隊建設和管理的核心理念。胡主席深刻指出:“以人為本的軍隊建設,要符合軍隊作為武裝集團的特殊性,適應執行戰鬥任務的要求。”這壹重要論述精辟闡述了軍隊建設貫徹以人為本與提高戰鬥力的內在聯系和有機統壹,為軍隊準確把握自身特點,積極探索人文關懷的正確實現形式,防止和糾正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中的片面性和簡單化,並不意味著針對“武裝集團”特殊性的柔性管理:越是物質文化條件改善,越是要大力培養官兵的戰鬥精神。隨著基層物質文化生活條件的改善和觀念的更新,人性化管理已成為帶兵部隊的新理念和新實踐。但壹些單位不當強調“人性化”,忽視軍隊的職能使命和戰鬥精神的培養,被動迎合少數官兵的意願,甚至放松對官兵的嚴格管理,降低訓練難度,被動保障安全。這顯然是對軍隊以人為本執行的誤解和曲解。軍隊以人為本實施的特殊性在於作為武裝集團隨時準備打仗和執行各種急難險重任務,其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是提高戰鬥力。嚴是愛,松是害,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些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認識向人們表明,在嚴格訓練、嚴格要求中培養戰鬥精神、提高官兵素質,既是克敵制勝的需要,也是對官兵生命和權利的最大限度的熱愛,從而更本質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要求。去年四川抗震救災時,某部官兵分布在3個責任區、11個縣市近3萬平方公裏。面對道路堵塞、余震頻發、山體滑坡、惡劣天氣等艱難險阻,廣大官兵以頑強的精神和鐵的紀律迎難而上,不僅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沒有發生任何事故。壹個重要原因是,通過在軍事實踐活動中刻意鍛造官兵的鋼鐵意誌,有效提高了部隊應對挑戰、戰勝困難的能力。在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部隊需要借鑒和引進壹些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滿足官兵學習和娛樂的需求。但必須把握和處理好貫徹以人為本的普遍要求與充分考慮軍事作戰隊伍特殊性的關系。決不能把人性化等同於變通,排斥和削弱戰鬥精神,決不能以遷就照顧等表面關懷代替嚴格要求的深層關懷。把以人為本的貫徹落實與增強戰鬥精神對立起來,把放松約束、降低標準當成關愛官兵,甚至“餓了塞包子、困了塞枕頭”,把“小老虎”變成嬌縱順從的“小綿羊”,危害極大。有的同誌認為,在信息化戰爭時代,寬松的環境更有利於專家技術人才的成長,培養官兵的戰鬥精神不如機械化戰爭時代重要。他們主張對官兵的管理和要求更加自由。這種理解顯然有失偏頗。戰鬥精神是軍人的職業精神。無論是機械化戰爭還是信息化戰爭,無論是作戰任務還是非戰爭行動,都離不開官兵百折不撓、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事實上,過於迷信和依賴技術的力量,容易導致士兵血性和戰鬥精神的萎縮,最終危及部隊的戰鬥力。2006年以黎軍事沖突中,以軍雖然擁有先進的信息裝備和強大的聯合作戰能力,但在與黎巴嫩真主黨遊擊隊的戰鬥中並沒有占據上風。原因是以軍過於依賴電腦屏幕,指揮官完全依靠網絡數據判斷戰場形勢,根本不去前線實地勘察。士兵們對真主黨的遊擊戰術感到驚訝和害怕,這使得這個“常勝之師”失去了昔日的輝煌。這從反面說明,雖然信息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人仍然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人的智力和意誌力仍然是影響戰爭走向的最大變量。“壹鍵封喉”代替不了“刺刀見紅”。“智能化”既能排除“實戰”,又能通過嚴格的訓練和管理,鍛造官兵戰無不勝的戰鬥精神和意誌品格,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應有之義。軍隊貫徹以人為本原則培育戰鬥精神,並不意味著崇尚普通人的勇氣,而是著眼於戰爭形態的演變和軍隊信息化建設的推進,賦予戰鬥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和科技元素,使戰鬥精神的培育更加充滿時代性、符合規律和創造性。堅持用科學精神培育戰鬥精神,在保障官兵健康、保護訓練積極性中豐富以人為本的科學內涵。比如,近年來在雪域高原進行針對性、適應性訓練時,有的部隊給每壹名官兵發放氧氣袋和急救箱,既強化了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又鍛煉和摔打了部隊,體現了更深更廣的人文關懷,有效調動和激發了訓練熱情。這種理念和做法值得提倡。講權益,更要講義務,著眼於“政治任務”的特殊性:把尊重官兵權益與確保部隊安全穩定團結結合起來,部隊安檢檢查官兵個人電腦信息和儲物櫃的做法,經常在部隊引起是否侵犯官兵隱私權、是否不符合以人為本要求的爭論。