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格言 - 旗袍什麽是旗袍?

旗袍什麽是旗袍?

旗袍,中國服裝]

又稱中國旗袍。它的主要結構特點是立領、右大肚、束腰、下擺開叉等。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長袍,始於清朝旗手的著裝。經過辛亥革命和現代改良,傳統旗袍的服裝工藝得以保留,使其更符合人體的表現。這個比例非常適合胡人胸平臀低上身長的身材特點。旗袍傳達了胡人的現代思想和胡人特有的韻律美。

旗袍作為袍族的壹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在春秋戰國至漢代被當時的人所重視,後世的長袍可能與深衣有壹定的關系。其實深衣和長袍還是有相當區別的。前者是上下分的,效果相當於把大衣的上下裙邊連在壹起。長袍和衣服並駕齊驅,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衣的意義。後來,長袍和衣服逐漸被接受為壹種穩定的服裝風格,它與上衣和下衣齊頭並進。袍服自漢代開始用於宮廷服飾。開始時多為跨領直身,身寬,衣長附於其上,袖肥,袖口小縮,肘部呈弧形,稱為“梅”或“牛胡”。在古代,有人說“張梅變成了影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長袍的樣式發生了變化。漢代的深衣長袍,唐代的圓領長袍,明代的直袍,都是典型的寬體長袍。大多是知識分子和統治階級穿的,久而久之就成了壹種時尚。袍服因此代表了不從事生產的上流社會人士和知識分子的壹種休閑生活。連衣裙上的寬襯衫和長袍。褒揚衣帶逐漸成為中原服飾文明的象征。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中國壹種具有民族風情的女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因為滿語叫“旗人”,所以叫“旗袍”。清代女裝既有滿族也有漢族。清朝初期,滿族女性以穿長袍為主,漢族女性仍以穿衣服和裙子為時尚。清中葉,滿漢各有效仿;到了清朝末年,滿人模仿漢族越來越盛行,甚至出現了“旗大多改漢服,宮袍剪成短衣”的情況,漢族模仿滿人服飾,此時在壹些高級貴婦中流行起來。

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的影響,改良後的旗袍逐漸在女性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了西方的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的改進,引入到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款式很多,有如意門襟、琵琶門襟、斜門襟、雙門襟等。有高領、低領和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狹縫中有高狹縫和低狹縫;還有長旗袍,短旗袍,雙旗袍,單旗袍。20世紀30年代,改良後的旗袍幾乎成為中國女性的標準著裝。

少數民族地區或遊牧民族流行的長袍,壹般都是緊身窄身,有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的活動。這類衣服多采用左袖口窄袖,袍身比較合適。歷史上,漢族人民曾多次采用這種緊身長袍馬褂,趙浩棋武陵推廣的胡服騎射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胡夫在唐朝也很受歡迎。胡夫與胡莊、胡琦、樂虎壹起,是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外來文化大面積流行的典範,是當年長安街上的“舶來品”。在遼、金、元、清時期,合身的長袍和衣服曾在服飾中占主導地位,盡管它們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心胸寬廣的過程或趨勢。因為在清代延續時間最長,相對穩定,所以長袍可以算是典型的服飾。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祖領兵入關,定都北京,然後統壹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定,服役制度的改革開始實施,掀起了壹股巨大的換裝浪潮。法規的嚴格程度對人生至關重要,有句話叫“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至此,傳統的戴冠服幾乎完全禁止穿了,據說幾千年來上衣和下衫的服飾造型只保留在漢族婦女家裏的衣服裏。男女在慶典場合都要穿長袍,長袍有很多種,包括宮廷長袍、龍袍、繡袍和常服長袍。從字義上看,旗袍壹般是指旗手(男女均可)所穿的長袍,但只有八旗女子所穿的長袍與後世的旗袍有關,而作為禮服使用的長袍,如長袍、繡袍等,習慣上並不歸為“旗袍”。清朝統治者強調滿族騎射,試圖保持他們固有的習俗和穿著方式。他們壹方面試圖用滿族服飾同化漢族,同時又禁止滿族和蒙古族婦女模仿漢族服飾。從支釘和嘉慶年間發布的多次禁令來看,很明顯滿族婦女被禁止模仿漢族婦女的服飾。到清末,也有漢族婦女模仿滿族服飾。滿漢女裝風格的悄然交融,讓雙方服飾的差異越來越小,成為旗袍風靡全國的前奏。

