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們:妳研究什麽宗教?這個問題不夠嚴謹,無法準確回答。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壹下佛教中“宗”這個概念的定義。
佛教的教學實踐體系有三個方面:教、道、果(又稱“因道而果”、“因道而果”或“境中果”)。教(境)即教理論、基礎、理論、見識、世界觀;道(行動)是實踐的方式和方法,果是實踐的結果。壹般來說,壹個門派的形成需要壹套完整獨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教),並根據這壹理論形成壹套修行體系(道),成果(果)也根據這壹體系統壹。醫生看病,首先要根據自己的醫學理論知識判斷病人的病因,然後根據病因的不同開出不同的藥方。因此,這種疾病可能治愈,也可能無法治愈。
佛教體系自誕生以來,符合上述理論的教派只有四個,分別是大乘的中觀唯識,小乘的全包全量部。四大宗派形成於大乘佛教發展的後期。小乘諸子的思想可以概括為諸子或諸子的經濟思想。換句話說,小乘佛教只有這兩個流派建立了完整的成果。大乘佛教發展了兩個教派(唯識學和中學派),也形成了兩套世界觀和兩套方法論,從而取得了成果。這才是對佛教的真正理解和嚴格定義。
此外,佛教在理論上建立了八派(即八善派):我法有八派,我法無派,我法無派,我法無派,我法有八派,我法無派,我法無派,我法有八派,我法有八派,我法有八派是假是真,我法壹切派都是空。這八種情況也可以統壹在上述“四種情況”中。
但我們常說的“漢代八宗”或“十宗”(禪、清凈、法、玄、性、相面、臺、聖人等。)都不是壹個概念。這種說法是對宗方法的概括,屬於通項。
那漢傳佛教為什麽這麽說?我們來了解壹下它的發展歷史。
佛教傳入中國。
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9年),漢明帝夜裏夢見壹個金人,在陽光的環繞下,從遠處飄來,落在正殿前。第二天,皇帝在法庭上把這個夢告訴了他的大臣們。大學士傅儀報道,西方天竺(印度)有壹尊佛,能在虛空中飛翔,被陽光環繞。妳可能夢見了壹尊佛。漢明帝對傅毅的話很感興趣,於是邀請使臣於、、蔡澄、博士弟子等13人出使西域。路上遇到兩個天竺高僧,給莫滕和朱發蘭拍照。所以我邀請他們來中國。於是他們騎著白馬帶著經書和佛像回到洛陽,開始翻譯壹些佛經(相傳翻譯的第壹部經書是《四十二章》)。漢明帝下令修建中國第壹座佛教寺廟——白馬寺(建於東漢永平十壹年)。這是公認的佛教傳入中國的標誌性事件。
b格壹佛教
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接受中國現有的文化影響是必然的。沿用漢代儒道文化的文字和觀念,翻譯和解釋佛經,稱為“格義”。漢末六朝時期,中國儒學和玄學興盛,佛教自然深受其影響。漢傳佛教對“宗”概念的全新運用,與儒家的學術傳統有關。
儒家經典與文學之爭
漢初,經學開始形成兩派。即經學派和經學派。
文言文派:文言文是指秦始皇統壹中國之前的儒家經典。始皇帝焚書時期,壹些中國古代典籍被民間儒生埋沒,到漢初又陸續被發現,如景帝河間獻上的國王用重金向民間征集的中國古代典籍,以及魯公從梁武帝孔府舊居墻上發現的中國古代典籍。章太炎,現代國學大師,屬於古文派。
今文經學:今文經學是指漢初舊儒所背誦的,由弟子記錄在當時的隸書(今文)中的經典和訓詁。康有為是今天的作家。
d .漢傳佛教宗派觀念的形成
在經學和文學的鬥爭中,經學也推崇自己的傳承、風格和方法,往往專門研究某壹部古書——所謂家法。這種學風標準傳入佛教,形成了漢傳佛教中“宗”的內涵。比如提倡禪定的叫“禪”,弘揚凈土宗三的叫“凈土宗”,弘揚華嚴經的叫華嚴宗,講三論宗的...所以這種語境下的“教派”概念和佛教中的已經不壹致了。
贊成和反對
這種說法有利有弊。
好處是適應了漢朝的風俗,便於傳播。不好的是,這種說法不再包括“教、道、果”的學習體系,概念片面,不利於人們對佛教教育體系的整體把握。
西藏和漢族的佛教都屬於大乘佛教。嚴格來說,無論妳在哪個寺廟出家,跟哪個大師學習,妳要麽是壹個中級思想家,要麽是壹個知識型思想家。思想是教導的部分,是理論,是洞見,是基礎,是所有佛教弟子都應該學習的部分,不管禪的秘密是什麽。
再比如,藏傳佛教各派(藏傳佛教因不受儒家學風影響,遵守佛教律法,故稱派不稱宗)的分歧,基本上與最終的決定有關。在整個藏傳佛教中,除覺囊派外,中觀是根本核心。但是到最後,就不壹樣了。如格魯派以中觀為根本洞見;馬寧學派也屬於中間觀點,但更多的人持中間觀點並繼續看到它。根據不同的感悟,衍生出更細微的感悟和修行方法。
這些細微的差別涉及到極其深入的理論終結和精神實踐,普通的外行和初學者根本達不到這種程度。我們學的是基本的見識和思想——比如我們現在學的《三寶概論》,是各派各派的基礎知識,還沒有涉及到理論的末端之爭。所以,沒必要壹開始就刻意標榜自己是研究紅教還是黃教——因為我們壹開始還在同壹個基礎階段。
所以,“妳學哪個?”提問方法不嚴謹,回答類似問題時要說“我是學中國思想的”或者“我是只學儒家經典的”。
2.關於密宗佛教
在大乘佛教的標準化區域,念佛、密修、打坐等。都屬於實踐方法,背後的思想體系不是中觀就是唯識。密宗只是壹種不同的修行方式。所以,嚴格來說,密教應該叫秘道,因為它是建立在中學思想和唯識基礎上的秘密修行方法。所以,稱密教為密道更為恰當。
3.關於實踐
在佛教中,修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來說,修行可以說是通過各種手段來修飾心智和行為;狹義的修行,即真正意義的修行,指的是第壹位以上的聖菩薩。
