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慶節早上8點鐘左右,我就到了劍門關停車場,沒想到這麽早停車場就停滿了車了,在景區保安的指揮下,車就只有靠路邊停了,停好車後我先在停車場周圍逛了下景色還不錯。
接著我就來到了遊客中心,由於我是臨時決定來的劍門關,所以對景區沒有過多了解,也不知道票價多少,我就先到處逛了壹下。發現買票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長隊伍,接著我到遊客中心沙盤處,看了整個景區的布局,還向旁邊的誌願者詢問了部分問題。了解到買了100多的門票進入景區後,裏面還有很多景點還需要單獨買票才能進入,比如說索道,袁柔道等等反正挺多的。看著人工售票的地方人挺多的,我就在自動售票機上買的票,方便快捷進門直接刷手機就行。
遊客中心廣場壹群美女跳的古裝舞,仿佛把人又帶回了那個繁華的古代,吸引的大量的遊客圍觀,可謂遊客中心最大的亮點。這時候已經8點多,據說裏面很大,為了能夠盡早的逛完景區,我就匆忙地進入了景區。
進入景區後有壹個線路指示牌,看的人非常多,趁沒有人遮擋的間隙,我用手機拍了下來,當做地圖,之前還在遊客中心拿了壹個紙質地圖,由於裏面太大沒有規劃的走很容易迷路。接下來就是壹個岔路口,沒想到第壹個路口就走錯了,我本來要走步行道的,結果走到頭才發現是索道,無奈只有折返。
沿著步行道往前走就來到了第壹個景點 劍門關地質博物館 ,建立於2010年,以三維立體模型、動畫、圖片、以及礦物化石標本,通過聲光電合成技術,展示劍門關丹霞地貌地質發展史,是壹個集科普、科研、遊樂等功能為壹體的博物館。
走馬觀花的逛完博物館後,繼續沿著山間小路前行,期間看見壹個年齡很大的老頭在家人的攙扶下登山,幾個家人都不停勸老人不要上去,上面很遠怕他走不動,可是老人很想上去,也許這是老人今生第壹次也是最後壹次來這裏了,這時他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反對,可想而知當時的感受,所以當妳還年輕就去幹妳想幹的事吧,當妳老了妳就沒有那個體力了。
接下來就來到了劍門關第壹座橋 子規橋 ,子規即杜鵑,劍門多此鳥,相傳春秋初期,蜀國望帝杜宇失國身死,化作杜鵑,哀聲啼叫,唐代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感慨: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過了橋就沿著棧道走了壹段,來到了 五丁坪 ,這裏有壹座巨大的石頭雕像,旁邊還有壹個水車,很多小朋友喜歡到石頭上去。五丁坪雕塑講述了古蜀道的傳奇來歷,據古書記載,戰國中後期,秦惠王見古蜀第十二世開明王朝國力衰退,蜀王荒淫無道,便欲伐蜀,但苦於崇山阻隔,無路可通。後來,秦惠文王采用大將司巴錯的計策,詐言秦得天降石牛,夜能糞金,秦王寫信給蜀王願與蜀國友鄰,饋贈寶物石牛並獻美女給蜀王,請開道迎接回去。蜀王開明氏素性貪欲,便派五力士在大、小劍山、五丁峽壹帶峭壁處,日夜劈山破石鑿險開路,入秦迎美女運石牛。秦國等蜀道開通後,就暗派大軍長驅直入,蜀國沒有防備,前線軍隊又寡不敵眾,在葭萌壹戰大敗,蜀國也就隨之滅亡了,後來這條路遂命名為石牛道(又叫金牛道)。
看了雕像就從旁邊的 五丁橋 繼續前行,過了壹會兒看見壹個當地人在路邊賣野香蕉10元2個,第壹次見這個東西,不知道什麽味道,反正我是沒舍得買哦。
劍門關裏面橋有點多繞來繞去,接著又來到了 詩仙橋 ,據說李白入蜀過劍門關,當他站於關前仰望群峰,不禁威儀萬端,即興詠成驚世之篇。這裏就是李白當年嘆關詠關的地方。
走過 詩仙橋 看見周圍巨大的石頭,可以想象在古代這裏是多麽的難走,接著就來到了 嘆關臺詩詞走廊 ,千百年來,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吟詠劍門關詩詞多達數千首,如張載、王勃、李隆基、李白、杜甫、李商隱、王安石、陸遊等等,都以不同角度詠嘆了劍門關的壯美,給予人們豐富的 歷史 知識和無盡的藝術享受。
有這麽多文人墨客對劍門關蜀道之難的描述,可見當時道路有多麽的艱辛。在這個位置有幾個岔路口,我沿著壹個岔路口前行,看見壹個可以從山上下滑的圓形管子,據說以前人可從山上面滑下來,不過現在已經荒廢了,走到最後路也沒有了,只能按照指示牌去往下壹個景點。
最後兜兜轉轉就來到了 4D影院 ,這個是要收門票的,在這個位置有壹個觀景臺剛好能看見關樓,但是我計劃最後出來的時候去關樓,我休息了壹會兒就繼續前行了。