晚清時,旗內女子所穿長袍寬大挺拔堅韌,衣長及踝。“元寶領”應用廣泛。領高蓋住臉頰,觸及耳朵。袍上繡有各種圖案,領、袖、翻領、領有多個寬滾邊。鹹豐、同治年間,鑲卷達到了頂峰,有的甚至整件衣服都鑲卷了花邊,以至於幾乎很難辨認出原來的材質。旗女袍的裝飾復雜到幾乎登峰造極。此時的清朝搖搖欲墜,難以為繼,清廷內外外交艱難,國力衰退。帝國主義的槍炮沖破了清朝封閉的大門。為了救亡圖存,清朝洋務派提出了“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量留學生出國留學,軍隊也改為新軍。西式的學生制服和帽子,以及西式的軍裝和帽子,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學生和士兵中。服飾的輸入為評判美提供了另壹個參照系,直接影響著社會服飾觀念的變化。以後旗袍演變成壹種融合中西風格的新樣式,其受西方影響的變化可以說是開端。

1911辛亥革命的突然爆發,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掃清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拋開了傳統苛刻的禮教觀念和風化觀念,解除了服飾制度上等級森嚴的各種橘子。服裝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轉型已經水到渠成,旗袍也因此卸下了傳統的沈重包袱。由於滿清統治政權的滅亡,此時很少穿旗袍。西式漢服熙熙攘攘,紛繁復雜。舊式的旗袍被拋棄,新旗袍在亂世開始成型。

此時時尚中心早已從蘇州、揚州轉移到上海。上海華陽,是壹個開放的商埠,是壹個五方居住的奢華繁華之地。上海也是女性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家競相創辦女子學校,掀起了女權運動的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風氣掃除了服飾和化妝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壹掃清代的裝腔作勢,趨於樸素,色彩淡雅,強調體現女性的自然美。旗袍最初是以背心的形式出現的,長到腳背,加在短外套上。後來長馬甲改成了無袖款式,成了新旗袍的雛形。都說時尚第壹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征和時尚的先鋒,甚至名人、妓女和其他時尚人物都裝扮成女學生。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時期,基本廓形已經達到成熟。辛亥革命後產生並在北伐戰爭中逐漸流行的新式旗袍,與旗女袍不同。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末的改良旗袍,在結構上吸收了西式的裁剪方法,使袍身更加合體,這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介紹。旗袍雖脫胎於清朝的女子長袍,但又不同於舊制,成為中國現代女性的標準著裝。

旗女和漢族婦女的服飾

旗袍作為壹種女性服飾,與旗女有著密切的關系。所謂旗女,是指旗手家族的女性成員;旗手是清朝編入八旗的人的名字。清代八旗的構成以滿族為主,夾雜著漢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八旗包括八旗的滿蒙漢軍,此外還有清朝的宗室愛新覺羅、覺羅。八旗漢軍和八旗蒙古分別由漢人和蒙古人組成。清初八旗有漢軍26萬,是八旗中滿蒙總和的3倍。所以旗手不僅僅是滿族,還有蒙古族或者漢族。這樣,把旗袍定義為滿族人穿的服裝是不準確的。旗袍,原本是長袍家族的壹員。與中原流行的寬衫袍、贊帶袍不同,以滿族為代表的遊牧民族的旗袍壹般都是緊身窄身,有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滿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擅長漁獵,到處遊牧。他們穿的長袍四面敞開,有搭扣和腰帶,方便脫下保暖,非常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後來加入其中的漢族、蒙古族也采用了這種服裝。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漸確立,旗袍也有所變化和發展,與滿洲初期有所不同。此時旗女所穿的長袍可以說是旗袍真正的前身,到了民國時期成為現代旗袍,被稱為新旗袍或新旗袍。清初旗人婦女的長袍與漢族婦女的兩種服飾有明顯的區別。清世祖率軍入關,定都北京,掀起了壹股巨大的換裝浪潮,但旗女袍的裝飾之復雜,幾乎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旗袍的起源作為袍族的壹員,棗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手袍和旗袍並不是壹種固定的形式,而是有壹個變化發展的過程。雖然把旗袍看做旗手的袍子或旗女的袍子似乎沒有什麽大錯,但難免有文過飾非之嫌。

