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格言 - 和平女神的媽祖“和平女神”

和平女神的媽祖“和平女神”

媽祖文化是壹種以人為本的生活文化。它不僅代代相傳,而且處處與時俱進,豐富自身內涵,拓展自身外延,努力將其發揚光大。2009年,媽祖故鄉福建省莆田市公布了第壹批36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這些非物質傳承人除了傳承媽祖信仰習俗外,更重要的是“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鞏固湄洲島作為世界媽祖文化中心的地位”(引自莆田市《關於加強媽祖信仰習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規定》)。現在梅州媽祖廟的祭祀儀式是90年代媽祖祭祀恢復後,由壹批專家制作的,現在還在不斷完善。《巴蜀舞》、女聲《舞動人生》等新媽祖祭的歌詞,新創作的《平海》、《和平》、《仙萍》等歌曲,以及由莆仙戲改編的音樂,都是梅州媽祖廟會的創新亮點。既有繼承又有創新,體現了時代特征,適應了社會需求,充分展現了媽祖文化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積極組成部分的特點。這些創新的東西自然要體現在術語上。比如媽祖的“海峽和平女神”和“世界和平女神”的稱號,就是新時代人們賦予媽祖文化的新概念和新內涵的體現。(以上摘自《媽祖學導論》。)

在回憶歷代對媽祖的稱謂時,有壹個稱謂明顯被忽略了,那就是海峽和平女神。據《媽祖文化》壹書作者黃國華考證,媽祖於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被封為惠玲夫人,宋、元、明、清共褒封36次。其中宋代13次,元代5次,明代2次,清代16次。頭銜的規格從淑女、公主、天妃、天後到聖母不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兩岸關系的逐步緩和,媽祖文化在兩岸交流中日益流行,媽祖被福建人民譽為臺海和平女神。但是把這六個字刻在石頭上就另當別論了。故事是這樣的:1987年,為紀念媽祖誕生1000周年,莆田市人民政府請南京著名書法家林散之先生題寫,不久就收到了林老先生的《金碧墨寶》。以下題字:1987年,林散之91歲的書,紀念梅州祠堂女神出現1000周年。1988莆田有關部門聘請著名石雕大師,將林散之先生題寫的海峽和平女神六個大字刻在馬祖山腳下的石壁上,幾米見方,漆成白色,十分醒目。當時坐在進島的渡船上,遠遠就能看到這些刺眼的漢字。

在當前條件下,臺海和平女神作為媽祖信仰的壹個定位是非常合適和恰當的。女神是媽祖,和平是主題,兩岸是改編範圍。具體來說,就是讓媽祖在兩岸關系發展中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這是人民的願望,也是時代的要求。當前,大陸人民需要壹個和平的環境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臺灣同胞也應以和平為求穩定、求發展的前提。兩岸交流的實踐證明,媽祖文化是通向兩岸和平的理想橋梁。20多年來,通過這座橋梁,我們不僅加強了兩岸人民的交流,也在很多事情上達成了共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媽祖文化交流,增進了兩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同屬中華民族的認同,為化幹戈為玉帛、實現和平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後,我們將繼續圍繞兩岸和平主題開展媽祖文化交流活動,進壹步推動兩岸關系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媽祖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海峽和平女神的定位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建設和諧世界是人類的崇高理想。媽祖文化作為促進和諧的重要因素,可以為兩岸和平鋪平道路,在構建和諧世界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海峽兩岸創造了和平發展的奇跡,也將影響世界各地。隨著這種影響力的擴大,媽祖文化壹定會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歡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坎伯蘭市市長貝茨·弗雷德(Bates Fred)借參加第十屆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之機,來到湄洲祖廟,畢恭畢敬地邀請媽祖到加拿大朝拜,就是壹個生動的例子。

媽祖文化是壹個不斷發展和豐富的過程。將媽祖定位為臺海和平女神,也為媽祖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在實現兩岸和平的進程中,人們將以新的探索、新的研究成果和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進壹步豐富和充實媽祖文化,推動媽祖文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海峽和平女神石雕之所以有價值,不僅因為它記錄了歷史上第壹次由人民自己賦予媽祖的神聖稱號,而且因為它的銘文本身就相當罕見。林散之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有“草聖”之稱。但在莆田的邀請下,他用隸書寫了海峽和平女神四個字。對他來說,用隸書寫這麽大的字是人生第壹次,而且用筆蒼勁有力,每壹個字都很難得。兩年後,1989年,林散之老人去世,湄洲島上的這幅隸書碑文成為老人生前留下的唯壹壹幅。(以上摘自王文章《媽祖三十七題》《海峽和平女神》)。

