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詩歌中運用擬人的詩句

詩歌中運用擬人的詩句

1. 比喻的詩歌關於擬人的詩句

比喻的詩歌關於擬人的詩句 1.含有誇張、擬人、比喻的詩句,每類6句以上.

誇張:1、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 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3、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李白《行路難》)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李白《贈汪倫》) 5、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6、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8、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擬人:1、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3、安知千裏外,不有雨兼風?(唐,李嶠《中秋月》) 4、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唐,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5、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 6、不知明鏡裏,何處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7、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贈董大》) 8、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唐,杜甫《絕句》) 9、向使當初身便死,壹生真偽有誰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10、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唐.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 比喻:1、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3、馬作的盧飛快,***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 4、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6、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2.描寫擬人的詩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鴨 擬人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鳥 擬人

絕句漫興 1

眼見客愁愁不醒,

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

便覺鶯語太丁寧。

2

手種桃李非無主,

野老墻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

夜來吹折數枝花。

3

熟知茅齋絕低小,

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汙琴書內,

更接飛蟲打著人。

4

二月已破三月來,

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

且盡生前有限杯。

5

腸斷春江欲盡頭,

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

輕薄桃花逐水流。

6

懶慢無堪不出村,

呼兒日在掩柴門。

蒼苔濁酒林中靜,

碧水春風野外昏。

7

糝徑楊花鋪白氈,

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

沙上鳧雛傍母眠。

8

舍西柔桑葉可拈,

江畔細麥復纖纖。

人生幾何春已夏,

不放香醪如蜜甜。

9

隔戶楊柳弱裊裊,

恰似十五女兒腰。

誰謂朝來不作意,

狂風挽斷最長條。

3.含有比喻或擬人的古詩及賞析

庭中有奇樹①,綠葉發華滋②。 攀條折其榮③,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④,路遠莫致之⑤。 此物何足貢⑥,但感別經時⑦。 飲酒①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②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③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壹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詠菊,壹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鬥艷的景象。而是用了壹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壹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裏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誌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辨已忘言。④ 疏影·詠荷葉

張炎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浦,亭亭清絕。猶有遺簪①,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②,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③。

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折④。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嘆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⑤,又壹夜、西風吹折。喜凈看、匹練飛光,倒瀉半湖明月。

[註釋]

①遺簪:喻未展葉之荷葉芽尖,似綠簪。

② 傾蓋:二車相鄰,車蓋相交接。

③翠雲千疊:指荷葉堆疊如雲的樣子。

④留仙初褶(zhě):《趙後外傳》:“後歌歸風送遠之曲,帝以文犀箸擊玉甌。酒酣風起,後揚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帝令左右持其裙,久之,風止,裙為之皺。後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宮姝或襞裙為皺,號‘留仙裙’。”

⑤盤心清露如鉛水:喻荷葉帶水。

[賞析]

此詞為歌詠荷葉以抒懷之作。上片以“碧圓自潔”總領荷葉形圓色碧性潔的特征,顯現出亭亭玉立的清新絕妙的美姿。繼而以三重比喻,形容剛露出水面卷曲細長的嫩荷葉,猶如美人遺落的碧玉簪;形容密接如兩張傘蓋的大荷葉,竟像傾蓋相會,壹見如故的鴛鴦情侶親密私語;形容遍布湖塘的荷葉簇聚相碰發出颯颯聲響如唱怨歌,花風驟至,怨歌突斷,整個湖塘的荷葉如攪碎千疊翠雲,由小而大地層層鋪描,展現了它卷掉炎熱的“秋心”,即素潔之心,傳達了它令浣紗美女聞之動情的蜜態情語,以及它在花風吹來時如泣如訴的怨傷的聲韻,形神兼備,聲情並茂。下片則以擬人手法將荷葉與人事巧妙挽合傳情寫神。“回首”三句將荷葉贊美為欲隨風飛去的“留仙裙”,描摹出風荷飄曳的動態和神韻。“戀戀”三句寫作者對荷香余韻的眷戀。“盤心”二句寫詞人面對壹夜西風吹折殘荷景象,比喻眼前如盤的荷葉心盈聚的清晶露珠,就像喪失故都長安的金銅仙人灑下的清淚。“喜凈看”二句承上片夏日盛荷,下片秋日殘荷描寫後,抒寫了詞人身在湖塘荷叢環境的美感,特別是明月飛光之際,匹練般潔白的月色倒瀉於湖塘之中,那半湖澄凈的月色,半湖“碧圓自潔”,或“盤心清露”的荷叢,是多麽清幽恬美的荷塘月色!本詞詠荷葉,亦頗具白石詞清空騷雅之致,但已由幽韻冷香變為殘韻枯香。

4.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的詩句,並註明詩題

比喻: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唐) 李賀 〈馬詩〉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

知章 〈詠柳〉

擬人: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白居易的《憶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誇張: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雪》

滿意請采納!

5.同時運用比喻和擬人的詩句有哪些

比喻:比喻是壹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壹。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國古代稱為“比”、或者“譬(辟)。

擬人: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壹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就像童話裏的動物、植物能說話,能大笑)。

詩句:

1、碧玉狀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解釋:前兩句把柳樹擬作美女,後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

2、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晚春》)

解釋:楊花、榆莢”相比“草樹”的確算得上是花了,暗指有才華的人。作雪飛又把楊花榆莢比作飛雪。

6.關於擬人的詩句

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壹》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

2、《涼州詞二首·其壹》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3、《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4、《詠柳 / 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裏溫暖的春風,它就像壹把靈巧的剪刀。

5、《絕句漫興九首·其壹》

唐代:杜甫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譯文:

隔著門墻外面的楊柳樹,那柔弱細長的枝條,就好像那十五歲少女纖柔美好的細腰。古代女子十五歲正當青春,體態最為婀娜多姿,嫵媚而動人。是誰說她早晨的時候不稱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來是被狂風折斷了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