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於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成為瑞士公民。1905年獲得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伯爾尼專利局工作。布拉格德國大學蘇黎世理工大學教授。1913回到德國,擔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受納粹政權迫害,移居美國,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成為美國公民。有壹句耳熟能詳的格言:“壹切都是相對的。”但愛因斯坦的理論並不是這種哲學陳詞濫調的重復,而是壹種精確的數學表達方法。在這種方法中,科學測量是相對的。顯然,對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取決於觀察者自己。
愛因斯坦小時候,有壹天德皇軍經過慕尼黑的大街小巷,好奇的人們紛紛湧到窗前歡呼。孩子們渴望士兵們閃亮的頭盔和整齊的步伐,但愛因斯坦卻躲在恐懼中。他鄙視和害怕這些“戰爭中的怪物”,並要求他的母親帶他到國家,在那裏他永遠不會成為這樣的怪物。中學時,愛因斯坦放棄了德國國籍,但沒有申請意大利國籍。他想成為壹個無牽無掛的世界公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愛因斯坦試圖在現實的基礎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夢想,並在“敵國”發表了壹系列“和平”演講。他的思想和行動導致他被殺:壹個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俄國貴族女刺客偷偷把槍口對準了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也出現在德國右翼刺客的黑名單上;希特勒懸賞兩萬馬克要他的人頭。為了讓自己與世界保持和諧,愛因斯坦不得不從意大利搬到荷蘭,又從荷蘭搬到美國,他成了美國公民。他認為,在美國這個國家,所有階層的人都能在勉強過得去的友誼中共存。(摘自《愛因斯坦的反思》第5-6期《應用寫作學術月刊》1985)
19世紀後期是物理學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重新審視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壹些成就極大地促進了天文學的發展。他的廣義相對論對天體物理學,尤其是理論天體物理學影響很大。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揭示了能量與質量的關系,堅持了“上帝不擲骰子”(粒子振動和平移的矢量和)的量子論解釋的決定論立場,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恒星能量來源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被發現,狹義相對論成為解釋這壹現象的基本理論工具。他的廣義相對論還解決了多年來天文學中的壹個謎團——水星近日點的近運動[牛頓引力理論無法解釋],並推導出後來被驗證的光彎曲現象,成為後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
2009年6月4日,1921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被諾貝爾基金會評選為諾貝爾獎100多年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三位獲獎者之壹。(另外兩位是1964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金和1979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
達爾文: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FRS,1809 . 2 . 12—1882 . 4 . 6438+09)。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1809 . 2 . 12—1882 . 4 . 19)於1809年2月出生於英國的壹個小鎮。作為壹名博物學家,他參加了英國派出的環球航行,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科學考察。在動物、植物、地質方面做了大量的觀察和收集,經過綜合討論,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
1859年發表了《物種起源》,震驚了當時的學術界。書中用大量的數據證明,各種生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中不斷地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地發展變化,提出了生物進化論。
後來在1872發表了同樣重要的人類起源和性選擇。作為自然選擇的補充理論,性選擇是壹個未完成的理論。關於“性選擇”最著名的論點是孔雀的長尾。
恩格斯把“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壹。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及其作者是:
1.細胞理論是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王石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
2.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可以說是很多人研究的結果。1842年,德國青年博士邁耶(J.R. Mayer,1814-1878)寫了他的第壹篇關於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論文:論無機自然的力;1847年,英國釀酒家焦耳和德國物理學家亥姆霍茲分別發表了自己關於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演講或論文;但焦耳被認為是第壹個通過科學實驗建立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人,但焦耳和亥姆霍茲也承認了邁耶發現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優先性。1953年,威廉·湯姆遜幫助焦耳最終完成了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精確表述。至此,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壹的能量轉換與守恒定律得到了公認。
3.生物進化論1859,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闡述了以自然選擇論為主要內容的生物進化論,對神創論和物種不變性造成了沈重的打擊。這也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壹。
他提出的自然選擇和性選擇是當前生命科學中壹致的、普遍的理論。除了生物學,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和哲學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