歷史上,媽祖稱謂包括民間稱謂、文人稱謂和官方稱謂,它們之間往往相互交織、相互影響。

在宋代,人們稱媽祖為女神,靈女,林的靈女。文人或龍女;官員們也稱媽祖為“女神”。例如,的姚說,莆田縣有壹個女神祠。南宋仙遊名士廖鵬飛在廟會誌中被稱為“天仙”,南宋莆田士人丁伯圭在廟會誌中被稱為“通仙女神”。自宋代以來,莫林屢受朝廷褒揚加封,女神被提升為妻子第壹,共有四個封號。因此,在宋代,她被稱為順治夫人,惠玲夫人,崇福夫人和無極夫人。後來媽祖被妻子提拔為公主(壹般認為金爵成為公主的時間是邵熙元年,即1189),所以媽祖也被稱為惠玲公主、聖妃、沈飛等。此外,宋代開始出現以地域命名的媽祖稱謂,如源於聖敦宮的聖敦公主、源於伏羲公主廟的伏羲公主等。

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元世祖封媽祖為“護國知天妃”。從此,“天妃”成為媽祖最常見的官方稱謂。除了天妃的縮寫之外,還有其他的頭銜,如天妃、天妃和天妃。但《元史》中記載,媽祖被稱為泉州女神,惠玲被稱為南海女神。對於前壹個稱謂,泉州學者大多認為媽祖有“泉州女神”之說是因為元代泉州港的興起和航運的發達。或者認為是因為天妃在宋太祖劍龍元年出生的時候,莆田還在泉州管轄之下,所以說媽祖少年時期就生活在泉州也不為過。但福建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的許在《媽祖信仰史研究》中的“泉州女神稱號的由來”壹節中認為,元代宮廷官員並不知道“湄洲女神”是何時誕生的。所以元朝的官員不可能在媽祖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莆田屬於泉州。因此,元朝稱“梅州女神”為“泉州女神”應該還有壹個原因...“泉州女神”的名字與元初泉州的建立有關。許先生總結說:‘莆田當時屬於泉州省,所以‘梅州女神’被稱為‘泉州女神’。②在元代,媽祖也被稱為“南海女神”,這是因為媽祖信仰在中國南部沿海地區非常盛行。此外,民間水陸畫在元代開始稱媽祖為天妃聖母、天妃的母親和母親。

到了明代,媽祖經書開始出現。除了天妃的正式稱謂,媽祖在明代還被稱為妙星玉女、仙妃、上聖天妃、英烈天妃、戊己輔戰助政於普濟天妃、金雀聖妃、金雀聖女後、齊天聖女後。在《羅蒂經·針神經》中稱之為梅州母親等。在明代小說《天妃母親傳》中,又稱為、娘娘、林娘娘、娘娘、馬、林娘娘等。,而且據說天妃是北方壹位出色的明星——甄嬛Nv的女兒。此後的傳記有《天妃的頓悟》、《天妃的生日與下凡》、《海山歷險記》、《天妃》等。明代問世,媽祖開始有了“莫林”的正式名稱,後來又衍生出娘、姑等別稱。

在清朝初期,天妃仍然是常用的地址。康熙中期,媽祖進:封皇後。此後,在雍正、乾隆兩朝,官員、學者普遍稱媽祖為天後、天後聖母,也有學者稱之為“聖皇後”。在清代的民間典籍和詩詞中,她們被尊稱為妙玉五祖弘忍大滿禪師普濟袁俊、天後袁俊、天後聖母院袁俊、天之聖母。在清代的道教書籍中,也有天仙、天女、天女、天女等稱謂。文人筆下還有海神聖母、海道真神等媽祖名號。在北方,有人把天後和泰山混淆了。因此,官民都稱媽祖為“天後聖母畢夏袁俊”、“天後聖母善待畢夏袁俊”、“仙女聖母畢夏袁俊”。

由於媽祖在明清時期受到壹些儒者的批判甚至否定,到了清代嘉慶年間,莆田籍學者陳池陽撰寫了《林小女的事實》壹文,試圖規範媽祖族人忠孝的儒家倫理,於是媽祖在清代又被稱為“林小女”。上世紀80年代“媽祖熱”興起後,媽祖被賦予了“海峽和平女神”和“世界和平女神”的新稱號。