往前走壹段有壹座 梅花園 ,大門緊閉不知道裏面是不是栽滿了梅花。又走過壹段山路前面突然出現了很多人,走進才知道壹大堆人在排隊,看景點指示牌這裏到了 壹線天 景點,壹線天的形成是因為劍門絕壁前緣的巖石受重力崩塌殘留下來的柱狀礫巖與絕壁之間形成的縫隙,縫隙之間相距1米左右,人行其間僅見壹線天。通過這裏既可以坐纜車,又可以走路通過,不過兩邊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時才感受到國慶氛圍的熱鬧。
由於壹次僅能通過壹人,所以在這裏堵了好久。人群中既有老人也小孩各個年齡段的都有,沿路道路陡峭石頭非常的巨大,最後從壹塊大石頭下面穿出來,又是壹個非常開闊境地。
過了壹線天後出現了壹塊巨大的石頭,獨立於懸崖峭壁邊,像壹根剛出林的竹筍,所以當地人叫它石筍峰。石筍峰高幾十米,通體光溜溜的,不過在它的峰頂卻長著壹叢茂盛的灌木,人們形象地把石筍峰形容成壹名怒發沖冠的蜀國衛士,晝夜守護著劍門雄關。
在這裏有個遺憾要說下,在石筍峰這裏有壹條路是通向 猿猱道 ,我本打算下山的時候走這條道路,這樣就能觀賞更多的景點,結果後面下山才知道這個道路只能由下而上,不能從上面下去,為此這次劍門關之行就錯過了劍門關最具挑戰的最刺激的景點。
劍門關的猿猱道是壹段沒有鐵索和安全柵欄的路,全長440米,最高落差達500米左右,最寬處30厘米,而最窄處僅15厘米,只能壹人通過。在遊客進入猿猱道之前,需要在景區處測量血壓,然後需要佩戴安全帽,系上安全帶,在景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進行登山。
接著我就沿著石筍峰下面的陡峭石梯上山了,這個階梯非常的陡有的地段僅能通過壹個人,爬起來非常的累,在途中還休息了很久,上去後就是 梁山亭。 很多人在梁山亭休息,由於時間有點晚了,我在這裏稍作休息並確定好路線後,就繼續前行。
穿行在樹林之中,雖然整個山中都有石階路梯,但是走石階路下面的土路更舒服。現在我已經爬到劍門關的高處了,眺望遠方整個山都是壹塊大石頭,太壯觀了。
接著就來到了下壹個景點 小穿洞 , 小穿洞為礫崖洞,洞口狹窄,進口形似喇叭,只能匍匐而過,出口像魚嘴,突出在石壁外,距崖底170多米。洞口突出陡崖外,如魚嘴壹般光溜溜地伸出,連壹根小草也不在。在洞口眺望,北望秦嶺逶迤,東見雲臺山矗立,西窺摩天嶺高聳突兀,俯視川陜公路上車輛如蟻, 劍 溪水蜿蜒流淌,洞下村落點點,田園層層,山巒莽莽,關外景色壹派天成。
沒想到後面還有壹個 大穿洞 ,但是景色就大不如小穿洞了哦,大穿洞位於海拔1020米的大劍山,穿洞梁是由礫巖巖石顆粒之間膠結的砂泥質、鐵質、鈣質等不斷被溶蝕所形成的洞穴景觀。洞長18米,寬6米,高4米,洞頂似卷石長橋。
看了大小穿洞,接著就來到了 媽媽崖 ,此崖位於大劍山崖壁之上,海拔1166米。該景點是由距今1.36-0.96億年下白堊紀劍門關組礫巖形成的垂直陡峭壁崖,因懸崖特別險峻、陡峭,人們到此處都會自然或不自覺的發出“媽呀”的驚嚇聲,媽媽崖因此而得名。
不過現在這裏已經天塹變通途,有纜車直接經過,而這個地點擡頭就能看見纜車房,上去幾步就是纜車終點,壹個大的平臺也算是最高處吧。走到上面平臺有很多賣東西的人,我太餓了就買了壹個當地的大餅,結果咬都咬不動哦,難以下咽,這時走過來壹個工作人員說這個餅要加熱才好吃,哎賣東西的人竟然不給我加熱。
纜車上面的平臺就是劍門關的最高點,這裏有壹個 懸空玻璃觀景平臺 ,整體看上去不是很大哦,就是從這邊走過去繞壹圈回來,對於我來說並沒有什麽挑戰,我看看就準備走了。時間已經有點晚了,但是還有很多景點沒有看,再前壹點有壹座橋也是純玻璃的可以順便體驗壹下玻璃橋的感覺,在上面還有壹個 梁山寺 那裏算是真正的頂峰吧,但是我對寺廟不感興趣就沒有去了,接著就準備下山,去逛幾個重要是景點。
下山經過的第壹個景點 高空滑索, 從山這邊滑到對面30元每次單程,看起來還是非常危險的,兩山之間距離不遠,但是距離谷底挺高,光看起來都非常的害怕,就掛在鋼絲上萬壹掉下去粉身碎骨。看著不敢坐,但是排隊的人超級多。
不坐索道,到達對岸走 懸崖棧道 依然精彩刺激。棧道沿懸崖而建梯步是木質的,有的地方都腐朽了,看起來非常的危險,只有靠內側走才感覺安全些,看似不遠的對岸卻走了很長時間,途中還要經過幾座橋。
實際上前面從山底走到山頂,由於在山中穿行,相對平坦並沒有感受到劍門關的險峻。但是自從踏上棧道的那壹刻,劍門關的雄偉險峻立刻呈現在眼前。
