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因其品種、造型、圖案、畫法、針法、刺繡、色彩、技法、裝裱而令人愛不釋手,而針法的運用是構成刺繡各種藝術形象的語言。由沈壽口述、張謇記錄的《雪娥繡譜》,匯集了他壹生的刺繡技法經驗,總結出18種針法,經過後人的努力,現已發展到43種。
基本的針刺方法有:齊針,向前抓,反向抓,重疊抓,平袖,寬松的袖子,套袖,分裂和針,針應用,針提取,針輥,針切割,辮子股,梭子拉,平金,金屬片,沖壓,結,尾巴拉,羽毛針,天鵝絨,格子錦,針織,和羽毛針。
輔助針法有五種:針刺、鋪針、起毛、紡針和刮針。刺繡方法有六種:疊繡、穿珠、簾繡、釘繡、貼絲、虛實針等。在欣賞刺繡的過程中,藝術家經常使用多種針法來更好地表達物體的形態特征。
比如繡貓,毛線要用針紮,眼睛和眼白要用針紮,胡須和眼睛要用針紮。通過針的靈活運用,繡出的物件可以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在蘇繡眾多的針法中,現在亂針繡異軍突起,藝術家們運用這種針法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雜繡又稱“正繡”,是近代刺繡藝術家楊守玉於20世紀30年代在正規女子職業學校任教時創立的。
這種針法改變了傳統的“密接其針,排列其線”的刺繡方法。它采用長短交叉線條,用分層著色來表現畫面,特別適用於以油畫、素描、攝影為手稿的作品刺繡,藝術效果特別有質感。經過周有賢、任繼賢、朱峰、楊守玉等蘇繡名家的傳授和推廣,亂針繡已成為蘇繡的主要繡種之壹。
他的作品包括《拉斯裏夫河邊的列寧》、《齊白石雕像》、《虎丘》和《噴雲吐霧》。在亂針繡的基礎上,發展了虛實亂針繡、雙面亂針繡、雙面異針繡、雙面異針繡(雙面三面異針繡)等創新刺繡技藝,將亂針繡技藝提升到了壹個全新的高度。
蘇繡還有壹種“盤繡”,金線盤繞,絲線橫釘,所以又叫“釘繡”。主要用於龍袍、官服、禮服、旗袍、龍鳳、山水、花卉等裝飾圖案的刺繡。作品華麗典雅。
在全盛時期,蘇州周圍的村莊裏有成千上萬的繡娘從事盤錦刺繡。在長橋鎮新南村壹帶,至今仍有400多名老藝術家為廣東、新加坡等地加工服裝、裝飾鮮花。年輕人不願意學習這門藝術,因為它很無聊,而且工資很低。盤錦刺繡已經成為後繼乏人的趨勢。
蘇繡的技術特點大致可以概括為“平(繡面平)、齊(針法整齊)、細(繡線細)、密(絲線排列緊密)、諧(色彩和諧)、順(絲線流暢)、順(色澤鮮艷)、勻(皮頭均勻)”,區別於中國其他地區的刺繡。
蘇繡種類繁多,可分為兩大類。壹個是日用品。有日常用品,如錢包包、調料包、眼鏡包、折扇包、名片包、口袋、團扇、鏡蓋、小掛件等等。有服裝鞋帽,比如披肩,旗袍,裙子,背心,圍脖,襯衫,虎頭鞋,虎頭帽,還有日本和服,韓服加工出口。
有室內產品,如被套、枕套、桌圍、椅座、椅墊、門簾、桌布、沙發墊、電風扇罩、電視機罩、空調罩等。以及其他用品如官服補品、車飾、戲服、壽衣等等。傳統日用品圖案具有圖案結構中心突出、造型藝術誇張、裝飾意味濃厚的特點。
常見的形式有單角花、對角花、四角花、壹組四角花、滿底花等。在色彩方面,蘇繡歷來講究美、靜、色隨物,華而不俗,但不艷麗,這是區別於其他刺繡的重要特點之壹。這與蘇州人熱愛古樸典雅的生活習慣相吻合,也與蘇繡精致典雅的特點密切相關。
第二是欣賞。有擺件(長、方、圓桌屏風),掛件(圖畫、立軸、鏡片、中堂、對聯等。)、豎條(單屏、折疊屏等。)和相冊頁面。其題材廣泛,山水、人物、花鳥、動物、靜物、書法、裝飾圖案等都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鑒賞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小貓》和《金魚》。為了生動地展現小貓蓬松的毛發和表情,刺繡工人不僅需要數千針,而且必須非常註意顏色的使用。就壹只小小的貓眼而言,需要根據瞳孔受光部位的不同,用20多種顏色的線條表現出來,才能繡出貓眼。
1986年,在保加利亞舉辦的第六屆普羅夫迪夫國際春季博覽會上,蘇繡廠展示的壹件雙面繡的《毛貓》獲得金獎。繡金魚,為了表現金魚尾巴的透明質感,刺繡工人往往要把壹根頭發絲那麽粗的絲線“劈”成48份來繡,繡出來的金魚出神入化,就像在水裏遊泳壹樣,給人以美的享受。
從65438到0984,蘇繡研究所展出的壹條雙面繡金魚在第56屆波茲南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蘇繡作為壹門流傳繁衍了幾千年的古老藝術,在歷代都為美化人們的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1986 10,蘇州市在景德路明樓祠堂建立了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展示了從漢代到現在的200多件繡品。
其中有北京大保臺王艷墓、湖南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蘇州虎丘出土的蘇繡、繡片、經書、錢包等生活用品(部分為復制品)。有蘇州制造的明朝萬歷皇帝的絲綢衣服,孝敬皇後的刺繡“白子衣服”和清朝乾隆皇帝的皇家服裝。
有17世紀著名刺繡藝術家韓希蒙的刺繡畫冊,有清末民初蘇繡藝術家沈壽的模擬刺繡,還有不同顏色的雙面繡、不同針法的雙面繡等現代作品,成為展示蘇繡歷史和精品的重要窗口,受到人們的歡迎。中國刺繡藝術博物館建在蘇繡的發源地鎮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