①徐在權主編:媽祖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第4頁。

②許:媽祖信仰史研究,海豐出版社,2007年,第100-101頁。

③(清):《三島居錄》卷七《生辰》。

以上資料均來自《媽祖研究導論》。

王在《第三十七任媽祖稱號與海峽和平女神》壹文中認為,海峽和平女神稱號對媽祖信仰的定位是非常正確的,應該引起重視。媽祖,又稱天妃、天後、天母、母親之母,是歷代船工、水手、遊客、商人、漁民的共同信仰。古代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襲擊,船沈人死。船員的安全成為海員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托在諸神的保佑上。在船起航前,要祭拜天妃,祈求順風平安的保佑,也要在船上為天妃設立壹個神聖的位置。媽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壹朵奇葩,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被沖刷,其在社會事務中的角色也在不斷分化和演變。近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媽祖在現代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在兩岸事務上,而且在凝聚海內外各方力量、維護社會安定有序、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1)媽祖強化了全球華人的民族認同。

媽祖隨著信仰媽祖的福建、廣東人遍布世界各地,範圍遍及全球,占據海外華人社區和港澳臺地區。媽祖宮廟很常見,紐約甚至有“壹條中國街,兩座天宮”的說法。媽祖因融合了儒釋道而成為海外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在中國社會有非常強的聚合功能。他們認為媽祖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根和魂,是超越社會制度、政治信仰、聯結國人的精神紐帶。所以他們通過媽祖崇拜這樣壹種宗教文化的紐帶,表明自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尋求自己在中華民族中的根。這種“尋根”信仰反過來又賦予了媽祖信仰強大的生命力,使其得以長久存在。同時,這些海外媽祖廟不僅是燒香的廟宇,也是華僑和三峽的殿堂,是加強華僑和三峽團結,激發他們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感情,增強他們對中華民族心理認同的重要場所。

(2)媽祖促進了亞太地區的合作與發展。

(壹)促進亞太地區海洋和平發展中國壹貫主張和平利用海洋,合作開發和保護海洋,公平解決海洋爭端。然而,目前中國的和平海洋戰略面臨著這些問題:①壹些周邊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的和平海洋戰略缺乏了解,與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存在爭議,產生不和諧的聲音;②大陸與臺灣省的關系還存在壹定的不穩定性,尤其是大陸與臺灣省的政治互信和軍事互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3)西方海洋霸權主義的影響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壹種和平的海洋文化與之相比較、相交融,形成壹種新的能夠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同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政治理念,以此來規範和規範世界各國的海洋行為。媽祖作為中國大陸、港澳臺、東南亞、日本等亞太國家和地區所尊崇的“海上和平女神”,可以作為海洋文化的良好傳播媒介,在推動海洋和平發展文化方面發揮情感紐帶和溝通橋梁作用,召集世界各國人民探討解決爭端、共謀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促進亞太地區海洋文化的相互交流。營造良好的和平發展文化環境,在謀求海洋事業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加強各方的和諧共生關系,實現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海洋事業的穩定持續發展。

(2)促進亞太地區的合作與發展。

在現代社會,媽祖具有海內外文化認同的功能,是情感交融、強化人際關系的紐帶。在新加坡,同壹方言的華人成立自己的方言館;在馬來西亞興安會館,每個地方分會都設立了天後堂,為同鄉會提供聯誼名額。日本的地域行會,如“八閩會館”、“福建會館”,都崇拜媽祖,把共同的命運作為聯系同鄉華僑的強大紐帶。媽祖文化在特定的海外環境中具有強大的磁場,成為亞太華人與當地族群相互認同、促進情感交流和商業往來、推動亞太經貿合作發展的紐帶。媽祖文化的海納百川、重商務實、誠信實幹的精神,將激勵亞太地區人民開拓進取、同舟共濟、無私奉獻、自強不息、持之以恒,不斷創造商業奇跡,促進亞太地區和諧穩定發展。①

(3)媽祖推動了中國社會道德的提升。

媽祖集真善美於壹身,其慈悲博愛、無私無畏、救人於危難、公平正直等高尚精神,是值得效仿的令人欽佩的道德楷模。因此千百年來壹直被民眾所稱道和信奉,成為人們行為的典範,成為人們追求高尚、遠離卑劣的精神動力。只要充分發揮媽祖精神勸善、求真、尚美等社會道德教育功能,就會在社會上起到弘揚榮辱觀的作用。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階段,存在著人性浮躁、物欲橫流、道德失範、社會失序、誠信缺失等現象。當人們受到社會道德滑坡的嚴重困擾時,1000多年前媽祖的事跡和精神可以成為我們看到自己卑微的壹面鏡子,引發我們的反思,提升我們的道德。

(4)媽祖促進了我們社會的和諧。媽祖的愛是壹種超越等級觀念、國界、性別差異的泛愛,是壹種無私的真摯的愛。這種愛已經成為深深植根於媽祖信眾心中的文化積澱。它要求人們自覺克服反道德的因素,使人產生好感,緩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對立甚至敵對關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諧關系,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品佳、袁:媽祖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亞太合作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資源開發與市場》,第2期,2012。(以上資料來源於《媽祖學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