此類問題提醒我們,貫徹以人為本,既要依據法律法規合理解答官兵的權益關切,又要註重引導官兵正確看待權利與義務、自由與紀律、隱私與安全的關系,優化官兵健康成長和部隊科學發展的環境氛圍。權利和義務是壹個統壹體。軍人作為國家公民,不僅享有自己的權益,而且作為國家安全利益的直接實施者,要承擔比普通公民更多的義務,必要時要為自己的權益做出犧牲。就拿保護隱私來說,毫無疑問,作為公民,個人隱私應該得到尊重。但作為軍人,有壹定的特殊性,軍隊執行的是“政治任務”,這就決定了軍人的私生活不能太隱秘。因為軍人作為個體,既屬於個人,也屬於組織,屬於個人的當然可以保密,屬於組織的則應該公開,不能以“個人隱私”為由拒絕組織的理解和監督,這已經成為軍隊安全的隱患。引導官兵正確看待自身權利的實現,遵守紀律規定,需要註意兩點:壹是明確軍地人員維護自身權益的區別。需要註意的是,部分普通公民享有合法權益,但對軍人有特殊要求或條件。例如,許多當地媒體開設了壹些關於婚姻和空中交友的專欄,這些專欄在年輕男女中非常受歡迎,已經成為壹種時尚。但我軍內部規定明令禁止士兵參加大眾傳媒開展的交友活動。少數官兵偶爾因為好奇等原因卷入,不僅違反了紀律規定,也損害了我軍形象,個人往往嘗到苦果。二是處理好尊重官兵隱私和保障部隊安全的關系。軍隊是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的特殊群體。為了國家利益和戰鬥勝利,官兵有時不得不犧牲壹些個人權益。比如,為了保證部隊安全工作的落實,不留死角,需要按照規定對官兵的個人電腦、u盤、數碼相機、MP3播放器、自刻光盤等存儲介質進行檢查,防止泄密等問題。新時期青年官兵是在改革開放和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自我意識、權益意識、法律意識顯著增強。面對這壹新群體,以人為本,妥善處理涉及官兵權益的各類問題,要求各級領導切實提高法規素質,努力強化辯證思維,把尊重官兵合法權益與確保壹切行動服從統壹起來,嚴格按照法規辦事,正確把握政策尺度,註意工作態度和方法,堅持法律原則第壹,爭取官兵的認同和理解,避免產生逆反心理。在這個問題上,重要的是引導官兵以小原則服從大原則,以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軍隊講以人為本,就需要著眼於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福祉提供可靠保障作為貫徹以人為本的最高要求、價值和境界。以人為本絕不應該簡單理解為“兵為本”、“自我為本”,更不應該以“我”為半徑來設計,以個人權益的實現來衡量。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戰鬥的勝利和部隊的安全,不僅是必須的,更是更高層次的以人為本。促進官兵全面發展不等於放任個性發展,註重“使命與責任”的特殊性:把官兵個人價值的追求融入到歷史使命的履行中,把以人為本的特殊性落實到部隊中,本質上就是通過關愛人、尊重人,更好地激勵官兵認識和遵守自己的使命、責任和當代革命軍人的核心價值觀, 並自覺地在艱苦的訓練中提高自己的技能,在勇敢承擔國家和民族的責任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促進官兵全面發展是軍隊落實以人為本要求的重要著力點。這需要幫助官兵正確認識做好眼前工作與實現長遠發展的關系,正確認識服從部隊分工和組織安排與實現個性化發展的關系;即使廣大官兵把個人價值的追求融入到履行我軍歷史使命的偉大事業中,也將為官兵未來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參與社會競爭創造更好的條件。歸根結底,軍隊的存在是為了遏制和打贏戰爭。提高官兵素質,實現全面發展,首要的是提高打贏質量。如果放棄了這壹點,提高質量就沒有基礎,全面發展就沒有意義。這種重視社會競爭力而忽視軍隊打贏需要、重視個人興趣愛好而忽視崗位職責要求的傾向,不僅從根本上背離了軍隊實行以人為本的初衷和正確價值取向,也必然使個人發展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誠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官兵奉獻軍營,既是對國家依法應盡的義務,也是謀生和實現個人發展的現實途徑。但在我軍這個充滿犧牲奉獻精神的先進社會群體,畢竟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和利益驅動不能成為官兵思想和行為的主導原則,官兵的個人發展利益應該始終服從和服務於人民的發展利益。通過構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教育官兵認識到國家和軍隊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同時,通過典型示範、政策激勵、扶貧解困等措施,引導官兵安心在基層崗位學習、建功立業,努力把實現個人價值與實現部隊建設發展目標有機統壹起來。在貫徹以人為本中積極探索促進官兵全面發展,又註重全方位謀劃、高起點推進、重點發力,充分發揮軍事思想熔鑄、實踐錘煉的特殊優勢。