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物中認識知識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壹個重要概念,它源於《禮記》?正如大學八大目標所言——誠信、知行、至誠、正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誠,先知之;知識存在於事物之中。內容於是知道了,知識於是真誠了。但這段話是《大學》中唯壹的壹段,之後卻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先秦時期的古籍也沒有引用過“吳歌”和“知止”這兩個詞,使得“吳歌知止”的真正含義成為儒家的壹個謎。
東漢的鄭玄最早註釋了“師事”,而自宋儒學將“大學”從《禮記》中分離出來,成為“四書”的壹部分後,“師事”的含義逐漸成為後世儒生爭論的熱點,甚至到了今天。目前社會上流行的“學而時習之”的解釋,是基於南宋朱學說的壹些觀點,認為“學而時習之”就是獲取知識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