旗袍的歷史

民國初年——壹襲悄然而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局跌宕起伏。辛亥革命廢除了帝制,建立了民國,剪辮發,變易穿色,破壞了它,把屬於封建王朝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些都為新旗袍的延伸創造了條件。辛亥革命以“驅逐韃靼”為口號推翻了滿清政權,同時也使旗人的袍澤進入了暫時的沈寂。對被吐槽了300年的滿清統治政權的不滿,讓“達拉翼”、“花盆底”等旗女的特色服飾壹夜之間消失...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成為絕唱。1920前後,新文化運動的大潮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年輕壹代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純真、放松和愉悅。

這壹時期,上海成為壹個新的以女性為裝飾的展覽平臺,服裝上追求新奇和時尚成為當時的社會時尚。時尚女性對政治和服裝時尚有著雙重的敏感。

受日式服裝的影響,10年代和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流行“文明新裝”,女學生和老師喜愛的黑色裙子成為時尚。

20世紀20年代-倒袖和新款式。

在10年代和20世紀20年代初,在城市婦女中有壹個“文明新裝”時期。

20世紀30年代——黃金時代(壹)

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國近代女裝最輝煌的時期,30年代是這壹時期的輝煌巔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旗袍在女裝舞臺上確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成為了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20世紀40年代——黃金時代(二)

可以說,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在30年代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的延續。

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國近代女裝最輝煌的時期,30年代是這壹時期的輝煌巔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旗袍在女裝舞臺上確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成為了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20世紀30年代以後,旗袍的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以後很難跳出這個剪影,只是在長短、胖瘦、裝飾上略有變化...

在世界上廣為人知的旗袍,被稱為漢服,其實指的是20世紀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於20世紀30年代,那是旗袍的黃金時代。

可以說,那時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時尚,現代意義上的時尚。國外素材的不斷輸入,各大報刊開設的服裝專欄,每月的時尚美畫,這些無疑都促進了時尚的產生和流行。因為旗袍的修長合身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苗條精致的身材特點,所以在上海備受青睞...

海派旗袍,帶有西式服裝的特點,自然是從上海開始風靡全國。這樣,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成為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們所說的30年代旗袍也是海派旗袍。

19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在結構上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加合體。旗袍雖脫胎於大清旗的女袍,卻完全不同於舊制,以中西服飾兼收並蓄的特點成為中國現代女性的標準著裝...

建國初期,婦女穿得像解放區,鄙視穿紅綠丟“資產階級淑女”。

似乎人們對漂亮衣服的追求已經完全轉化為對革命工作的熱情。以旗袍為代表的閑適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中失去了生存空間...

20世紀50年代——有壹個輝煌的時刻。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服裝流行,時尚的主角就轉向了平民。

到1956據說前蘇聯的壹位領導人訪問中國時,提出中國人民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繁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上色彩鮮艷的衣服。

此時的旗袍顯得比以前更加健康自然。不邪惡,不諂媚,不精致,不病態,符合當時“美麗大方”的標準,也比較實用...

60年代和70年代-20年的寒冷。

1966到1976的“文革”是傳統文化和旗袍的大災難。

80年代和90年代——輝煌來之不易。

整個80年代,壹直有人預測旗袍會流行。尤其是到了八九十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發生了變化,人們向往壹個高挑、苗條、平肩窄臀的身材。

作為最能體現這種完美身材的旗袍,是有生存發展空間的。據說流行的旗袍會重新回到人們的身邊。但令人驚訝的是,旗袍又不流行了,只有少數人在穿…

旗袍的全盛時期已經遠去,30年無人問津,在80年代開放後的土地上顯得有些落伍。

但到了八九十年代,出現了壹種具有職業象征意義的“制服旗袍”。出於宣傳推廣的目的,娛樂場所、酒店餐廳的女招待、女招待、女服務員都穿旗袍。

這種旗袍也是壹樣,用的是合成絲面料,顏色鮮艷,開叉高,做工粗糙。這實在有損旗袍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們更不敢穿旗袍,以示與眾不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女性的理想形象再次發生了變化。高挑修長,平肩窄臀,讓人向往。旗袍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尚代表,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在國外,仍然有很多設計大師從旗袍中獲得靈感,推出了具有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和歐洲晚禮服的結合。