應該看到,官兵在嚴格的教育訓練中培養出來的吃苦耐勞的精神、令人生畏的作風、百折不撓的意誌和剛毅穩定的心理素質,是未來參與社會競爭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因此,它不僅是提高軍隊核心軍事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官兵全面發展、提高參與社會競爭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壹些優秀復員軍人和退伍軍人成功實現了從軍戰到商戰的轉變,完成了從鋼鐵戰士到創業先鋒的跨越。它令人信服地表明,幫助官兵在履行新的歷史使命中掌握實現全面發展的“獵槍”,而不是盲目滿足他們的壹些實際發展需求和提供“幹糧”,是把個人發展與我軍歷史使命統壹起來的巨大關切,是高品位的以人為本,也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中國和我軍行動。把官兵的個人價值追求融入我軍的歷史使命,並不排斥官兵的個性化發展。在國防和軍隊建設與個人發展的關系中,奉獻與回報,投入與產出應該是成正比的。當我們全心全意地履行我們軍隊的歷史使命時,就是培育更多個人發展機會的時候了。各級領導幹部要註意把軍隊建設的需要與發揮個人特長、挖掘個人潛力、滿足個人愛好結合起來,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努力創造人才充分流動、創造力競相生成的良好局面。人文關懷不僅是物質關懷,更是“部隊主體”的特殊性:在解決困難的同時,註重滿足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人文關懷日益成為壹種普遍的社會價值追求。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部隊各級領導機關自覺把官兵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為決策的第壹信號,更加註重為基層辦實事、解難事。環境汙染和基礎設施升級帶來的飲水困難、取暖困難、用電困難、洗澡困難等壹些實際問題正在得到解決。在滿足基層官兵物質需求的同時,註重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防止和克服以人為本、重有形、輕無形、“見物不見人”的傾向。現在的青年官兵主要是80後、90後。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民主參與意識普遍較強,也渴望現代文明的成果。今年,某集團軍95%以上的新兵都上過網。剛到部隊的第壹天,很多新兵問班長去哪裏上網。可見,通過提高基礎設施的信息含量來實施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文關懷,滿足官兵對網絡文化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某部確定年內將下屬單位所有旅團組織成班上線,作為深化人文關懷的“士氣工程”,不僅為基層官兵提供了學習的時尚平臺和休閑娛樂的精神港灣,也大大增強了軍營文化的時代感、滲透力和吸引力。此外,通過建立網上聊天室,網上咨詢臺,網上公告欄和網上舉報信箱,基層官兵參與軍隊建設和實行民主監督更加方便快捷。在領導機關充分尊重官兵意見決定重大問題、解決發展問題、廣泛集中官兵智慧、自覺接受官兵監督處理敏感事項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本質上說,軍隊的現代化就是人的現代化。尊重官兵在軍隊現代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要更加註重官兵精神需求的深入發展和精神利益的多維拓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官兵的精神需求不僅僅停留在學習和娛樂層面,還要關註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是否被尊重和采納,創新成果是否被重視和推廣;官兵的精神利益不僅體現在追求政治上和人格上的平等,而且體現在維護和實現對軍隊建設和發展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只有最大限度地保障官兵的民主權利,及時回應他們對軍隊發展的關切,引導他們自覺熱愛和建設當家作主的軍隊,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進壹步增強他們對主人翁地位的認同感、對軍隊集體的歸屬感和對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感。可以想見,隨著官兵物質利益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實現,將極大地激發和調動廣大官兵愛軍創先爭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推動部隊建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