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格言 - 中國古代有哪些勤於思考的人的故事和名言?

中國古代有哪些勤於思考的人的故事和名言?

唐代詩人賈島

仔細研究起源

壹天,賈島去長安郊外拜訪壹位名叫李寧的朋友。他沿著山路找了很久,才摸到李寧的家。此時夜深人靜,月色皎潔。他的敲門聲吵醒了樹上的鳥。不巧那天李寧不在家,賈島留下壹首詩:

李寧的隱居

悠閑地生活在這裏,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野。

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僧侶們在敲門。

走過這座橋可以看到葉原迷人的風景,雲的腳在飄動的巖石上仿佛在移動。

我離開這裏壹段時間,但我會回來,在約定的日期和我的朋友壹起退休。

第二天,賈導騎著毛驢回到長安。在路上,他想起了昨晚自己即興創作的那首詩,覺得《池邊樹上鳥駐,月下和尚敲門》中的“敲”字不夠恰當,或許用“推”字來代替更恰當。賈導騎著毛驢,唱著歌,敲門推門,不知不覺進了長安。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覺得很好笑。這時,在京城做官的韓愈與儀仗隊迎面走來。行人車輛都讓道,賈導騎著毛驢比比劃劃,闖進了儀仗隊。派人帶他去見韓愈。

韓愈問賈島為何擅闖。賈島讀了自己寫給韓愈的詩,卻拿不定主意壹句話用“推”還是“敲”。韓愈聽了,饒有興趣地想。過了壹會兒,他對賈島說:“我看還是敲門的好。如果門關著,妳怎麽推開它?另外,晚上敲別人家的門是有禮貌的!此外,“敲”字在夜深人靜時又多了壹點噪音。寂靜中有動靜,不熱鬧嗎?”賈島聽了連連點頭。這次他不僅沒有受到懲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從那以後,推敲就成了壹個流行的詞,用來指做文章、寫詩或者做事情的時候,要反復琢磨、考慮,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勤勞好勤快懶,成功毀於思考。”韓愈《勸學篇》要想學問精深,就要勤奮。貪玩,就會荒廢學業。做事壹定要三思而後行,太隨便就會成功。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讀萬卷書:意為刻苦讀書,使自身才能超群。走萬裏路:意思是讓所學在生活中顯形,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海無涯,學海無涯。”韓愈的“增高德文”字面意思是:在書堆成的大山裏,要想攀上遠方的高峰,勤奮是登頂的必經之路;在無垠的海洋中,苦難會是壹艘前進的船,帶妳走向成功。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也沒有順風的船可以航行。只要妳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妳也可以成功。這首詩可以作為激勵壹代又壹代年輕人的座右銘,勤奮學習的人會達到壹定的高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盲目讀書不思考,只能被書牽著鼻子走,所以會對書感到厭倦,對書的表象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