旗袍美學

近十年來,在時尚界重現的旗袍頻頻出現在國際時尚舞蹈中,魅力更勝當年。作為具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裝,出現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

旗袍的京派和海派

京派和海派代表了藝術和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的特點是吸收西方藝術,創新、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的風格有官派的風格,內斂簡潔。

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反映社會生活,通過塑造形象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社會意識形態。

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基本特征和構成要素逐漸趨於穩定。旗袍已經成為壹種經典的女裝。經典相對穩定,時尚千變萬化。但服裝設計師往往會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的靈感來源之壹。

總之,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飾,不是失傳的歷史禮服。它既有過去的滄桑,也有嶄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具有壹定的歷史意義,升值性高,極具收藏價值。雖然現代穿旗袍的女性不多,但現代旗袍很多地方仍然保持了傳統的韻味,同時又體現了時尚之美,因此也具有壹定的收藏價值。

旗袍的選擇

旗袍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中國女性代表性服飾,體現了中國人放牧的傳統藝術,在世界上獨樹壹幟。

旗袍種類繁多,選購時要註意以下兩點。看妳自己的需求了。比如婚紗(旗袍)不僅面料質感極佳而且色彩鮮艷,充滿喜慶色彩;迎賓晚宴的禮服(旗袍)應高檔奢華,色彩柔和大方,外觀穩重典雅;休閑旗袍可以隨心所欲,突出個性和身材美,穿起來舒適大方。

市面上現成旗袍的規格都是按照流行的身材做的。因為每個人的身材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而旗袍又是壹種傾向於緊身、凝聚力強的服裝,所以尺碼規格是選購旗袍的重要指標。所以在買旗袍的時候,壹定要準確測量自己的“三圍”,也就是胸圍、腰圍、臀圍,與旗袍的“三圍”合適或者略多余。然後,在試衣間試穿,看看它的“三圍”是否合身舒適,再看看領子、衣身、袖子的長短和粗細。旗袍的尺寸不同於禮服等服裝,要求非常嚴格,否則就會失去風格和獨特性。

旗袍面料的選擇:旗袍的選材非常廣泛。日常生活中穿的旗袍,夏天可以選擇純棉印花平紋細布、印花府綢、色織府綢、什錦府綢、各種麻紗、印花橫條緞、提花布等輕薄面料;自制的短款旗袍輕盈涼爽,美觀實用。春秋季可以選擇化纖或混紡的紡織品,如各種亮面絲、滌綸絲,以及各種薄花呢等面料。這些面料雖然吸濕性和透氣性差,但外觀比棉織物更光滑,更美觀悅目,適合在不冷不熱的季節穿著。

穿旗袍做禮賓或者表演是很優雅的。夏季穿著,旗袍面料宜選用真絲雙縐、絹絲、電紡、杭羅等真絲面料。面料柔軟輕薄,不粘手,舒適涼爽。春秋兩季穿著,旗袍面料宜選用各種緞、絨,如錦緞、仿古緞、玉緞、縐緞、喬其絨、金絲絨等。用這些高級面料制成的旗袍,能充分展現東方女性的身段之美,點線突出,富有韻味,雍容華貴。如果胸前、衣領、翻領稍加修飾,會更加耀眼。

旗袍的保存與穿著

旗袍的設計

目前大部分女性穿的旗袍都是錦緞面料的,這種錦緞不適合水洗,所以妳穿的時候要非常小心,尤其註意不要沾染油漬、可樂、口紅,因為這些物質是最難清洗的,即使送到幹洗店也不壹定能徹底去除,所以我們建議:

