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籍永遠是我的榮幸,因為讀書不僅是壹個人的事,更是壹個人的事。
所謂“壹個人的事”,是因為讀書不是群體行為。獨自面對青燈黃卷,也能想到萬裏,千年寒窗,與古聖先賢關系密切。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並不害怕孤獨,甚至期望有時間和能力去孤獨。
所謂“不關壹個人的事”,是因為《禮記》上說:“獨學無友,是無知者。”
壹個人在看人、看事、看書的時候,可能會陷入“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的煩惱。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別人,不僅可以獲得更深更廣的見識,還可以啟發同路人的視野和思維,讓信息和見識在更廣的範圍內傳播。分享書籍也是如此。
如果妳把妳認為最值得讀的書分享出來,甚至是讀了又讀,和妳壹起學習,壹起琢磨,會是壹件很大的樂事。作為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探索者,我想和妳分享五本值得反復閱讀的經典書籍。
第壹本書是《論語》。
這本書對中國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追求、行為準則、政治原則甚至審美情趣都包含在其中。
筆記小說中有壹種說法,說宋朝宰相趙普用半部《論語》統治天下,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是,說妳讀了論語,讀了半個中國精神,應該不為過。
尤其是《論語》是最容易沈浸閱讀的經典。
《論語》是壹部記錄作品,是孔子與弟子之間的文字記錄。不是宏大敘事,也絕非深不可測。它問的問題,都是人生真正面臨的困惑,它做的回答,都是壹瞬間誠實的思考。這種思維既發散又集中,如鳥鳴海歸。
比如“仁”這個詞在《論語》中出現了109次,光是作為問句就出現了8次。
有意思的是,孔子對這八個問題的解釋每次都不壹樣,比如“仁者愛人”、“克己為仁”、“仁者亦大親”等等。由此,我們明白了“仁”的問題如此復雜,卻又如此共振。
我認為,對文化豐富性和共鳴性的考量,既是我們理解中國精神的基礎,也是我們處理好現實工作的心理前提。
第二本書是《紅樓夢》。
這是了解中國社會、生活的最佳作品,也是了解中國豐富的人文氣息和高雅品位的最佳作品。
我想重復兩個人對紅樓夢的看法。
第壹個是魯迅先生:“士見易經,道見淫行,才子見纏綿,革命家見排滿,長舌婦見宮中秘。”
另壹位是先生周:“歸根結底,它應該叫做壹部中國文化小說。因為這本書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以表現為壹種“與人交往”的小說形式。要想了解這個民族文化的偉大精髓,不如先讀《紅樓夢》,再讀古代經典。”
魯迅先生講了讀者的豐富,先生講了文本的豐富。這兩種豐富集中在壹本書裏,這本書的偉大不言而喻。
第三本書是《中國哲學簡史》。
這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在1947賓夕法尼亞大學做講師的時候用英文寫給美國大學生的。
1948出版後,很快成為西方世界了解中國哲學思想的入門書籍。
1985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迅速風靡華人世界。
之所以如此詳細地介紹出版過程,是因為這是本書最有優勢的地方。
中國的哲學思想分為經典和子兩部分。經典數不勝數,古人常有壹聲窮嘆。現在的人就更難控制了。
但這部《中國哲學簡史》卻用僅有20萬字的篇幅闡明了中國哲學發展的基本過程和問題。其視野開闊,條理清晰,文字流暢,令人驚嘆。
我們現在應該講好中國的故事。在我看來,講好它有三種能力:壹是心裏有故事;第二,心裏有觀眾;第三,要能說清楚。
馮友蘭先生的書是這三種能力的典範,從很多角度都值得借鑒。
第四本書是《鄉土中國》。
費孝通先生40年代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於是在《世紀評論》上發表了14篇文章,合稱“鄉土中國”。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主要是壹個農業民族,有著悠久的農業文明歷史。
到目前為止,中國仍有壹半人口生活在農村。
只有了解農業、農民和農村,才能真正了解中國。
目前,中國正面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巨大轉型。在轉型過程中,改變什麽,保持什麽,關系到中國未來的走向,關系到中國人民的幸福,關系到中華文明的傳承。
在這個過程中,有必要回到這本書,看看中國農村的特點和運行規律,從而思考新農村建設和現代化,以及我們自身的處境和未來。
第五本書是《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這本書是瞿同祖先生寫的。
縱觀歷史,人類社會發展了五大法系,即中華法系、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和印度法系。
壹般認為,中國法制在清末解體,我國現行法律建立在大陸法系的基礎上。
但是,法律與社會密不可分,法律本身不僅反映而且維護著當時社會的制度、結構和倫理。
社會制度可能變化很快,但社會結構,尤其是社會價值,有很強的繼承性。
中國正在全面進行依法治國的建設,但中國的法治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必須從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出發。
考慮的不僅僅是法治的法律,還有民族的社會文化傳統,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這本書特別有意義。它不指向壹個具體的法律,而是考慮中國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
轉自微信微信官方賬號長安街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