阿傑鼎輝
廣義來說,佛教修行體系可以分為三類,統稱為三學,即三修:戒、定、智。從流行的觀點來看,我只能勉強這麽說:
紀律——改善道德行為;秀丁——致力於內心的平靜;培養智慧——培養智慧。
禁欲和智慧的關系是次要的,也就是循序漸進。通俗地說,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有了德,就要努力平復內心;內心平靜,應該進壹步提升智慧。有的經典還把禁欲智慧三點分為八部分,稱為“八聖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其中,正見、正念屬於智慧,正語、正業、正命屬於禁欲,正勤、正念、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聖道,就是培養禁欲的智慧。
廣義的“修行”就是修持戒律、靜慧,修德、靜慧。
文休斯
從學習的具體手段來說,可以分為聽(聽)、思(想)、練(練),三者之間的關系還是次要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說自己在修行,或者說某人是修行者,但是在了解了隧道的建立(修行的層次)之後,我們清楚地明白,普通的普通人是達不到這個修行的階段的,他們只能聞(聽)和想(想)。普通人階段的“修”,主要是指“聞而思”,即由聞而思而生的智慧。邊聽邊想,輔以“設定”的準備訓練——通常是人們做冥想、打坐、念經、打頭等。,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設置”,而是預備階段和在“設置”階段中前進,所以被稱為加拿大銀行(相當於學前班)。
真正的“實踐”
第壹菩薩(聖菩薩)之後的第二菩薩才是真正的出家階段,也就是說真正的嚴格修行是第二菩薩的事。雖然鼓勵大家打坐,做壹些儀式性的行為,但還是要強調,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是為了讓頭腦集中,放慢速度,方便聽和思考——也就是為聽和思考做準備。經過深入的聆聽和思考,當人能夠讓自己做到離心菩提,這就被認為進入了第壹個階段——五谷位置,標誌著真正踏入佛教的門檻。在這個階段,對佛學的學習要更加勤奮,要輔助禪修和冥想。
經過長期的學習,當我們在對線的過程中可以思考空性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加線的位置(還在普通階段,但是很厲害,歷史上有記載,比如金州區大師,阿迪峽尊者的老師,就是加線的位置。
所以,不要自命清高,標榜自己是“修行者”。妳要知道我們現在還很早,還只是在學前班的預備階段。
4.關於“沒有區別”
現在很多學佛的朋友都喜歡說“沒區別”“沒區別”。佛教壹定不是所謂的“無差別”。
智慧有兩種。壹種智慧是指觀察各種規律因果的智慧。從阿伽瑪開始,包括早期的禪宗,都強調思考和推理的過程,這是修行的必經之路。二是涅槃智慧(無差別智慧),是指各種法的生滅無常、法的空性的智慧(脫離主客觀方面,達到平等的真正智慧),是修行的狀態和結果。早期的菩薩,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空無——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諸法平等的本質,然後才真正有了不壹樣的智慧。直到佛成佛,主客二元對立才會消除,真的沒什麽區別。
在菩薩面前根本不可能看到空性。現階段只能找出活智慧的方法,先過邏輯思維階段。單靠世俗智慧無法獲得解脫,沒有世俗智慧更不可能獲得解脫。因此,阿迦瑪說,“首先妳必須通過佛法掌握智慧,然後妳將獲得涅槃智慧”。
理性是階段性的工具,不是最終目的。但如果想跳過這個階段,直接進入未分化狀態,很容易陷入反智自欺。
5.關於“信仰”佛
佛教首先是壹種哲學,有非常徹底完整的思想體系(比如唯識,它對人的心理活動的作用是如此微妙,以至於被西方稱為佛教心理學);其次,哲學思辨之後還有實踐,這涉及到宗教部分。不僅需要明白道理,還需要實踐和體驗。這是宗教,不是妳迷茫了就信佛教。
在佛教思想中,“信”分為兩種。
壹種是對自然的信仰,自然是過去的因緣造成的,也就是對佛教莫名其妙的信仰。妳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朋友,比如佛教國家,藏區,妳天生就信。但自然信會回頭,會軟弱。
二是勝(非凡的勝利,超越),懂(懂,懂)信。正是通過文對佛教的逐步深入,對佛教的原理有了清晰的認識,進而深信不疑。這樣的信念是堅定的,不迷信的。
6.關於“年”佛
“思考”的概念是“從過去中學習,這樣頭腦才能清楚地記住它。”念佛的意義就是要熟悉佛的功德、形象、內涵,要認識清楚,記得清楚。但我們往往把無心念佛名當成“念佛”,這其實是壹種誤解。這是“念佛”,不是真正的“念佛”。
當然,念佛名有很大的功德,有很深的佛緣也很好——但需要知道,這是方便的方法,是壹種過渡的手段。把念佛名作為學佛的最高手段,甚至作為學佛的全部內容,是不恰當的。
以上是壹些常見的對佛教的誤解,持有這樣認知的人不在少數,我來解釋壹下。
無論跟隨哪壹派,都要系統深入的學習,才不會陷入混亂和迷茫的狀態。要腳踏實地、系統地通過聽、思考來學習,通過聽、思考、實踐來學習智慧。我們這裏的所有人都應該主要通過傾聽和思考來獲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