1,旗袍不要穿好幾天。

2、註意尖銳物品,避免旗袍鉤孔和拉絲。

3.不要為了方便而卷起袖子。

二七袍洗熨

如果新穿的旗袍壹不小心弄臟了,可以在臟的地方鋪壹塊稍微濕壹點的布,用熨鬥熨壹下,這樣會有壹些灰塵附著在布上,既清潔了旗袍,又起到了熨燙的作用。

三件旗袍合集

如果不穿旗袍,要用衣架(寬的)掛起來,註意撐起肩膀。記得把防蛀用品掛在壁櫥裏之前放好。

另外,絲綢衣服要勤換勤洗,脫下後千萬不要放在壹邊。穿絲綢衣服時不要緊貼身體,避免過多的汗水侵蝕衣服,使其變色、變質、破損。穿絲綢衣服不要睡在席子、藤椅、木板等粗糙的東西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和加倍。另外,收藏絲綢衣物時,要放在樟木盒子裏,防止蟲蛀。

在《花樣年華》中,張可頤接連穿了20多套旗袍,成為公認的旗袍代言人,這也讓旗袍更加深入人心,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

旗袍趣談

與西方年輕女性相比,中國年輕女性的身材普遍更為修長美麗,而線條簡潔流暢、風格素雅的旗袍最大的優勢在於能恰當地呈現中國女性胴體的曲線美。既滿足了中國年輕女性的審美需求,又因其制作省工省料、穿著方便等優點而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那麽,這種充滿活力的旗袍是怎麽發展起來的呢?

旗袍的名稱源於努爾哈赤八旗制度的建立。滿族人被稱為“旗手”,他們的衣服被稱為“旗袍”。最早旗袍的基本款式是圓領、窄袖、向右翻駁領。下擺四面開叉,有紐扣和腰帶。“這是壹年四季的風格,只有布科的區別。這種男女均穿的袍服,因在窄油口處接壹截長底短的半月形袖,形似馬蹄形,故又稱“馬蹄袖”或“箭袖”。通常

冬天拿起來放下蓋住手背,既能保暖又不影響拉弓射箭。四周都有切口,方便上下馬。束腰,可以增加躺下的溫暖;第二,打獵時,幹糧可以裝在前面;妳隨身攜帶的三把刀、勺子和筷子,以及放火石、火石和火絨的小口袋和皮質煙袋,都可以掛在妳的腰帶上。

1644年滿族人統治中原後,流浪的豬改行務農,原本作為民族文化代表的旗袍,通過與大領、大油等漢族文化交流,自然發生了變化。比如不適合農耕的窄袖馬蹄袖變成了喇叭袖;不經常騎馬,就會變成兩個口子,甚至沒有口子;旗袍變成了寬袖大袖的直筒袍。使用的材料也發生了變化。過去在東北建都盛京後,由皮抱改為棉布。這個時候不僅還在用棉布,還增加了綢緞。雖然男士旗袍仍以藍黑為主,但也有相當壹部分文人穿白、紅、紫。至於黃色,因為是皇室的專屬色,如果用了會被斬首,而且可以牽連九大家族。所以禁止人們使用。

女旗袍變化更大。比如在圓領上加壹寸高的立領就精致多了。不僅在領口、袖頭、褶襇處加了幾條亮色的蕾絲或者五顏六色的牙齒,而且越想越好看。清朝末年,北京還出現了“十八嵌”(即十八花邊嵌)的時尚,材質等顏色的品種更是多樣。雖然當時還是寬袍大袖,但遠比男式旗袍(後來發展為長袍、夾克)好看。

辛亥革命後改良的旗袍,尤其是五四前後至30年代女學生穿的藍色旗袍,款式變化很大:寬松直筒改為束腰;縮短長度;兩邊的開叉長度不壹樣。20世紀30年代以後,旗袍的領子和袖子發生了很多變化。有時領子高,有時領子低,有時領子省略。袖子從寬袖變成窄袖,有時長度達到手腕,有時上臂完全裸露。緊腰展示曲線美的優勢得到了保留。再加上下擺是回收的,和腳踝骨壹樣長,所以看起來很酷很合身。至於男式直筒長袍,到了1940年代,逐漸被新的流行趨勢所取代。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對這種既能展現胡女的曲線美和婀娜美的旗袍,又能融入胡文化,又註重吸收外來養分的熱情進壹步高漲。新式旗袍,開衩極高,最高可達大腿根部,以女性腳步的輕盈動作和長袍的開合、大腿的隱蔽,表現出壹種既含蓄又開放的飄逸灑脫的動態美。隨著現代化與傳統文化觀念的進壹步滲透密不可分,旗袍這朵絢麗的香花必將在我國的服裝花園中更加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