由於是下午時分時間也比較晚了,我就走得比較快了,壹路上遊客眾多,紛紛感嘆路途險峻。沿棧道下到谷底,有壹座橋到達對面山底,然後繼續通過棧道上山,坡度很陡爬起來很累。 劍門棧道 是我國古代在峭巖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壹種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艱巨,路途險惡,是我國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跡,《戰國策·秦》記載“棧道千裏,通於蜀漢”。川陜之間的棧道始建於戰國時代,拓展於秦漢兩代,由於古代戰火焚燒和2000年的蝕毀,古棧道留下斑斑痕跡,今人感嘆。
走完棧道就來到了山頂高處,俯瞰下面是萬丈深淵,遠處是崇山峻嶺,山下的房子是零星點點,景色壯觀。
這時候感覺天都快要黑了,我壹路小跑著向下壹個景點出發,在山林裏穿行沒遇見壹個人頓時感覺有那麽壹點壹點害怕,過了壹會兒穿出山林就來到了 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 為紀念1935年紅軍血戰劍門關而建立的紀念館,2009年12月22日落成對外開放,2016年12月,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被列入全國紅色 旅遊 經典景區名錄。紀念館為長26米,寬8米的長方形館,分為多媒體室,大廳、展廳三部分,采用聲、光、電等現代 科技 手段,向人們展示紅四方面軍血戰劍門時的戰鬥史實。
廣場上有壹座 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 造型呈四面體,碑高19.35米,碑座高4.2米;主碑正前面鐫刻著徐向前元帥的題詞“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題詞下方有壹組形象逼真、士氣高昂的紅軍戰士主雕銅像;碑座四周嵌有紅軍來劍門山區的主要戰鬥、政權建設等八面浮雕。在八面浮雕下,刻有為創建劍閣蘇區、犧牲疆場的紅軍英烈1200多人的名字。
看了紀念館後按照我的計劃線路快步前行,天已經快要黑了,後面經過了 姜維墓、授略堂、平襄候祠 ,我壹路小跑下山,還要去看壹個最重要的景點劍閣。
經過壹路小跑下山終於到了山下河溝處,岸邊有很多蜀國元素的建築,如 破城車、兵器、 還有 蜀國石雕壁,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姜維守關雕像、劉備過關雕像,投石車 等很多東西都是第壹次見實物還是大開眼界,只是時間太晚都是匆匆拍照而過。
沿著這個河道看了上面的景觀,接著就來到了劍門關景區最重要的標誌性景點 天下雄關劍門關 ,我之所以把劍門關放在最後看是因為他離出口很近看了之後就可以直接出景區了,就相當於轉了壹個圈回到起點而又不走重復的景點,這樣能節省時間,又能看更多的景點。
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千米處,劍門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
劍門關隘口形成於白堊紀,是世界罕見的城墻式礫巖斷崖丹霞景觀,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處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壹關隘。
劍門關是劍門關風景區的標誌性景點,1982年以此為核心景點設立劍門蜀道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根據史料記載,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見大小劍山之間有閣道三十裏,又見大劍山中斷處壁高千仞,天開壹線,便在此壘石為關,以為屏障,稱劍閣,又稱劍閣關。後來諸葛亮五出祁山,姜維十壹次北伐中原,都曾經過此地。
劍門關是入蜀咽喉、軍事重鎮, 歷史 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1700多年以來劍門關樓屢建屢毀,又屢毀屢建。
走到這裏時天都快要黑了,我著急出景區,但是發現這時有大量遊客湧入劍門關這裏心中非常疑惑,後來我在網上看到有網友發文說晚上劍門關這裏晚上有文化活動,還原蜀國守關的情景,非常壯觀,但是當地景區工作人員並不會主動告訴遊客感覺被坑了。而這時回想當時的情景,這麽多遊客湧入大概是這個原因吧。
後面天快黑了我就小跑著出去,沒想到出景區時天還是黑了,劍門關景區實在是太大了,走了壹天腳都走軟了,我還特意看了壹下行走步數總***走了幾萬步,是今年走過最多步數的壹天。
後面在遊客中心休息了好久,才駕車出去,當天晚上在劍閣縣逛了壹下吃過晚飯,徑直上了高速在劍閣服務區車上住了壹晚。