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時間,王陽明的弟子陳九川表現出抑郁的氣質。他對王陽明訴苦:“自從跟了老師後就開始厭惡泛泛覽博觀,常常想獨自靜坐,以求擯棄閑思雜慮。可讓人惱火的是,不僅未達到目的,反而覺得心神不寧,我這是怎麽了?”
閑思雜念,到底是從好色、貪財、慕名這些病根上滋生的,自己尋本源定會發現。例如,妳自信絕沒有做賊之想,什麽原因?因為妳根本就沒有這份心思,妳如果對色、財、名、利等想法,似不做賊的信壹樣都產出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體,還哪裏有閑思雜念?這便是“寂然不動”,便是“未發之中”,自然可以“發而中節”,自然可以“物來順應”。
壹定要根除閑思雜慮,唯壹的辦法就是把那些影響閑思雜慮的私欲克掉。但這又是個難題,誰不喜歡名利?誰不垂涎美女?誰不愛聽靡靡之音?誰不對生猛海鮮大吞口水?
“想念私欲的心真是難以克除啊”
“ 人必須要有為自己著想的心放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克己),能夠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才能夠成就自己 ”
“為自己著想的心我有啊,可就是不知為什麽不能克己?”
“妳說說妳那顆為自己著想的心是怎樣的?”
“我也壹心要做個好人,便自我感覺很有壹些為自己的心。如今想來,也只是壹個空有軀殼的我,並非真實的在自我”
“妳這是玩和尚那壹套,沒意思。真正的我怎能離開身體?妳所說的“空有軀殼的我”,豈不是指耳、目、口、鼻、四肢嗎?”
“正是因為這些。眼睛愛看美色,耳朵愛聽美聲,嘴巴愛吃美味,四肢愛享受安逸。因此便不能克己”
王陽明語重心長的說:
“老子說過,美色使人目盲,美聲使人耳聾,美味使人口傷,放縱令人發狂。所有這些對妳的耳目口鼻和四肢都有損害,怎麽會有益於妳的耳目口鼻和四肢呢?如果真的是為了耳目口鼻和四肢,就要考慮耳朵應當聽什麽,眼睛應當看什麽,嘴巴當說什麽,四肢當做什麽。只有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才能實現耳目口鼻和四肢的功能,這才真正是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和四肢。“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並非妳的耳目口鼻和四肢自動不看、不聽、不說、不動,這必須是妳的心在起作用。妳心的視、聽、言、動通過妳的眼、耳、口、鼻和四肢來實現、如果妳的心不存在,就沒有妳的眼耳口鼻。”
做真我
人最應該追求的是追求天理。天理在我心,所以應該追求良知的光明。
光明良知的方法:
去事上磨煉
“平時無事的時候覺得自己的修為很好,心境也不錯,總想著遇到壹件事後就能把它處理得很好。可壹遇到事情就不同了,心亂導致手忙腳亂,什麽事都做不成”
“這是因為妳只知道靜養,沒有在實際事情上用“克己”的功夫。只知道靜養,就會養成好靜的毛病,這樣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心態就會亂,事情就會處理不好。所以呢,人必須通過做事來磨煉自己的心誌,磨煉自己的心境,這樣面臨事情時才不會亂,處理事情才能從容不迫,遊刃有余,才能做到“靜是心定也,動時心也定”。”
“我們之所以在平時端坐如聖人,說起話來也頭頭是道,是因為我們未遇事時,情緒始終處在平靜狀態。但壹遇事來時,情緒就會發生波動,在這個時候,如果妳能控制住情緒,讓它恢復到妳平時無事的狀態,就能把事做好。”
王陽明要人到事上磨煉內心,實際上就是讓每個人的內心成為壹塊冰,而不是湖水。
“平時無事時有多麽從容的風度都是扯淡。人真正的風度應該是遇到變故遭遇屈辱時,在這個時候,平時憤怒時到此能不憤怒,驚慌失措者到此能不驚慌失措,始是能有得力處,亦便是有用力處”
不要操心妳的人生,但要操心妳的良知
不要操心妳的學習,但要操心妳學習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